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前后杭州的吃和穿(2)

辛亥革命网 2018-10-17 13:41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杭州政协 查看:

辛亥革命后,在革故鼎新的潮流中,封建旧俗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大量的新风尚、新礼仪纷纷出现。但是,由于社会的兴革及事物的新陈代谢是一个复杂的扬弃和汲取的过程,传承性十分浓烈的一些陈规陋习仍在延续。

  衣冠服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国时期服饰时尚有了显著的变化,民国时期的服饰是等级制度崩坏以后的产物,而服饰时尚一旦形成,则又反过来对传统的等级制度构成一种冲击。

  剪辫风潮

  辫发、缠足、八股文并称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大陋习。在清代,此三者曾为西方国家视为野蛮和落后的标志;西方人甚至说:“世界人类由下等动物而进化,中国人不十年必退化为禽兽。”所有这些既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也产生了对愚味落后的一种“自觉”或“自省”。同时,在近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情况下,拖着一条长辫子,行礼不便于脱帽,健身不便于锻炼,做工不便于开机器,练兵不便于操练,且每天还得花时间去梳头发、编辫子,勤洗更费时间。因此,剪辫断发运动在近代形成一股风潮,成为中国人改变其外在审美形象的重要举动。

  剪辫运动首先在留日学生中开始。而留日学生归国后,则将此种风气传播到了国内。1903年,杭城青年学生剪辫者已不乏其人,且官方并不严禁,这表明清政府统治力的衰弱。但剪辫毕竟为不合法行为,故遇有科举考试,应试者仍需带上假发辫。

  1911年1月15日,由前刑部侍郎和出使美、秘、墨、古大臣伍廷芳发起,上海各界在张园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剪辫大会,参加人数有四万余人。当日剪辫者即千余人,较之十年前章太炎在此处愤然断发以明志的孤胆英雄之举,真是前后恍若隔世。消息传至杭城,杭州市民纷纷效仿。剪辫成为杭城一道新的景观。

  杭州光复后,浙江临时省议会把移风易俗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禁鸦片,放女足,剪发辫,禁止婢女,禁止贩卖人口等。这对杭州清末已开始的风俗改良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市民们认为“不剪辫子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政府倡导于上,民间行动于下,杭州的剪辫运动狂飙突进,尽管其间抵制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辫子习俗终于被革除。

  辫子革除之后,各种发型逐渐流行起来,讲究发式发型的理发店应运而生,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剃头店。城镇男子初为光头,继为平顶、圆顶,后通行三七分西发。乡村男子多为光头,男孩多“瓦爿头”。有人还在报纸上呼吁设立女子理发店:“男子剪辫子后已有理发店,女子反无整容之所,诚为女界之一大缺点。况现行时代新髻及背面斜鬓松辫等妆非请人代梳不可。故宜速于各省通都闹市之中开设女子理发店。”此后,男女理发便在杭城兴起。理发店分为本帮、扬帮。本帮理发师来自浙江本地,扬帮来自江苏、上海。规模较大的店有孔雀、时美、如记、东亚、春记、溶溶等数家。这个过程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起伏激荡,显示了民国初年革故鼎新社会潮流所向的威力。

  那时的女性发式,时髦的也有十余种,如处女式、刘海式、圆弧式、水波式、镰刀式、垂翼式、垂苏式、绞练式、平分式、定波式等,男子的打扮也无奇不有,青年人流行德国威廉二世皇帝的“威廉式”小胡子。

  西服、中山装与旗袍

  遍及全市城乡的剪辫风潮,为人们装束的革新以有力的推动。民初的剪辫是一个政治问题,却意外地促进了服饰的改革。诚如孙中山所指明的:“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

  清末,无论男女老幼,衣色以青、蓝、黑为主。衣料贫富殊异,富人多用绸、缎、绢、纱、皮,贫者多用土布。从衣式看,男性不论长衫短袄,内衬外罩,一般都是大襟。富者以长衫为礼服,出门作客,外加马褂,以示庄重;劳动者除夏季外,多着短袄,长裤。女性为大襟喇叭式,齐膝短衫和长裤。男女裤子均无门襟。

  服饰反映一个时代或某个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是最鲜明直接的社会风情画和人物素描。中国古代的服装有很多值得赞美的地方,但古板单一、等级观念强、庄重有余、自由不足。

  自辛亥革命后,服饰的形制为之一变,出现了百花齐放的自由局面。

  西服首次得了官方的认可,并被定为礼服。尽管在辛亥之前,杭州穿西服的人已不是凤毛麟角,衣饰崇洋风气在留学生、官员、知识分子中逐渐形成;但在那个时候,满街都是长袍马褂,更多的人把西服视为假洋鬼子的表征。辛亥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西式服装已被杭人广泛接受。当时,奉帮裁缝制作的西服饮誉杭城。他们靠工艺精湛著称,又以“罗派”为主,即俄国式西服,讲究“做出乃胸、肩头平服,束腰得体”,具有壮美之外感,与日式、欧美式的西服讲究潇洒和针脚细密等工艺稍有不同。旗下有一家“皇家服装店”,是杭城唯一的奉帮店,店主何荣庭手艺高,名气大,工效高,收费较一般店高出5—10倍,但仍门庭若市。因而高级政府官员、富绅,都曾到“皇家”做过西服。

  1912年秋,中央参议院还通过了民国礼服的式样,有3章12条之多,并附图样,大体为:男子大礼服,白天为西方大氅式,晚间用后为圆形的燕尾服,裤子皆为西裤;男子常礼服,可在西式和袍褂式中自由选择,皆为黑色。女子礼服,下为裙,上用与膝齐的对襟大长衫,周身加刺绣的花边。这种礼服反映了民初服装的更新,也透视出当时思想的活跃。

  穿西服风气带来了一个结果,即洋货呢绒供不应求,而国货丝绸却大量滞销。针对这种情况,上海、杭州等城市有一些人发起组织“剪发不易服会”,倡导使用国货。由孙中山创制的中山装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流行的。中山装是孙中山为促进服饰的改革,经过多年观察比较,结合中西装的优点,创制出的融合中西服装文化的服装。与传统服装不同,中山装保留了西服贴身、精干的风格,但又融入了中国格调,强调对称、凝重,且价格明显低于西服,因此比西服更合乎中国人的口味。到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修订的《民国服制条例》,便把中山装确定为礼服之一。此后数十年,中山装逐渐成为杭州男子普遍喜爱的时装。

  紧接着深化服饰审美主题的是旗袍的风行。旗袍源自满清妇女服装。为适应现代女性的审美心理,一种尽量达到显示女性体态曲线美效果的新式旗袍诞生了。它是利用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也是大众审美风尚中现代性因素的展现。20世纪20年代后期,旗袍几乎成了杭州新女性的标准服装,连女学生都广泛接受了它。中小女学生不宜穿锦着缎,所以流行的是青布旗袍,令人感到少女的纯洁、美观、时髦。

  民国初,一般男子都戴尺帽(也叫西瓜皮帽,黑缎质料),有钱人和地方绅士则戴呢帽,也叫礼帽或铜盆帽。后来改戴皮帽。抗日战争时期,流行毛线帽。妇女一般不戴帽,抗日战争时期,流行毛线帽时,中老年妇女也都戴之。

  与服饰变化相适应,衣饰业也发生了变化。民国前杭州有提庄,专销各典当行中到期不赎的满当衣服,因为没有服装店,衣服均由裁缝量身定制,服装之式样变化不大,所以提庄生意很好。但民国服饰风气发生变化,衣着追求时髦新式,提庄于是逐渐淘汰。新兴的服装业兴起,并以缝纫机代替手工,以所制服式不同而有红帮、大帮(操衣帮)、衬衫帮、童装帮、风雨衣帮之分。当时较大较著名的店有三元坊、清河坊之恒昌祥、瑞茂祥等,承制各种制服。官巷口有益新祥、宝和等操衣店。迎紫路有张顺兴、毛顺安等店专制西服。此外,因为民国后风行皮鞋,在杭州太平坊先后出现广合顺、太昶、升昶、久大等皮鞋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