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科技60年:从"东方红一号"到"

辛亥革命网 2010-08-06 00:00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付毅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天,从此,浩瀚的太空中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 ,新中国科技60年: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实现了预期目标,为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奏响中国人向太空迈进的序曲到“嫦娥一号”圆中国人千年奔月梦想,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这期间我们有了通讯卫星、气象卫星、返回式卫星;有了一箭三星;有了“神舟”载人遨游太空;如今又有了“嫦娥奔月”、发回月球照片。今后我国还有“嫦娥”二期、三期工程,进行火星探测,还将送我们的航天员登上月球。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已成功发射百余颗卫星,既有“东方红一号”将《东方红》乐曲传遍全球,令世界瞩目;又有“嫦娥一号”成功奔月,把千年神话变为现实;更有气象、遥感、通信、导航定位、科学实验等几大系列的应用卫星,其作用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东方红一号”:奏响国人迈向太空的序曲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长征一号”火箭的运送下,准确地进入预定轨道,并向全世界播放歌曲《东方红》,奏响了中国人向太空迈进的序曲。

  “卫星飞经我国上空播放乐曲时,正值全国各地庆祝‘五一’劳动节,那万众欢庆的壮观场面,将永远留在我记忆中!”如今回忆起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两院院士闵桂荣仍旧难掩激动之情,“世界各国都密切关注着中国这一惊人成就。虽然中国与日本并列在苏、美、法之后,在同年发射了人造卫星,但我国的卫星具有更高的水平,并且完全依靠自力更生完成。”

  1963年,闵桂荣拿下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承担航空发动机传热问题的研究工作。那时,只在展览会上见过人造卫星模型的他,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后半生会与之如影相随。

  两年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关键技术攻关全面展开。作为老字辈们眼中的“后起之秀”,年仅32岁的闵桂荣受钱学森之命,带领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组建一个新的卫星研究室,承担起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有关热控制技术的研制任务。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组建好科研队伍后,闵桂荣第一件事就是把大家拉到北京天文馆去参观,学习太阳、卫星、地球的运动关系。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学习,边学边干,很快就取得了显著成绩。

  “研制第一颗卫星时,面临很多难关。”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介绍说,热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卫星在空中运行时,向阳面温度高达100摄氏度以上,背阴面温度低至零下100摄氏度以下,而仪器设备却必须保持在零下5摄氏度至零上40摄氏度之间才能正常工作。“闵桂荣带领科研人员通过大量分析试验,采用多种温控涂层,使仪器舱内温度达到了总体设计要求。”

  用自己的双手,把我国第一颗卫星送上天,这令广大科技人员群情激奋。张劲夫回忆说,当时的中关村科学城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白天,人人忘我工作;晚上,依旧是灯火通明。在这样的气氛下,卫星研制进展十分迅速。

  为了达到“上得去、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听得到、看得见”的设计要求,科研人员付出了大量努力。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说:“卫星如果做得太大,咱们的火箭载不动,因此把直径定为1米。但直径这么小,飞在天上又看不见。为了能让地面看见,大家想了很多办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设计了一个球形的气套,涂上反光涂料捆在三级火箭外面,升空后卫星与火箭分离,气套通过充气变成直径3米的气球挂在卫星后面,便很容易观测到。

  “看”的问题解决了,“听”的问题接踵而来。孙家栋说:“当时老百姓的收音机收不到卫星发送的频率,于是就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转播。但如果光是嘀嘀嗒嗒的遥测信号,一般人听不明白,后来我们想出了点子,放《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后,《东方红》乐曲在太空中唱响,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科学家们却不敢放松——“老百姓听的是歌,我们却还要听信号。卫星要工作24天,如果传来的信号有误差,就意味着可能出现故障。还好,我们的卫星很争气。”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后,我国首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又于1975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和返回,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独立研制和发射返回式航天器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卫星、运载火箭、发射、测量控制和应用这五大系统取得了新的突破,也标志着中国卫星工程开始进入应用阶段。

  气象卫星:没有漏掉一幅受灾图像

  一次,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在与俄罗斯航天局局长会晤时,由于对方的一句玩笑而引出了深思。当时那位俄罗斯局长说:“如果有一天我们大家一起把卫星通信源关闭的话,不知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事后孙来燕回想起这件事时说:“也许很多人没意识到,其实我们收看的电视转播、天气预报,使用的导航设备,包括做城市规划、土地勘测、灾害预测评估所用的遥感图像,都与卫星应用相关。很难想象如果离开卫星,人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造成了长江中下游六省区发生暴雪灾害。当灾情肆虐时,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紧急启动灾害应急机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于1月29日、30日、31日连续获取了受灾地区图像,并及时将提取的积雪覆盖信息报送国家减灾中心,为抗灾救灾及灾后重建提供了决策依据。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叶培建自豪地对记者说:“南方受灾期间,我们的气象卫星没有漏过一幅图。”

  作为全球第三国土大国和资源大国,中国对于资源遥感卫星的需求强烈而迫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编辑部副主编葛榜军介绍说,在拥有自己的资源遥感卫星之前,我国一直使用国外的卫星资源,数据获取不够及时,无法满足广大用户尤其是灾害监测的需求。

  为此,国家于1986年3月批准研制我国自己的传输型资源遥感卫星——“资源一号”卫星。因为与巴西联合研制,又称“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1999年10月14日,首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葛榜军说,该卫星获取的遥感数据主要用于监测国土资源的变化,评估森林储量、作物长势和产量,监测灾害,勘探地下资源,监测空间环境,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资料。

  2003年10月21日,我国发射了第二颗“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从而保证了遥感卫星的连续运行以及数据提供的连续性。此外,还分别于2000年9月、2002年10月和2004年11月发射了3颗地球资源卫星,形成了中国的资源遥感卫星系列。

  除遥感卫星外,我国的应用卫星还在通信、气象、导航等方面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应用系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已有80多颗。

  2008年两会期间,叶培建曾对记者说:“在二十一世纪,卫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我们的生活网络将完全瘫痪。”他表示,在今后两个五年计划中,应用卫星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将会有更多性能更高的卫星,在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据我所知,今后十年我国要发射的卫星,比我国此前发射卫星的总和还要多,目的就是为了更大地满足全社会的需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