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亲笔题写报名的《大岭东日报》

辛亥革命网 2017-12-22 09:14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曾旭波 查看:

《大岭东日报》是吴子寿既创办《图画新报》之后的又一份在潮汕报业史上有影响的报纸。

  《大岭东日报》是吴子寿既创办《图画新报》之后的又一份在潮汕报业史上有影响的报纸。该报的具体创办时间现在尚不清楚,三十年代的《汕头指南》在介绍该报时,没有写具体创办时间,吴子寿的孙子吴游在《清末民初吴子寿在潮汕开拓了新闻事业》一文中,写《大岭东日报》的创办时间是1920年,还有另外的书则说是创办于1923年。但笔者所见到的最早实物是民国七年(1918年)十 二月九日,而在另一份民国十二年(1923年)十月三十日的《大岭东日报》上,其编号期数是第1339号(期),若以每年出报300期,(除掉每年约50多个星期一和十多个节假日停报)计算,1339期也要四年多时间了,因此以1339期反推,该报的大致创办时间应是1918年。【吴游注:本人以前依据王琳乾先生的《汕头市新闻史料拾零》,谓《大岭东日报》创办于1920年,现在看来,此说法有误。现依据汕头市图书馆所收藏的该报实物资料,可以确定《大岭东日报》创办于1918年,本人于此衷心感谢曾旭波先生为此付出的劳动及严谨考证!】

  《大岭东日报》创办后,吴子寿自任社长,张凌云任总编辑,该报社址设于汕头顺昌街十一号(民国十七年后改为十二号,应是门牌号调整,不是社址改动),最初每天出报多少张尚不清楚,在上面说到的那份民国七年十二月九日报纸,版号是第七、八版(实物只是半张对开报纸),可知当年最少每天出报是对开两大张,而在另一份民国十年五月的该报上,已见有第九版的版号,民国十二年十月三十日那份报纸,则已标明每天出报三大张(即对开三大张十二版)。因此也有一个可能,该报一创刊便是每天出报三大张十二版。报纸经批准,为中华邮政特准挂号立券的报纸,广东邮政管理局发给第二二五号挂号执据,零售每份五铜仙,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零售每份调为七铜仙。值得一提的是,1924年之后,《大岭东日报》得到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报名,这在当时汕头埠乃至潮汕的报业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吴游注:当年孙中山先生为《大岭东日报》亲笔题写了报名,并亲笔书写一副对联赠送吴子寿先生:“肝胆三尺剑;肺腑一本书”。高度评价吴子寿先生为民主革命事业作出的贡献及其崇高人格。】

  《大岭东日报》每天出报三大张之后的版面设置是这样:第一版基本是广告,第二版设“评论”、“各报电讯”、“译电”,第三版设“世界大事记”、“本国新闻”,第四版、第五版、第八版、第九版全部是广告,第六版设“岭东新闻”,第七版设“党务消息”和“本市新闻”,第十版设“农工消息”、“街谈巷议”,第十一版是各种副刊或周刊版,第十二版“商情”。

  吴子寿早在办《图画新报》时,便是大力宣传民主、科学的急先锋之一,《大岭东日报》创办不久,五四运动爆发,潮汕的一批青年许美勋、冯瘦菊、洪灵菲、邱玉麟、戴平万、陈也修等人,响应五四运动,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吴子寿时年虽已近五十,但他十分支持青年人追求新思想,提倡新文化。为此,他特地在《大岭东日报》第十一版上开辟副刊《新文化》,以刊载他们的作品。

  1923年1月,许美勋在《大岭东日报》发表《和潮汕学界磋商组织文学团体书》,同月31日,《大岭东日报》发表了蔡心觉的《组织文学团体的商榷》,对许的提议表示同情,时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即现在的中山大学)就读的洪灵菲、戴平万等人得知此消息后,致信支持,不久,“火焰学社”在潮汕成立,主要成员有许美勋、冯瘦菊、洪灵菲、邱玉麟、戴平万、陈也修、曾万年、罗吟甫、谢友梅、蔡心觉、钱杏邨、吴青民、詹昭清、张良启、李应滋等以及金山中学的学生、教员和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天津等地高校的潮汕学生,南洋各国的青年华侨等。“火焰学社”成立后,在《大岭东日报》设《火焰》周刊。《火焰》周刊于1923年8月5日正式出版,由许美勋主编,刊名“火焰”两字由戴平万的父亲戴仙俦书写。1925年后,许美勋兼任《汕头星报》编辑,《火焰》周刊的通信处便设于《汕头星报》社内。【吴游注:1923年秋成立的“火焰学社”,是潮汕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有冯瘦菊、许美勋等53位成员。“火焰学社”的社刊《火焰》,作为《大岭东日报》的附刊出版。】

  《火焰》周刊主要刊登新诗、白话小说、散文、随笔、译著、连载以及对苏俄文学和日本社会运动历史的介绍等。《日本社会运动小史》由冯瘦菊编写,对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的社会发展史作简明的介绍,目的在于给当时中国社会作他山之石。许美勋除了创作大量的新诗和散文外,也写了一些有份量的论说,如第103期的《火焰》上,刊登了他的《中间阶级》一文,便敏锐地指出,许多承认唯物史观的学者只注意到“资本”与“劳工”两个阶级的存在和斗争而忽略了在两者之间,其实还存在一个阶层,即是“中间阶级”。提醒人们在研究阶级斗争时,也要注意对中间阶级的研究。《火焰》周刊办了近三年,由于其明显的左倾思想,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停办,许美勋和冯瘦菊的妹妹冯铿辗转于桑浦山谷一带教书,1929年流亡上海,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吴游注:当年《火焰》周刊影响所及,远达国内多个省市乃至东南亚华侨社会,成为许多有才华、思想活跃的潮汕籍优秀青年学习、交流、绽放风采与才情的一大文学园地。后来在上海成立的著名的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中就有一批当年在《火焰》周刊上经常发表作品而成长起来的、有潮汕背景的作家。例如当年常常向《火焰》投稿的洪灵菲,后来就成为“左联”七名常委之一。冯瘦菊的妹妹冯铿虽未正式加入“火焰学社”,但在该学社的影响下完成了她思想的升华,成长为左联著名女作家。冯铿原名冯岭梅,生於潮州城南门云步村(今属湘桥区),祖籍杭州。出身於书香门第,父亲冯孝赓,为潮汕名儒,毕生从事教学。我的父亲生前常提及,说冯铿的父亲冯孝赓先生是祖父生前“最相知好”的挚友之一。】

  几乎在火焰文学社成立的同时,礐石中学学生及部分老师也成立了彩虹文学社。1927年下半年,彩虹文学社在《大岭东日报》设《荒塚》周刊,由林影主编,同样也刊登新诗、散文和小说等作品。彩虹文学社还有另一周刊《微音》,也于1927年下半年在《大岭东日报》第十一版创办,其稿件则由澄海西门外四古山房的吴其敏收转。《大岭东日报》自身则设有文艺副刊《岭东公园》和娱乐副刊《游艺场》。

  【吴游注:《大岭东日报》于1929年下半年停业。至此,吴子寿先生已将他的全部家产(包括房产)耗尽于民主革命事业和新闻报业。此后吴家一直处于贫困之中,而子寿先生“以诗文寄心志,以教书度生涯”;虽享誉于教育界、时人备极崇敬,然而两袖清风、家徒四壁矣!此后,子寿先生亦更倾注心血于佛学及印度梵学之研究,被推举为岭东佛教联合会会长……。 《大岭东日报》停业后不久,该报原总编辑张凌云先生创办了《新岭东日报》,原任《大岭东日报》编撰的郭见闻先生亦复办了《掞华报》(郭曾于1913年4月初创办过《掞华报》,同年9月该报因发表讨袁文章被当局封闭)。从现存的《掞华报》复刊首日报纸上,可见子寿先生为该报亲笔题写的报名及落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