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凝眸──清末民初昆明社会风貌

辛亥革命网 2018-06-13 11:34 来源:云南文献第30期 作者:张诚 查看:

如今的昆明已经迈入了现代化城市的行列,过去那种小桥流水、田园牧歌般的景象早已消逝。当我们置身于高楼大厦的阴影中以及行进在宽畅平坦的街道上的时候,再回顾百年前的老昆明,思绪

  田园都市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居昆明坝子中心。昆明冬甚严寒,夏甚酷暑,气候四季如春,明代诗人杨慎在《滇海曲》中就对昆明写下「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赞词。

  昆明境内山脉纵横,河流湖泊交错。诗人孙髯翁在大观楼长联里,以华美的文辞描述道:「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指得就是昆明周围的山光水色。昆明城外西南有滇池,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太华山、西山),北有蛇山,南有梁王山;还有盘龙江、金汁河、银汁河、海源河、宝象河、马料河六条河流纵横城内外。城内(以明清两代砖城城墻为限)依山面水,城池相融,有山、有水、有园。城区内外与山、水、田、园、塔、寺、亭、楼等璧合一体,构成了昆明独特的田园都市景观。这一切都给当时的奥古斯特‧弗朗索瓦(方苏雅)以及他的法国同行们,提供了独特的拍摄条件。

  明末清初,昆明近郊的大观楼近华浦仍是一片芦苇沼泽,与滇池草海连成一片。清康熙年问,由篆塘至近华浦通草海的一条运粮河,即今之大观河的开通成为水利盛事。到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一六九○年)建大观楼时,还要坐船才能登楼,这从近华浦的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可想象那诗画交融的图景,而清代画家杨应选所画《滇池大观图》,更有直观而生动的描写。

  后来大观楼成为游览胜地、无须坐船便可从堤上登楼时,近华浦周围和大观河两岸已是大片肥沃的稻田。正如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动情劝慰的「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裙柳」的名句,描绘了何等秀美的田园风光!

  清末民初,昆明城内的地形北高南低、北窄南宽。市内有三山:五华山、螺峰山、祖遍山,三山上的名胜古迹不少。城区有翠湖、莲花池、大观河等片片水域,以及今已不存的护城河、大绿水河、小绿水河、明通河、玉带河等近二十多条河流组成的一个庞大水网与滇池相通,形成了以滇池为中心的昆明水系,也形成昆明水泽玉润的田园都市韵味。

  近百年来,由于滇池水位的下降,昆明很多地方变成了陆地,但仍留有与河流有关的桥和与水有关的地名。至今仍发挥功能的桥有:南太桥、得胜桥、敷润桥、交三桥、霖雨桥、双龙桥等。至今已掩埋不存的桥有:鸡鸣桥、土桥、玉带桥、吴井桥等,桥虽不在,但地名犹存。与水有关的地名有:螺蛳湾、潘家湾、佴家湾、董家湾、水晶宫等。清末民初昆明近郊的金汁河、西坝河、玉带河等河道上建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石拱桥和条石桥,虽历经沧桑,但桥身坚实,有的至今仍在。特别是那些金汁河埂上的大石拱桥,桥上往往还带有一小角楼,在高大树荫的映衬下,村民从桥上牵牛走过,河堤下是成片的良田,村舍炊烟裊裊……昆明处处充满田园牧歌的情调。

  清末明初的昆明城区内,处处是私家花园、菜园、田地和池塘,如金凤花园、小菜园、一丘田、蒲草田、韭菜园、菱角塘等。水滋润了昆明的气候,点染了城邑的春意,使得昆明处处花草葱茏,树木繁茂。更有茶花、缅桂、杜鹃、兰花开遍了大柳树巷、柿花巷、桑梓巷、桂花巷、竹子巷、大梅园巷……这些以花木命名的街巷,那婆娑树荫所呈现的苍翠之色,正是昆明这田园都市的基调。

  如今的昆明已经迈入了现代化城市的行列,过去那种小桥流水、田园牧歌般的景象早已消逝。当我们置身于高楼大厦的阴影中以及行进在宽畅平坦的街道上的时候,再回顾百年前的老昆明,思绪中不免涌现出无尽的感慨。

  古城楼庙

  昆明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以滇池沿岸为中心的古滇国就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公元前一○九年汉武帝赠滇王金印,置益州郡,昆明地方设郭昌县。唐代南诏建拓东城,至今已有一二三五年。元代设中庆城,明代洪武十五年(公元一三八二年)建成昆明砖城,改置云南府,在昆明修建云南府城。在建城时,曾聘著名「风水环境」专家汪湛海考察昆明地区山川地脉。经过分析研究,汪氏设计构筑的昆明城像一龟形,是以城在蛇山之麓,与蛇山之气脉相接,形成龟蛇相交的状态。依此理念,昆明城墻旁土砌砖,城墻高度严格按省府城墻规定(明清两代,京城、省城、县城城墻高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二丈九尺二寸,约九‧七米;城墻周长九里三分,约四‧六五公里,故昆明在此期间城内面积约三平方公里。砖城基本奠定了明清两代昆明城的基本规模,至今已有六一八年。

  昆明在明清两代称为云南府昆明县,府城有六门,门上有雄伟高耸的城楼:南门是龟头,北门是龟尾,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是龟的四足。此龟是一只灵龟,尾掉而动。龟头南门,称两正门,城楼名近日楼(在今昆明百货大楼花坛处)。龟尾是北门,称拱辰门,城楼名眺京楼(又称望京楼,在今云南省歌舞团附近)龟足大东门称咸和门,城楼名殷春楼(在今长春路中);小东门称敷泽门,城楼名璧光楼(在今圆通街中段);大西门称宝成门,城楼名拓边楼(在今新建设电影院一带);小西门称威远门,城楼名康阜楼(在今武成路西口)。昆明的六个城门都有月城(即护城),城市以南门内之正义路、威远街为中心,分布着很多衙署、官邸。南门外三市街、金碧路一带为商业繁华地带,因为为龟头,故南门内城门和月城门方向都朝南。北门为龟尾,城门向北,而月城门向东。大小西门、小东门三道,内城门分别向东向西,月城门则向南开,取其尾掉而足动。大东门城门则内外如一,因为东方属木,宜伸不宜屈。这些城建思路,无不体现了佛、儒、道的文化理念。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昆明废府存县。一九一八年设云南市政公所,一九二二年改名为昆明市政公所,至一九二八年成立昆明市,这是后话。晚清时期,云南府城的封建传统氛围依然很浓厚,青砖砌筑的城墻与护城河浑然一体,将昆明城环抱其中。城市修建时,将翠湖、圆通山划在城墻之内,多少孕育城市园林化的端倪。但城市格局仍以官衙为中心:中央的三牌坊(即天开云端坊)为云贵总督署所在地,在其周围坐落着省、府、县级衙署约三十处,附属达官显贵的府邸大院;三坊二十四铺的街道呈棋盘式格局,标志着昆明作为云贵政治中心的权威地位。为纪念护国起义,于一九一九年拆出南城墻靠东一、段,建立了一座三孔拱形镂花大铁门,命名为「护国门」,俗称小南门│这是昆明城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一道现代城门。

  昆明的主要街道上,牌坊是标志性的建筑,在封建社会是一种神权与皇权的象征。从金碧路(早称厂聚街)沿三市街、正义路由南向北数,就有四座比较大的牌坊,即金马碧鸡坊、忠爱坊、天开云端坊、万寿无疆坊。除此四坊外,城区内小的牌坊、门楼如贞孝牌坊及诰门楼等也为数不少。

  昆明城内保存完好,又比较有名的古塔共四座。城北、城南各两塔,北边集中在祖遍山腰大德寺内今华山东路上端东侧,称为「双塔」。南边分立在书林街和东寺街,称东、西寺塔。四塔遥相对峙,点缀出昆明古仆典雅的气质。此外,昆明的庙宇也很多,在清末明初,昆明城内外的大小寺、庙、祠、庵、观、殿、堂近二○○多座。市内以真庆观、文昌宫、圆通寺、文庙最为著名。因寺庙多的绿故,昆明又有很多以寺、庙、庵、殿得名的街巷,主要有圆通街、报国街、武成路、文庙街、天君殿巷等。民国以后,昆明的很多寺庙变成了公园,形成了园中有寺、寺中有园的特殊文化景观。

  街巷即景

  十九世纪末昆明城区的布局,仍保留着元代中庆城时期的传统风貌。

  五华山南正义路一线,是历史上早已形成的城市中轴线。正义路在清代叫南正街,也叫南大街,辛亥革命后由于护国战争伸张正义于天下,便改称正义路。

  以正义路为轴线,东边有金碧路(东段)、宝善街、南屏街(原城墻,今东风路东段)、威远街、长春路(原绥靖路,今人民路中段);西边有金碧路(西段)、东风路西段(原城墻)、光华街、武成路;在正义路最北端靠五华山的是华山南路(马市口),这都是与正义路垂直相交的昆明繁华商业街道。与正义路平行,但又与上述街、路垂直在正义路东侧的有同仁街、晓东街、护国路、报国街;在西侧的有南通街、崇仁街、福照街、富春街;在城北与正义路基本平行的有华山东路、华山西路和钱局街;在城南郊有三条与正义路平行的街有东寺街、书林街、巡津街。

  昆明城北有三山:五华山坐北朝南,螺峰山(圆通山)殿后,祖遍山靠东,在市内地理位置最高的是平政街与圆通街。由于北部山势绵延,街道的走向随山势起伏而定,如北门街、螺峰街、青云街、文林街、翠湖南路、翠湖北路。据说当时昆明城内外有两堆、三坊、十三坡、十八铺,城内外共有大小街道一五○余条,大小街道四○○多道。

  以正义路这一中轴线由南向北分别排列着象征昆明的标志性建筑物有四道牌坊:金马碧鸡坊、忠爱坊、天开云端坊、万寿无疆坊。棋盘形的街道东西展开。从五华山俯视昆明全城使人感到格局均衡对称,形态整齐和谐。

  在整个昆明老城中,总督、巡抚、学政、司道、协参、都守的衙门,以及外镇、会馆、公馆、贡院和众多的寺庙,几乎占了全城的一半,清末民初的法国领事馆也设在市内翠湖的附近。

  当时城内的街巷虽多,但大多却很简陋。商店有,而铺面也不大。至于商业交易的中心则几乎都在外:南边从丽正门外,从三市街到云津桥(今德胜桥)直至塘子巷,都是店铺林立,货物充足,买卖兴隆。别是自一九○五年起,昆明自辟商埠实行自主对外开放,一九一○年滇越铁路通车后,更加如此。

  在清末民初,处于社会巨变时期的昆明,远未达省城都会应有的文明程度。老百姓民房的屋檐,高不县太爷的轿顶;府台大人的红伞,常挂在屋角之上每日打灯、放炮,开闭、开啓城门;南城门口人流如潮天天争路抢道;逼死坡头,常常翻车伤人;顺城街马帮时时阻碍交通;三牌坊下,小吃、茶摊朝朝为摆争地;抓获小偷带咖示众,儿童争看西洋镜……在苏雅以及他的后继者们的镜头里,均真实地再现了这图景。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些昆明旧照中,石板铺的街巷,纵横交错、排列有序,雨后更显明净古朴,有其审美价值。

  辛亥云南重九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共和体制的建立为昆明近代文明创造了发展机遇。云南于一九年创建了云南第一所大学(东陆大学),同年修建了中国最早的机场之一——巫家坝飞机场,并创建了空军一九○九年,云南陆军讲武堂创办于昆明翠湖西畔,仿照资本主义国家军队建制训练新式陆军……随着昆明的开发展,外国人在昆明办公司、开洋行的越来越多,西或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大量涌现,如云大会泽院、滇越铁路火车站、甘美医院(由法国人开办)。辛亥革命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二五年建短短的十四年里,昆明已开始展现现代文明的端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