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外籍人才引进

辛亥革命网 2014-11-21 09:27 来源:团结报 作者:宁阳 查看:

晚清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尤其是新式事业刚刚起步时,外籍人才在中国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才是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晚清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尤其是新式事业刚刚起步时,外籍人才在中国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清朝统治者利用外籍人才早有先例。清初,统治者就曾任用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修造火炮、改定历法。但清中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封闭了中西扩大交流的机会。

  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列强日益嚣张的侵略和国内轰轰烈烈的太平军、捻军等农民暴动,有识之士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始兴办洋务,涉及到军工、开矿、冶炼、制造、轮船、电报、海关等方面,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但各项事业起步,缺乏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和经验的人才成为了首要问题,清政府认识到必须利用外籍人才发展中国。此时中国对外的大门被迫不断扩大,大量的外籍人涌入中国,其中有传教士、商人、技术人员、翻译等等。清政府的官员也开始迈出国门,接触近代西方社会,这都为外籍人才的聘用创造了条件。1860年,英国人华尔在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下组织在华洋人,装备西方近代武器,组成了“洋枪队”,开始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军、捻军等农民起义。这是近代清政府聘用外籍人才之始。此后,一批批外籍人才相继受聘为清政府服务。

  制度:合同管理

  1876年,以郭嵩焘为首的驻英大使馆成立,其后,中国先后在其他列强国家建立使领馆。中国驻外使馆的建立为引进人才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为中国驻外公使及其随员,不仅对本国各项事业的推进程度心中有数,对人才匮乏的现实有切身的体会,更对所驻国家情况日渐熟知,大大便利了新式人才的引进。

海军教习马吉芬

  清政府的统治者和洋务派官员在外籍人才的引进上,对使领馆寄予了厚望,热切盼望能够引进真正的人才。中国使领馆的人员在引进人才时,也十分慎重,往往进行重点考察、甄选。使领馆一般根据国内事业所需和官员要求在所驻国家自行寻找人才。郑观应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时,致函驻美国大使容闳,要求帮助寻找在织布业有声望、有经验的人才,容闳帮助聘请了美国纺织专家丹科。张之洞在任两广、湖广、两江总督期间,多次致电驻外公使,请求代为聘请人才。驻外使领馆还委托外国政府、企业和相关人士帮助延揽人才。这样既有助于来华人员安心工作,也大大保障和提高了来华人才的质量。当中国官员已经与外国人才达成初步协议时,使领馆常积极协助扫清障碍,促进人才顺利引进。驻外使领馆成为有效连接了中国政府和外籍人才的桥梁,是外籍人才引进的主要通道,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外籍人才引进上,清政府坚持聘用有真实本领人才和必须主动权在我的指导原则,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应的标准和选用条件。

  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的弱势地位,西方列强正寻找机会对中国各方面进行全面渗透,因此,聘用洋员又为列强们干预中国内政外交提供了机会。而且洋员们由于母国的强大产生的优越感,使他们中有的往往不听调遣,与中国主管官员发生冲突。甚至外国驻华公使、领事等有时对中国聘请、使用、辞退洋员进行干预。为此,清政府内部在探索后一致认同采用合同制。洋务派大员在主张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人才,“庶几取外人长技,以成中国之长技”的同时,警惕和抵制聘用的洋员及其母国趁机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主权的行为,认为聘用洋人要“妥立合同,试验有效,权操自我”。如李鸿章不仅要求聘请洋员必须“妥立合同”,实行合同制管理,而且要求必须订立听从指挥的条款,以使权操自我的原则落到实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