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的宜昌商埠建设回望

辛亥革命网 2019-05-27 11:18 来源:宜昌市政协 作者:宜昌市政协 查看: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中央和湖北省署(省府)把宜昌作为商埠重点开发建设。1914年2月成立了规格很高的宜昌商埠局,局长由省署直接任命,聘请英国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拟修宜昌商埠规划图》。

  清末旧貌

  宜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自汉朝设置夷陵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其间,城址迭经迁建,城名屡次改称。中国历史上有“明修城、清修庙”之说,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建起夷陵城墙。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清廷设置宜昌府,府衙就在今宜昌城。

  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清末的19世纪70年代,宜昌城市街道和建筑物主要集中在城池内,城墙沿着现在沿江大道北门口至大南门临江一段(原环城西路),再沿环城南路、环城东路、环城北路的走向,呈椭圆形。城区东西宽约1里许,南北长约3里多,有40多条街巷。

  当年宜昌城虽小,管辖范围却很大,它是管辖7个州县的宜昌府城,这7个州县是东湖县(后改名宜昌县,今夷陵区)、长阳县、长乐县(后改名五峰县)、巴东县、兴山县和归州(后改名秭归县)、鹤峰州(后改名鹤峰县),历来为鄂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宜昌城内一度设道尹公署,管辖宜昌、荆州、施南(今恩施)三府20个县,设有统辖十多个州县军事的宜昌镇署,宜昌镇总兵是正二品武官。民国期间,由总统直接任命的长江三大江防司令之一的长江上游江防警备司令,其司令部就设于宜昌。中央政府的外交部还在宜昌设有外交交涉公署。

  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地靠黄金水道长江的上中游结合部,称之为三峡门户。江岸帆樯林立、商贸繁盛,是川鄂间最重要的水运枢纽和“过载码头”。但由于宜昌城“位于群山之中,地瘠民贫”,陆路交通不发达,工业发展缓慢,城市规模小,宜昌辟为通商口岸前城市人口仅2万多人。

  1840年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势力由沿海向内地渗透。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开放宜昌为通商口岸,第二年设立宜昌海关,拟划英租界。继英国之后,接踵来宜的有日本、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列强势力。它们在宜昌城内外,主要是南门外沿江及桃花岭一带,竞相设领事馆,开洋行,建教堂,办学校和医院。一时间在宜昌落成的西式洋楼公馆、公寓、堆栈、仓库等具有异国风格的高层建筑群鳞次栉比,为之服务的西餐馆、波罗馆、网球场比比皆是。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与传统特色的地方民间建筑,形成鲜明对照,但中西文化在成片街坊里融合得较为和谐。

  宜昌地方民间建筑物城内有尔雅台、洗墨池、芹香馆、慈云下院、报恩寺、清真寺、文星阁、东岳庙、靖江宫、天后宫、白衣庵等,城门上有关圣楼,街中央有鼓楼等,城外有紫云宫、川主宫、万寿宫、华严寺、晴川阁、烈女祠、镇江阁、汉景帝庙等,远郊有东山寺、慈云寺(即慈云上院)、天然塔等。民宅为明清硬山式建筑风格——封火墙、天井屋,石库门、翘角檐,门面窄、内进深,以家庭富有程度分为二至五进不等。沿江一带多为坐河朝坡的吊脚楼房屋。

  商埠新姿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中央和湖北省署(省府)把宜昌作为商埠重点开发建设。1914年2月成立了规格很高的宜昌商埠局,局长由省署直接任命,聘请英国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拟修宜昌商埠规划图》。规划对大南门和通惠门以下东南约4.65平方公里范围内,修建纵向道路8条,横向道路12条。主要街道有通惠路(今解放路)、公园路(今中山路)、二马路、一马路、云集路、福绥路、怀远路(今红星路)、滨江路(今沿江大道一马路口至二马路口一段)等,形成商业区,街道间的里弄有致德里、美华里、星沙里、安福里、梅安里、培元里、中宪里、同春里、日新里等,形成住宅区。俯瞰似棋盘,整齐划一,仿照上海、汉口的城建格局规划建设。

  设在宜昌的一些轮船公司、烟草公司、盐业公司、银行、引水业公会等,在商埠区内的云集路、致祥路、福绥路、仁寿路、怀远路等街旁建有中西合璧的两层至三层办公楼、住宅楼。基脚多是大青条石砌成高l米左右的防潮空间,上盖木板作底层地板。墙体为青砖勾缝线,屋顶为歇山顶,有槽沟。屋内设有套间室,底层和楼上有壁炉,并有炉道相通。有的室外当面为两层走廊,廊柱间半圆拱顶相连,有护栏。设计精巧而严谨,典雅而大方,经济而实用。

   由于1920年和次年宜昌发生两次北洋军驻军兵变,对城市抢劫焚烧,毁房屋上千栋,经济损失颇巨,致使资金匮缺,发展迅速的商埠建设处于缓建阶段。1923年7月24日的《申报》报道称,宜昌“现商埠系建筑于南门外沿岸一带,垣绵至数里之长,新修马路八条,约宽绰平坦可喜。目今南湖公园路一带,正在开拓展筑,加工赶修,新建卖菜场三所,有公园,有球场,有戏院,布置均井井有条”,因战乱,“元气大伤……其商埠进步之速率,当不仅此也”。当然也有例外,如中国银行宜昌支行原办公用房于1921年兵变焚毁后,租房两年,1924年投资3万元,在二马路与福绥路拐弯处,建成一幢很气派的欧式风格新厦(据1924年11月26日《申报》)。

  1926年北伐战争后,时局稳定。1927年9月,在宜昌县县长发表的《整顿县政意见商榷书》上,提出宜昌“旧有城墙,阻碍交通,亟应克日拆毁”(《汉口民国日报》)。1930年拆除了城墙,墙基修成4条环城路,经过几年的努力进一步扩宽城市骨架,修筑了康庄路、隆中路、大公路、新河街(后改名复兴路,今为沿江大道大公桥至港务局一段),向东延伸至下铁路坝(今胜利一路、中心医院一带),形成沿江纵长约10里,东西横最宽处约2里,260多条大小街道,城市人口达10余万人。成为在湖北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

  1933年初夏,上海寰球图书出版社社长李鸿球在考察宜昌后的日记说,他到宜昌后的第二天,“购得街市图一纸,雇人力车游览全市,旧城内街巷狭小,住户不多。小南门外为商埠,马路纵横,洋楼栉比,足与汉皋相若”(《近代史资料》总85号)。汉皋即汉口,也就是说外国人和华人在宜昌建的洋楼、仿西式建筑物齐肩栉比,足与汉口媲美。如今在解放路、二马路有些地段还有当年的痕迹。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地名普查人员总结出这里楼房特点有四:一是排列紧凑;二是西式造型,三是材料坚实(钢筋水泥砖混结构),四是房屋多为三层,少数还有四层的。至今这两段房屋大都仍在使用,仅仅是门面换了个“脸谱”。

  清末民初以未,在与商埠区比邻街区,建有大量的木架板墙住宅,幢与幢之间没有传统的斗砖砌成的封火墙,一旦一家失火,便殃及全街。虽当年有半官半民的消防组织及简易水龙救火,只是车薪杯水,无济于事。小火灾年年有且十分频繁,大火灾数年要遇上一次。1919年东门外发生大火,延烧数百家;1925年南湖堤一带失火,附近民房及盐栈数栋被焚毁;1928年东门外又遭火灾,延烧上千户;1931年一马路至天官桥一带两次火灾,焚毁商肆民宅千余所(据《宜昌百年大事记》)。火灾以后在废墟焦土上再造房,实难弥补城市的缺憾,影响整体形象。

  天有不测风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军飞机频繁轰炸宜昌。仅1939年2月21日和3月8日两次就分别毁房600余栋和200余栋(据《中华民国大事记》)。1940年6月宜昌沦陷后,日军对城市空前破坏,房屋毁损达百分之九十,如梅安里一条街被夷为平地,19幢小洋楼全毁。1945年抗战胜利后,人们所见市区满目疮痍,野草丛生,到处是断垣残壁。在重建家园时,大多数人由于缺少资金,只得建一些简易房屋,干打垒、土砖墙房屋大量涌现,更简陋的棚屋在大南门以下沿江一带、南湖周围及城乡结合部出现。城建面积虽已达到战前状况,惟面貌大不如前。这期间人口一度达到9万多人,但宜昌解放时仅7万多人(据《宜昌市公安史志资料》)。

  风韵犹存

  值得庆幸的是,宜昌城市建筑物虽遭兵灾人祸破坏严重,但完整和比较完整保留到解放以后有时代特征和纪念意义的房屋仍有不少。

  一是在现三峡大学医学院和宜昌市中心医院内,遗存有法国天主教堂及学校、医院、孤儿院一些“洋建筑”。据史料记载,1939年11月l8日日寇飞机袭击宜昌时,该教堂院内中弹,难民被炸死伤50余人,但建筑物损失不大。解放后,较完整的长期保存使用。笔者曾多次到这里浏览,上世纪60年代进过一次教堂,金碧辉煌的大经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是宜昌英国领事馆。在宜昌的历史上,英国、德国和日本曾在宜昌设领事馆。英国领事馆设立最早,在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的第二年1877年设立。建馆仅10余年就因火灾被焚,又于1892年重建,楼顶正面镶嵌有“1892”字样。解放后这里曾先后用作市总工会、市军分区办公楼。如今这幢典型的欧式建筑被刷上了深红色,成为长江中上游近百年屈辱史的见证物,而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自立路上的天主教堂。自立路原名乐善堂街,法国天主教玛利亚方济各教会圣母堂建于此,曾于1891年发生震动朝野的“宜昌教案”,《辞海》上有专条记载。事后教会利用朝廷赔款建有主教府(此建筑物保留至今,曾为市财政局长期租用)。上世纪30年代初,天主教宜昌教区主教顾学德(比利时人)主持,用银元14.4万元,修建了宜昌天主堂,1933年落成。教堂钢筋水泥结构,高大气派,经堂宽敞明亮,为典型的罗马式建筑风格。文革期间曾被有关单位占用。80年代初期落实统战政策,归还给宗教团体。目前它既是宜昌乃至湖北少有的历史风貌保存完整的“洋教”建筑群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游客观瞻的窗口。

  四是聚兴诚银行宜昌办事处旧址。聚兴诚银行成立于民国初年,是一家很有经营特点影响颇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于重庆,在宜昌、汉口、上海、北京等处建有分支机构。宜昌分行成立于1915年,后改为办事处。先后迁址多次,上世纪30年代初期在南门外正街5号(即现址)处大兴土木,建一幢三层楼的洋楼。如今洋楼风韵犹存,在这片旧群楼中算是鹤立鸡群,乘车路过沿江大道,看过二三十层高楼大厦后再看此楼仍不感觉逊色。

  五是解放路和二马路上的两座银楼旧址。这两座建筑样式风格一致、修建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老万年银楼和老天成银楼,当年是宜昌商埠区内很有代表性的老字号,解放后用屋单位多变,后分别改建为银行(已拆除)和餐饮楼(宗教团体产权,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老宜昌人的心目中这两座西洋式建筑就是当年宜昌商埠的象征。前几年有人在报刊上发表撰文,也有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建议,要将这两幢房屋保留,左邻右舍改建时,尽可能与其风格一致,保留“西式楼群”的韵味,与小区域邻近的数十层高楼群组成错落有致、相得益彰的格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