民国高考大学自主招生 数学0分也能录取

辛亥革命网 2016-05-26 14:08 来源:团结报 作者:王今诚 陈化娟 查看:

科举制废除后,全国各地纷纷创办新式高等学堂,但在招考形式和录取方式上,仍承旧法,由各校自主招考,教育部仅制定招生原则进行协调。此种办法,基本贯穿整个民国时期。

  清末新政的一大举措,即1905年废除了延绵千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教育的功能彻底转向大众化、实用化,读书不再以从政为唯一目的。科举制废除后,全国各地纷纷创办新式高等学堂,但在招考形式和录取方式上,仍承旧法,由各校自主招考,教育部仅制定招生原则进行协调。此种办法,基本贯穿整个民国时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才彻底改定为全国统一招考。

  近代中国的首次“高考”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院校,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乃“戊戌变法”的仅存硕果。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行使双重职能,既是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1900年,京师大学堂先遭义和团冲击,后被八国联军德、俄侵略军占为兵营,被迫停办两年。期间,校舍、书籍、设备等设施,损毁严重。

  1902年1月,战事平息,两宫回銮北京,即令恢复京师大学堂,并任命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张百熙因时制宜,先办速成科,速成科分为仕学馆、师范馆。当年10月,京师大学堂公开招生——这便是近代中国举行的第一次“高考”;12月,正式开学。诚然,当时还没有“高考”的说法,但这一所招生院校面对的却是全国各地的考生,所以也可称为“一所学校的高考”。

  这次招生,由于消息闭塞,知晓此事的人不多。且因国人观念落后,报考的人就更少了,考试竞争不算激烈。为推行首次“高考”,慈禧太后还专门懿旨各省督抚,先组织学子在本地进行初试,再将通过选拔的优胜者统一送到北京参加第二轮考试。在尚未废除科举考试制度的情况下,本次考试借鉴西方经验,采用百分制评定考生成绩,60分为及格、100分为满分。

  据时人观察,参加本次“高考”的学生,多为贫家子弟,且大部分是因出仕无望、生活无着,而报考京师大学堂的。当时,清政府为鼓励青年才俊报考新式学堂,一般给学生较高经济补贴,使其足以维持较优裕的生活水平。例如,鲁迅就是因为家道中落,而进入新式学堂学习的。从鲁迅后来的文章中还可隐约看出,进入新式学堂,在当时多少有些受人歧视。

  清末,京师大学堂等有限的几所新式学堂举办的此类“高考”,影响有限。而且,这种由地方督抚负责初试,后送京复试的“高考”模式,也仅维持了短短几年。

  短暂的统一招生考试

  整个民国时期,各高等学校基本实行自主招生,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结构性教育失业问题逐渐显现,需要对高校招生进行宏观调控,以高校计划与统一招生为取向的新一轮招生考试改革短暂出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争形势,提高民众高等教育程度,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在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三所国立大学试行联合招生。次年6月,教育部设立统一招生委员会,颁布《国立各院校统一招生办法大纲》,规定国立大学实行统考统招(沦陷区各院校除外)。截至1940年,实行统一招考的学校范围扩大到所有公立院校。私立大学和专科学校仍实行自主招生。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全国统一高考,按计划招生,分文理科。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简章、命题阅卷及录取标准,制定及颁布试题,复核成绩,决定及分配录取学生,同时还负责研究招生制度的改进及其他相关事宜。

  因为不是每个县都设有考点,统考期间,各地考生犹如赶考。当时,仅设武昌、长沙、吉安、广州、桂林、贵阳、昆明等12个招生区。考试时间定于每年9月1日至4日举行,笔试分文法商师范、工科、医农3组,考试科目为公民、国文、英文、史地、数学等5门,另任选物理、化学、生物1门。命题要求以高中课程为限,以教育部所审通用教材为依据,避免试题空泛或偏重记忆,难题与简单题比例各占25%,难易适中者约占50%。

  全国统考相对公平,考试效果与社会反响较好。当然,不少高校也灵活采取“保送免试”的办法,即高中会考成绩优秀者直接保送上大学。一般情况下,免试保送生的比例占当年大学招生总人数的15%左右,保送生的达标成绩为80分以上(满分100)。通常,各大学设有预科班或先修班,其半数左右可免试升入本校继续深造。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战事日益严峻,交通更加困难,全国性的招生难以为继,统一招考办法仅推行三年便夭折。此后,高校招生方式主要为单独招考、联合招考、委托招生、成绩审查及保送免试等5种,由各高校酌情采用。但无论如何,实行统一招考是近代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尝试,它有效地控制了高校科、系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高校招生的区域公平。

  单科考“0分”也能上大学

  1917年,北京大学组织了一场自主招生考试,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胡适先生参与了国文科的阅卷工作。阅卷完毕,胡适先生兴奋地告诉北京大学某校委:“我看到一篇作文,给了满分,希望学校能录取这位有才华的考生。”可该校委一查,这名考生的数学成绩竟然是0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一般。取舍纠结之际,校长蔡元培力排众议,决定予以破格录取。11年后,这名考生以北伐少将的身份,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改组后的国立清华大学首位校长——他就是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罗家伦。无独有偶,一位名叫卢冀野的学生,于1922年报考东南大学。他和罗家伦一样,数学也考了个大零蛋,但因国文满分,最后被东南大学破格录取。

  1933年,沈从文与“合肥四姐妹”中的三姐张兆和在北京结婚,四妹张充和参加完婚礼后,报考了北京大学。其成绩除数学为0分外,其他各科均表现出色,总分甚至超过录取线。尽管当时北大规定,数学0分者不予录取,但时任文学院院长的胡适爱才如命,不惜闹到校委会,终于招录了张充和。后来,张充和随夫定居美国,50余年间,在哈佛、耶鲁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辛勤耕耘,被誉为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

  相较于罗家伦、张允和,知名大学破格录取之风对钱伟长的影响更具特殊意义。1931年,钱伟长报考清华时,国文、历史均考了满分,而物理仅5分,化学、数学一共才考了20分,属于典型的文科偏才。然而,被清华中文系录取的次日,就爆发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为实现救国救民理想,钱伟长不顾自身优长,毅然改变选择,决定弃文从理。他向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我要造飞机大炮!”时任清华物理系主任的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竟破例同意让他转系试读。在清华物理系学习的四年,钱伟长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成为全班物理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同时,钱伟长还选修了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近世数学、化学分析等学科。1942年,钱伟长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5月回国后,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在学术方面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创造了诸多享誉世界的成果,为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

  那些“神”一样的高考试题

  民国时期的高考试题,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投考知名大学,想当鲁迅、李大钊、胡适、闻一多、朱自清、徐悲鸿的学生到底有多难?看了那时的试题,也许就心中有数了。

  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的招考不分文理科,得把国文、英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统统考全。中央大学的外文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英文,还需要在法、德、日三种语言里任选一种掌握。整体而言,这一时期高考语言考查的“隐形陷阱”,不仅出现在英文考卷,历史、地理等科目,都流行用英文出题。例如,1936年中央大学的史、地试卷,就有英文考题。更神奇的是,早在1923年的北京大学入学考试理科试题里,数学题题干都是用英文进行表述的。考生如果英文不过关,其他科目的考试就有门门都陷落的风险。

  以中央大学国文高考题为例,其作文题目为两道,一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释义”、二是“论今日文化之责任”。第一道作文题看似寻常,但如果没有深厚的学养,很难写出新意,更难获取高分。第二道作文题让人有些无措,如没有大量知识储备,扯一堆空话、套话、大话的可能性很大。

  因此,不可小瞧当时的考题。1929年,钱钟书以外语和国文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其英文满分、国文特优,才华卓异,轰动清华。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5分,总分在清华大学正式录取的174名男生中,位列第57名。据《国立清华大学历年招考大学本科学生录取标准》刊载,1929年清华大学录取新生的总平均成绩为40分左右。可见,当时清华招生考试试题难度较大,成绩处于40分以下的大有人在,钱钟书的15分,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

  1930年,臧克家以数学0分,作文最高分考取国立青岛大学。时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闻一多,为国文试卷出了两道作文题,一题是 “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一题是“杂感”,考生任选其一作答。臧克家两道题目都做了,其中《杂感》只写了三句话:“人生永远追寻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正是这三句话打动了闻一多,获得了最高分——98分。闻一多极爱才,在其坚持下,青岛大学破格录取臧克家,成就了一代杰出诗人。

  1932年,18岁的周祖谟报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和清华大学英语系,均被录取。北大的国文试题大概是胡适出的,中西杂糅,周祖谟应付自如。清华的试题比较新颖,其中一题为对对子,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对下联。周祖谟当时想对的一是王引之,二是胡适之,最后以“胡适之”为对。因为,适者,往也,“适”跟“行”更贴近一些。而且“适之”跟“行者”,在声音平仄上也正相对。这个题目是陈寅恪先生所出,陈寅恪看了他的答卷也颇为赞许,虽然试题的标准答案是“祖冲之”。在大师们的培养下,周祖谟也成长为中国文字、音韵、训诂、文献学家。(作者单位: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