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烽火中的鄂湘联中(2)

辛亥革命网 2019-04-11 10:11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明钢 查看:

抗战时期,文华中学与希理达女中等学校组成鄂湘联中,南下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办学,直到1946年才返回武汉,行程达3000多公里。

  鄂湘联中来清镇两年,师生渐渐适应了环境。但没料到1944年秋,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兵败如山倒,8个月里,丧失了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不得已,学校决定家属和50岁以上的教职员工先离开此地,到90余里外的黔西县暂避。其他一部分师生则步行前往。此时天气转冷,到达目的地后,一两百人挤在黔西中学楼上一间大房内,狼狈不堪。

  从贵州到武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巨大的牺牲,终于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鄂湘联中的师生与全国老百姓一样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欢庆胜利。此时,学校决定返回武昌。战乱之后,困难重重,光复旧物,谈何容易。经过再三考虑,先在清镇继续上课,同时,一方面筹措旅费,一方面接洽交通工具。1946年1月,全校师生告别东山寺,踏上归程,返回武昌。战争期间,学校曾驻扎日本兵,校舍都被毁坏,留下一片废墟。经过整理之后,1946年3月初开始上课,前两个学期,还是男女同校,1946年9月开始分校,希理达女中师生返回武昌城外原校址。文华中学也恢复了原来的校名。

  在抗日战争中,鄂湘联中先后四次迁校,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但始终没有中断教学,其中在云南镇南县与贵州清镇县办学时间较长。8年里,鄂湘联中师生不断逃难,穿越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数省,行程达3000多公里。关于鄂湘联中的四次迁徙,希理达校长彭人丰这样评价:“正是由于学校的未雨绸缪,多次搬迁,学校一直远离战争前线,虽有学生退学,但无一名师生因意外伤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艰苦的办学条件

  鄂湘联中在流亡中坚持办学遇到很多困难,条件异常艰苦。

  学生绝大多是孩子,流亡大多要靠步行,所到之处没有现成的校舍,也没有条件新盖校舍,所以师生们只能住在庙宇、祠堂,或借住较大民房,开大通铺挤在一起。

  上课没有黑板和课桌,只能找旧门板当黑板,用土坯垒成高低不同的小土垛,上面放块木板,就是课桌和凳子。晚上也只能在黑暗中、月光下互相切磋,复习功课、背诵诗文和英语,甚至写英语作文。

  据彭人丰在《流亡回忆》中记载,初到广西全州,条件十分恶劣,“食则八人一处,蹲地而食。卧则连衾接裯,席地而卧,有时鼠嗅得学生口角糖果饵者,频频舐食,学生梦中惊醒,大声叫呼,一室鼎沸,有时发现毒虫,则风声鹤唳,一夜不能安枕。”到镇南之后,“苍蝇跳蚤臭虫特多,防不胜防,捉不胜捉”,“晚间在被中跳来跳去,令人睡卧不宁,白日藏在衣内遍身游击,使人行坐难安。”到了清镇之后,“条件越发恶劣,学校寄居在山中的寺庙之中。贵州多雨,山路崎岖,师生经常摔跤,山上取水困难,经常出现师生从山顶到山脚,排成一字长蛇阵,用面盆盛水,互相传递的盛况。”

  鄂湘联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经费。自从武汉沦陷,武汉籍的学生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他们的书籍、文具和膳食全都依靠学校提供,那些海外逃难回国的华侨子女更是全靠学校供给。教会学校教职员工不拿工资,仅有少量的生活津贴,有家属的教师员工每月45元,单身者30元,生活非常困难,每天只能吃红米饭、南瓜汤和豆腐渣。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同美国教会的联系全部中断,鄂湘联中长期得不到经费资助。据彭人丰回忆,“由于战争的关系,物价飞涨,加上经费来源不畅,学校的伙食标准大幅下降,甚至出现断炊的情况。校长李辉祖前往重庆呼吁,但一无所获,不得已,学校只能四处化缘求助,勉强度日。”

  有一段时期,学校领导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化缘,求爷爷告奶奶,其中辛酸,一言难尽。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鄂湘联中是教会学校,但学校从来不强迫师生信教、入教。李辉祖校长认为教育不应该成为向某一机构或某一集团尽忠的工具,而应教育学生爱祖国、爱科学,将来为社会服务。

  鄂湘联中有唱诗班,定期开展活动。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那年圣诞前夕午夜,唱诗班咏唱《平安夜》,歌声柔和而虔诚并带有缅怀故土家人的哀音,许多同学潸然泪下。

  为宣传爱国民主抗日思想,鄂湘联中组织了文艺宣传团体——文华剧社,排演街头戏、话剧等文艺节目,经常利用赶集日到街头进行宣传,号召镇南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团结一致,抗战到底。

  流亡期间,学校师生多次参加救济难民、慰问伤兵的活动,学校还组织“十人团”掩埋罹难者的尸体。“十人团”的口号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师生踊跃参加当地的抗日宣传活动,浪涛剧社、铜管乐队也非常活跃,同所在地区的民众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1939年9月18日,鄂湘联中全体师生参加了镇南县各界纪念“九一八”大会。彭校长代表参会的师生讲话,他在讲话中列举了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并希望各界同胞努力工作,团结抗战。接着举行了抗战大游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歌声悲愤激昂,催人奋起。“汪精卫,新秦桧,不要脸!”呼号震耳欲聋。游行完毕,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家一团团、一簇簇地围听各校师生的演讲。“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夜幕降临,民众教育馆灯火辉煌,鄂湘联中在这里举行文艺晚会,演出了《流亡三部曲》《复活》《放下你的鞭子》等节目。“九一八”纪念大会后,镇南的青年学生运动达到了高潮,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更加深入人心。

  1941年7月7日,鄂湘联中全体师生和镇南师范、县立中学的师生们一起在镇师广场集会,纪念抗战4周年。鄂湘联中的代表控诉了日本侵略军屠杀千千万万中国同胞的罪行,师生们听后,泪流满面,义愤填膺,表示要誓死抗战到底,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会后,各校师生列队上街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必胜!妥协必亡!”等口号,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战歌曲。游行示威声势浩大,街上的市民也自行加入游行队伍。

  鄂湘联中的学生不仅参加宣传活动,还有不少人参军入伍,直接上前线。1944年,国文教师熊卓轩专门撰写《送青年从军》《送庚儿从军》组诗6篇,送别报名从军的学子。此外,联中还有校歌,从校歌的歌词中,可以看出师生在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的情况下,对家乡、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对日本侵略军无比的仇恨,对前途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校歌激发了师生们的抗日救国思想和民主爱国热情。

  办学成绩斐然

  鄂湘联中办学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严格。

  学校考试严格,也很频繁。考试有口试、笔试,记分有等级分制、百分制,还有小数点分。学校考试不提倡高分。教中国历史的王永棣老师说,教科书的作者只能得90分,教师只能打80分,同学考试最高也只能得80分,能得70多分就很不错了。

  学校每学期有两次月考、一次期末考试,开学时还有一次补考。两门主科不及格,可以补考,三门主科不及格,必须留级。主科补考不及格也要留级。此外,平时还有由老师掌握的小考。有位外籍教师每次上课,中途都要用小纸片考试,考查当堂听课的效果。学校根据月考、期末考试的成绩决定学生去留,成绩太差者淘汰,稍差者留级,决不因人而迁就姑息。

  俗语说“严师出高徒”,大凡办学有成效的学校,都是严字当头。8年里,湘鄂联中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总共有700人左右。每一届高中毕业生都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且60%以上考入西南联大、武汉大学等名牌大学。流亡中的湘鄂联中还多次在统一高考升学率中名列前茅, 1939年获全国第3名,1940年获全国第1名,受到湖北省教育厅的嘉奖。因此,鄂湘联中在全国享有盛誉,慕名求学者很多。在流亡过程中,湘鄂联中不断接收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和越南等地逃难回国华侨的子女。国民党将领程潜之女、科学家竺可桢之女、贵阳县长何辑伍之女,纷纷到联中就读。

  抗战时期,整个鄂湘联中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师生如父子、同学如兄弟,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如今,当年的学生每当想起往事,回忆起校长和老师们的滴水之恩都不禁热泪盈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