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着打”到“走着打” 改革开放30年“话”

辛亥革命网 2008-12-02 0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温素威 邓晓霞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通信业是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有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神经系统之称,其敏锐的触觉和传导功能,使其成为聚焦变革的最佳视角。30年来,通信的发

  百姓讲述

  王本海:过去用“摇把子”电话,现在用手机

  61岁的老人王本海,老家在山东菏泽市辛集镇王桥村。1968年,他应征入伍到安徽,当时跟家里联系,只能通过写信、发电报。

  1979年,王本海复员,回到镇上当了文化站站长。“当时文化站只有一台‘摇把子’电话,要抓住把手摇上半天,才能接通总机。那时没有电话号码,都是通过总机转。打个长途,要从乡总机转到县总机,再转到外地总机。信号很差,听不清楚。”直到1982年,文化站才安了拨号电话。

  1994年,儿子到上海上大学, “我都是骑车十几里地到镇上邮局,给儿子寄信、寄钱,” 王本海的老伴田玉真说。第二年,大队装了全村第一部拨号电话,安装费3600块钱,全村的人围过去看新鲜。田玉真试着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当熟悉的声音通过黑色的话筒传到耳边,“简直跟做梦似的,太神奇了。”

  1996年,王本海家里安了电话,花了1000多块钱。当时村里才三户人家家里有电话。“那时家里像传达室一样,晚上吃完饭,不时会有电话打进来,让帮忙叫乡里乡亲,开始几个孩子图新鲜,抢着接电话,谁接电话谁负责去叫人,住得远的要跑好几里路,后来几个孩子都不敢去接了。”2000年后,村里才开始大规模装电话,现在村里有90%的人家都装上了电话,没装电话的人家有小灵通。

  1998年儿子毕业,买了个传呼机,“有事就给他打传呼,让他回电话,不像以前那样找不到人,方便多了。”

  1999年,儿子送给老王一个黑色的大哥大,块头很大,像砖头一样,沉甸甸的。“当时村里信号不好,很多时候都是当个摆设。没过几年,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有的甚至一人有几个手机。个头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

  菏泽以牡丹闻名,村里很多人做花苗生意,原来卖花苗,要开车四处跑,问别人要不要,只能碰运气,现在好了,打个电话到当地园林局问问是否需要就行,获取信息更快了,节省时间、节省油钱。

  刘青:我1995年开始上网,那时几乎没有中文网站

  刘青可谓中国最早在家中上网的网民,1995年,20出头的她已经可以在家中上网了。“那时候基本上没有中文网站,聊天只能去雅虎。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和外国人聊,有美国的、法国的、新加坡的,还碰到过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有一次遇到一个台湾同胞,当他知道我是在家中和他网聊时,惊讶得不得了,直说没想到!没想到!”

  刘青说,那时还只能拨号上网,有麦克但没有摄像头,可是她能看见对方。她还回忆道,那时,我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学计算机的同学,都不惧路遥骑着车子跑到我家来看新鲜。最好玩的一次经历是,我和一位中国男孩儿聊了半天,后来发现我们俩都在北京,后来我们说赶紧下线,打电话算了,多贵呀。那个时候,每个月的上网费用大约是300多元钱。没有包月呀、套餐呀一说。比现在贵多了!

  宋仁信:以前有急事只能到邮局发电报、打长途,现在再不像从前了

  宋仁信师傅1974年进入北京市东四邮政支局。刚进邮局时,宋师傅送了5年电报,后改收电报,直到1998年电信组并入营业组。“当时有急事只能发电报,每天来报有五六百封,去报有四五百封。”宋师傅回忆道,“那时银行之间的往来、各部委与地方联系都通过电报。”宋师傅指着旁边的何英姿说,“她以前可是电报能手,在北京市邮局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一分钟能打150多组呢。”

  何英姿1994年到东四邮局做执机员,发电报。“那时学习成绩好的才让学电报,电信组在邮局是最荣耀、待遇最好的,只有电信组给安了空调,别人都特羡慕。”何英姿说,“我进来时是电报最昌盛的时期,当时电报是邮局的主营业务,邮局有一半人在做电报,夜班要从下午3点一直上到晚上10点,连站起来的功夫都没有。”

  “老百姓之间的电报一般都是接站或者婚丧嫁娶这类的急事,当天都要送达,每天都要送到晚上11点。”宋师傅说,“那时候,北京站必须凭接站的电报才能买到站台票。改革开放后,用电报联系买卖 、进货、发货的多了,电报内容有了一些变化。”

  宋师傅介绍说,电报之外,长途电话业务也曾经非常火爆。改革开放后,外地进城务工、做买卖的多了,通讯又不发达,人们只好去邮局打长途电话。原来东四邮局有6个电话亭,人特别多,都要排队等候。晚上7点钟邮局关门,电报、长话柜台要延长到晚上10点。

  随着电话的普及,电报业务很快萎缩。何英姿并入营业组,后来又转到大宗组。宋师傅分到营销组。“现在一个月仅有不到10封电报,都是发到特别偏远的农村。到邮局打电话的也很少。信件中商函占大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家书也很少了。”宋师傅说。(温素威 邓晓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