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的北平追悼会(2)

辛亥革命网 2015-10-15 09:43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肖伊绯 查看:

1936年6月14日,著名学者、史学家、国学大师、民主主义革命者章太炎(炳麟)在苏州逝世。章太炎逝世,全国各界咸表哀悼,中政会并议决国葬,开追悼会。

  筹办北平追悼会

  章太炎逝世的消息传到北平后,学生们便致电章氏家属吊唁,不过那时正是学期将要结束的时候,大家的工作都很忙碌,后来又放暑假,人多分散。各校陆续开学后,离开北平的人也回来了,他们便发起在9月4日上午10时,举行一个追悼会。

  1936年8月27日上午10时,钱玄同访晤马裕藻,商定在北平召开章太炎追悼会事宜。当晚,他草拟了追悼会通启。次日下午,他再次访晤马裕藻与朱希祖,决定趁朱还在北平,尽快召开追悼会,并托马代询向北大借用会场。

  29日下午5时,他电询马向北大借用会场事,马说北大此时正在拆大礼堂重建中,9月中恐怕无法借用。于是,二人又约定,改用孔德学校的大礼堂。

  30日上午10时,他又赴孔德学校访晤该校代理校务的蓝少铿,商谈借用大礼堂事。又交付石印300份追悼会通启,并于中午再次访晤马裕藻与朱希祖。

  31日上午10时,他到孔德学校签收已印好的通启300张,与马裕藻约定,各自分发此通启。

  9月1日下午5时,钱玄同至荣宝斋为马裕藻、朱希祖二人购买了挽联用纸,又为章门六弟子合送的“素王之功”挽联定购用纸,嘱店家在联纸上画好字格。

  9月2日上午,他去荣宝斋取定购的联纸,重新书写了“素王之功”的挽联。因为先前写的那幅不甚满意,故特意重写一幅。午后彭作桢来访,因其看到了《世界日报》所载通启,特来探问。当天又将许寿裳所作《纪念先师》一文寄潘景郑,拟刊载于《制言》第25期之上。

  9月3日晨9时,他赴孔德学校,将马裕藻、朱希祖二人拟好的挽联稿交与孔德学校的书记迟孚农,请其代为题写。下午4时至李召贻家,将章太炎的遗墨(信件除外)一包取来,以备陈列之用,共计17件。下午6时,他与其子钱秉雄等开始布置会场,将“素王之功”挽联悬挂于章氏遗像旁,这帧遗像是刘半农于1932年所摄照片放大洗印的。许寿裳的挽联写成,比之原稿略有改动,联曰:“内之颉籀儒墨之文,外之玄奘义净之术,专志精微,究研训诂;上无政党猥贱之操,下作懦夫奋矜之气,首正大谊,截断众流。”

  《世界日报》的报道

  9月4日晨8时,钱玄同赴孔德学校,与沈兼士、朱希祖、许寿裳、马裕藻、周作人一起,布置章太炎遗墨展场。11时左右,许寿裳拍摄了会场照片,会散后,由钱秉雄为诸位追悼会发起人佩戴黑纱,整理衣装后拍摄合影,以作纪念。

  值得一提的是,追悼会召开次日,北平《世界日报》即刊发图文报道,较为翔实地报道了追悼会当天实况。其部分原文如下:

  ……九时许,章氏弟子许寿裳、沈兼士、马裕藻、刘文典、周作人、钱玄同等,都陆续至会,并且每人左臂上都缠有黑纱,来宾到的有徐诵明、陈垣、徐炳昶、黄子通,同各学术机关代表。蒋梦麟、何其鞏,同章之女婿朱镜宙,都在开会以后赶到。总共到会的有五十余人,摩登女性,与长袍马褂的老翁,同集一堂。

  十时一刻,宣布开会,由许寿裳领导行礼后,由主席报告开会意义毕,即由朱希祖报告章氏生平事迹甚详,次由章氏女婿、甘肃财政厅长朱镜宙报告三点:(一)先生最近一年病况与逝世情况;(二)葬仪筹备经过;(三)讲习会经过。略谓:先生患鼻症已久,最近年来鼻中脓血过多,不能流血,均流入胃中,以致发生变化,发喘咳嗽,本年六月十三日病重,至沪延医,热度至一○四度(华氏———编者注),至晚热度忽减,讵十四日晨竟尔病危,八时逝世。

  关于先生葬仪,中央已决定国葬,筹备员亦已推定,即开会讨论,但经费尚未决定,恐因两广事件发生后,中央无暇顾及于此,至于葬地,家族均主在杭州,因杭州是先生的故地,而先生生前自愿葬在刘伯温墓旁,但将来究竟葬在何处,须由国葬委员决定。

  先生到苏州后,对讲习会颇努力,会员各省均有,先生从不肯请假。至先生所遗留之图书,先生的朋友,拟建纪念室,除保存图书外,以垂纪念。并拟组织章氏学社,以为发扬章氏学术之组织,仿照船山学社办法。

  今日北平学术界名流开会追悼先生,特代表先生家族致谢云。复由钱玄同报告章氏一生治学,对中国国学“文、史、儒、玄”四大部门,研究主张各点,特别的阐述。最后由蒋梦麟演说毕,至十二时许摄影散会。

  “纪念者自然有人”

  事实上,在北平追悼会前,1936年7月18日,章太炎的追悼会便已在上海举办。然而定于下午四点三刻举行的追悼会,近五点了,主席团的人还没到齐,而“预定不来反而出席的蔡元培”却早在三点三刻就到了,并被请做临时主席。据说,会场气氛冷清,会议流程草率,与章太炎生前的大名鼎鼎,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于上海追悼会之冷清,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那篇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

  因钱玄同等章门弟子的精心筹划,1936年9月4日的北平追悼会,终于一扫上海追悼会的寂寥冷清,在当时的北平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继北平追悼会之后,苏州、杭州、成都各地相继举办追悼会,学者们纷纷向这位学术大家致以敬意与缅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