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与中华工程师学会

辛亥革命网 2010-11-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权伟新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生于广东南海。家道小康,父以代人写信和治印谋生。1871年,清政府实施容闳创议的“幼童赴美留学计划”。,詹天

  詹天佑(1861-1919),字眷诚,生于广东南海。家道小康,父以代人写信和治印谋生。1871年,清政府实施容闳创议的“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经考试,詹被录取,时年15岁。经两年训练,首批30名幼童赴美官费留学。詹进了耶鲁大学,学习土木工程。毕业后回国,却因“无门路可走”,只得“忍气吞声”前往福州船政局再学驾驶。不久,他被张之洞聘为广东博学馆教习,曾主持测绘广东沿海形势图。1888年进入中国铁路公司,参加修建津沽铁路,这是他从事铁路工程之始。后相继参加修建关东铁路、萍醴铁路,曾主持新易支线工程。1904年,清廷决定自建北京至张家口铁路,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兼会办。在詹主持下,施工中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解决了多项难题,于1909年夏全线通车。不仅提前完工并节余工款银30余万两,而且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同年,詹天佑获清政府工程进士第一名。自1894年起,他先后成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皇家工商技艺学会、北方科学文学艺术学会、铁路轨道学会,以及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等团体的会员。

  一、詹天佑与中华工程师学会的创办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提出修建铁路,发展交通运输事业。1912年初,詹天佑正在广州主持商办粤路公司。为了使在广东的工程科技人员能相互帮助扶持,也为了今后能推动工程科技人员的学术研究和交流,遂组织成立了“广东工程师会”并被推为会长。后詹于1912年7、8月间,应谭人凤之邀,从广州来到上海共商粤汉路事,并在此期间,代表“广东工程师会”与上海的“中华工学会”和“路工同人共济会”协商决议,统一成立“中华工程师会”。

图1:中国早期著名的工程师,中华工程师学会创始人詹天佑先生

  经过一年时间的筹备,到1913年8月间,在汉口担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实际主持路工,乃依计划召集各地工程师代表到汉口,召开大会,詹天佑正式宣布成立“中华工程师会”,并被推举为会长,任期为一年。其时共有会员约200余人。会上决定,以后每年年终将当年会务活动情况与各地会员消息记载在会务报告上。“中华工程师会”将事务所设于汉口。

  二、詹天佑与中华工程师学会的发展

  詹天佑倾注了很多心血和精力于“中华工程师会”上。在1913年,该会成立之初,他规定了其宗旨,即“以发扬学术为唯一之要图”。该会初定为8个专业,后来入会会员所在专业发展为土木、建筑、水力、机械、电机、矿冶、兵工、造船、窑业、染织、应用化学、航空共12种学科,基本囊括了中国早期工程事业的学科范围。该会遂成为一个覆盖整个工业、交通、科技界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学术团体。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詹天佑又于1914年春,倡导将该会年终的会务报告改为《中华工程师会会报》,并改为月刊,其内容除了以前所载各项报告外,主要发表各地工程科技人员的学术研究成果、工程论说与试验研究报告以及国际、国内最新科技动态、发明成果等等。

  按照该会会章之规定,会长等职务任期为一年。但在次年11月在汉口召开的第二届常年大会上,詹天佑虽要求不再连任,但仍被推为会长。而当他要求修改会章,增加会章选举连任以一次为限的条款时,未获得通过。会上,他高度评价了工程师会的作用,并向广大会员提出了希望,说“予尝以为工程师会者,乃吾人关系极密之一端,寝馈未尝或忘,昕夕萦诸志虑。……”

  1915年7月,詹天佑在主持第七次职员会时,正式决议改“中华工程师会”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以符合该会研究学术之宗旨,并呈报北京政府内务、教育、陆海军、交通、农商各部审判与备案。

  1916年3月,詹天佑主持职员会,决议将学会会址从汉口迁往北京,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华工程师学会组织,发挥其作用,便于工作。他还带头捐资,筹集资金,在北京西单牌楼报子街新建会址。1916年10月中华工程师学会总会迁往北京,而1917年10月,在该会第五届常年大会上,詹天佑再次当选会长,并于翌年再次连任,直至1919年4月病逝。

  三、詹天佑对中华工程师学会的贡献

  在詹天佑的领导下,中华工程师学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并成为中国近代成立时间最早、人数最多、学术水平最高、发挥作用最大的一个科技人员的社会团体。另外,在逝世前的两年中,詹天佑一方面主持总会事务所于1918年7月迁往北京西单牌楼报子街新址办公,另一方面还发动会员向总会捐助书籍、模型,以利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开展和推动,他还向政府上书,提倡奖励学会,并向社会界呼吁对学会进行捐助。詹天佑一直都立志于推动中华工程师学会的发展,进而进一步推进中国近代工程科技的巨大发展。詹天佑虽逝,但中华工程师学会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推动着该会的成长和发展。曾受到詹天佑教导、帮助与影响的众多会员后来都成为近代中国工程技术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和骨干人才,其影响力之深远由此可以想见。

  (本稿件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特约提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