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陆军旗的确定

辛亥革命网 2016-01-18 08:54 来源:团结报 作者:李学智 查看:

十八星旗虽为“首义之旗”,但它的形式和内涵都已不能代表南北统一、五族共和的这个新生的国家,其成为国旗或军旗的要求均被否定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此,十九星旗遂成为中华民国陆军旗。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湖北革命党人使用的是十八星旗,湖北军政府建立后,门前即悬挂上了两面硕大的十八星旗。此前,十八星旗是以湖北为中心的革命团体共进会的旗帜,武昌起义的领导人多为共进会成员,共进会的旗帜进而成为湖北军政府的旗帜顺理成章。

  在筹建临时中央政府的过程中,1911年12月4日,在上海江苏教育总会召开了共和联合会大会。会上,除选举了暂定大元帅、副元帅之外,陈其美、程德全、汤寿潜等人与留在上海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的部分代表商定,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以青天白日旗为海军旗,以武昌首义所用的十八星旗为陆军旗。之后,各旗的图案刊布于报端。中华民国建立后,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刘公等于1912年1月10日致电孙中山,要求将十八星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

  民国临时政府北迁后,北京临时参议院5月6日开会的第二项议程为审议国旗统一案。会上,将五色旗作为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旗作为海军旗,均获全体赞成,而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则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曾有澜首先提出:十八星系指十八省而言,此时南北统一,应合东三省、蒙古、青海等地,定为二十六星始善。对此,附和者、反对者均有之。反对者认为,行政区划“为将来不知变更如何之问题,而此刻毫无把握,即定为二十六星亦不能确定,不如仍用十八星以表示武汉起义之纪念。”湖北籍参议员张伯烈则发言辩解称:十八星旗“惟取纯阳之气扑灭满洲之意,并无有省界存乎其中”。张伯烈的辩解只为保留湖北首义之旗,而不顾历史事实,顿时引起一片指责之声,议场内“同时起立发言者,有三四人以至七八人不等”,议场秩序大乱。经议长再三劝止,秩序方稍为恢复。这时,另一湖北籍参议员刘成禺又出来辩解称:十八星旗“为共进会孙武在日本所画者,取十八代表之意,并无省界存乎其间”。但大多数议员仍“不肯深信”,有人称“非用二十六星则伤人民之感情,生前途之危险”。特别是东三省籍议员,对于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表示“绝对不承认”。议场秩序于是又乱起来,最后决定此议再付审查。

  5月14日,临时参议院再议陆军旗问题。潘祖彝报告审查结果称:十八颗星原无暗切十八省之意,惟既有此嫌疑,故拟在旗中添一较大黄色之星,既免误会,且众星围绕,足以表示民国为统一国家之意。曾有翼则提出,十八星中加一较大之星,莫如加一同样之星,以明示十九星,且免侧重中央。随后有数人赞成此议,李肇甫并认为,十九星且“有暗切八月十九武昌起义之意”。议长遂以十九星同样大小之旗为陆军旗付表决,获多数通过。

  在审议陆海军旗的过程中,有议员提出,为了体现陆海军旗与国旗之间的联系,拟于五色国旗之左方上角缀以十九星旗或青天白日旗而为陆军旗或海军旗,如此,陆海军旗与国旗“既有关连,又合历史,且甚美观。”但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袁在给临时参议院的咨复中称:“陆海军旗式以星旗、天日旗加缀于五色旗之左方上角占全旗四分之一,采色纷纶,配置未当,形式参错,瞻视易淆。且陆海军旗尤以利于远望为主,而于海行尤关紧要,今以星旗、天日旗分缀于国旗左方,风际飐飏,仅见旗之右幅,殊不足以昭识别……兹拟仍以星旗为陆军旗,天日旗为海军旗,不必加入五色旗内。两旗通用已久,既可免于更张,取义各殊,亦无嫌于并重,形式得归于纯一采色,亦足壮观瞻”。6月5日,临时参议院讨论袁世凯的咨复时,袁的意见获多数赞成通过。

  十八星旗虽为“首义之旗”,但它的形式和内涵都已不能代表南北统一、五族共和的这个新生的国家,其成为国旗或军旗的要求均被否定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此,十九星旗遂成为中华民国陆军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