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创建新闻学研究会

辛亥革命网 2018-07-05 10:38 来源:团结报 作者:邓涛 查看:

2018年,是教育大家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也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100周年。钩沉蔡先生和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往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018年,是教育大家蔡元培先生诞辰150周年,也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100周年。钩沉蔡先生和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往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7年1月,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讲述“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和“敬爱师友”。蔡校长强调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1917年下半年,曾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接触过新闻教育的徐宝璜进入北大任教。他将美国大学中已经出现新闻教育的情况告知蔡元培,两人开始讨论在北大开展新闻教育的计划。新闻教育在北大的出现,《申报》驻北京特派员、知名报人邵飘萍也起到过直接的促动作用。当年北京大学开风气之先,聘请徐宝璜教授为文科各系学生开设《新闻学》选修课,介绍欧美各国新闻理论。在中国新闻教育史上,北京大学在中国开设了第一门新闻学课程。

  1918年春,北大学生罗章龙、谭平山等向徐宝璜教授提出,希望校内能组织课余新闻研究团体。同年7月4日,《北京大学日刊》发了一则消息,预告称“为灌输新闻智识培养新闻人材”,“本校将于下学年设一新闻研究会”。6日,蔡校长拟就的《研究会最初的章程》见诸《北京大学日刊》。章程内含八项内容:一、本会定名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二、本会以输灌新闻智识、培养新闻人才为宗旨;三、本会研究之事项有新闻之范围、新闻之采集、新闻之编辑、新闻之造题、新闻通信法、新闻纸与通信社之组织;四、本会研究之时间每星期三小时;五、本会隶属于北京大学,校内外人均得入会;六、校内会员每年每人纳费9元,校外会员年纳18元,分三期缴纳;七、既缴纳之费无论何种情形概不退还;八、北京大学日刊处为本会办事机关,入会者向该处报名。

  8月,蔡元培撰文曰:我国虽有史学,而不足以包新闻学。凡学之起,常在其对象特别发展以后。我国新闻之发起,(昔之邸报与新闻性质不同)不过数十年,至今日而始有新闻学之端倪,未为晚也。9月北大新闻研究会正式招收会员,于9月17日、21日、25日、27日连续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招收会员的《校长布告》,谓“凡愿入会者于本月内向日刊处报名”。此后,即有“数十人”,其中多为北大学生陆续报名入会。同年9月20日,蔡元培校长在北京大学开学式上发表演讲,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10月14日晚8时,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北大理科第16教室开会成立。到会会员“数十人”。首先由蔡元培校长演说成立的目的,尔后新闻研究会主任徐宝璜演讲《新闻纸之职务及尽职之方法》。蔡校长在演说中,重点论述的几个核心观点:“凡事皆有术而后有学。外国之新闻学,起于新闻发展以后。”“苟不济之以学理,则进步殆亦有限。此吾人取以提出新闻学之意也。”“新闻之内容,几与各种科学,无不相关。”关于中国新闻学的特质,蔡元培之新论:“欧美各国,科学发达,新闻界之经验又丰富,故新闻学早已成立。而我国则尚为斯学萌芽之期不能不仿中报之例,先介绍欧美新闻学。是为吾人第一目的。我国社会,与外国社会,有特别不同之点。因而我国新闻界之经验,亦与外国有特别不同之点。吾人本特别之经验,而归纳之以印证学理,或可使新闻学有特别之发展,是为吾人第二目的。”他最后指出:“新闻自有品格也。”此后每逢星期一、三、五晚上8点至9点,全体会员便都聚集在理科16教室或文科大楼第34教室或听课、或练习、或研究、或议事。半月之后,邵飘萍开始授课,又增加了每星期日上午的两小时。

  1919年2月,研究会活动约4个月后,由于会员逐渐增加,会务不断发展,主任徐宝璜因“担任职务过多,精力不及”,提出改组意见,经多数同意召开改组大会,在会上修改、通过简章,并选举“职员”。新简章将原来的“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改定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把研究会的宗旨改为“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并提出“增办日刊或周刊以及中外通信社”,以“增长会员新闻经验”。新简章规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一人、导师若干人、干事二人。改组大会于1919年2月19日午后,在文科第34教室召开。蔡元培校长先作简短演说,继而会员修改、通过徐宝璜等提交大会讨论的简章,然后选举“职员”。选举结果揭晓,蔡元培当选会长,徐宝璜当选副会长;曹杰(法本科学生)和陈公博(文科哲学门学生)当选干事。此次大会到会会员24人,其中有毛泽东(图书馆助理员)。毛泽东作为会员到会,为他新闻理念的形成和日后从事领导与推动新闻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作用。

  同年3月10日晚,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邀请李大钊(北大图书馆主任)在理科16教室演讲;3月24日晚,又邀请到高一涵(北大教授)在文科第34教室做讲座。4月20日,研究会出版《新闻周刊》。编辑主任徐宝璜,下设新闻、评论、翻译、通讯等4部。新闻部主任干事陈公博,评论部主任干事黄欣(文科史学门学生),翻译部主任干事严显扬(法本科学生),通讯部干事曹杰。其宗旨如发刊词所述:“便会员之练习,便新闻学识之传播,便同志之商榷。”它对一周来的新闻,“为系统之记载,下公允之评论”。该刊每份售2枚铜元。出版3期后停刊。著名新闻史专家方汉奇教授撰文指出:“《新闻周刊》的办刊时间虽短,但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传播新闻学知识为宗旨的专业刊物,是中国新闻学和中国报业教育之发端的标志之一。”10月16日下午8时,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举行研究期满式。会长蔡元培发证书并讲话,他的训词一开始便点出了第一次研究期满的深意:“今日为本校新闻学研究会之第一次结束。本校之有新闻学研究,于中国亦实为第一次。故今兹结束,实可谓为中国新闻学研究之第一次结束。”蔡会长曰,“凡一科学之成立,必先有事实,然后有学理。以无事实,则无经验可言,无经验,则学理亦无由发生。现吾人之新闻研究会,虽无宏大之印刷机关,似与普通之报馆不侔。故经验亦不能谓之大备。但科学之起,必始于草创,始于简单。今虽为本会之草创时期,然他日可由周刊进而办日刊。且经验之不足,又不独吾人为然,即外国大学之新闻科,其成绩亦未能谓为完备。盖新闻为经验之事业。非从事于新闻之人,以其经验,发为学理,则成绩终无由十分完备也。今日本会之发给证书,故亦非谓经验已经完备,不过谓为经验之始而已。新闻事业既全恃经验,后此从事于新闻事业之人,能以其一身经验,研究学理,而引进于学校中,乃吾所深望者也”。接下来,研究会导师徐宝璜以《中国报纸之将来》为题发表演说;会员代表李吴祯(文科哲学门学生)、黄欣、陈公博相继演说。在第一次研究期满式上发给证书分听讲一年(23人)和听讲半年两种。毛泽东是得听讲半年证书的32人之一。因他当时人在湖南,证书并未直接发到毛泽东的手里。

  蔡元培关照毛泽东

  时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毛泽东,在北大工作期间不仅参加了新闻(学)研究会,同时参加了哲学研究会。毛泽东能够得到这份工作,受益于蔡元培先生的关照。当时,湖南新民学会会员毛泽东、萧瑜、熊民楚、章根弟4人由湘抵京商谈赴法勤工俭学事宜,到北京后毛泽东因为经费、母亲生病和与杨开慧恋爱等诸原因,决定留京。

  据萧瑜的回忆文章,毛泽东曾致信蔡元培校长“要求他雇用我们的一个无法赴法国的同伴为校内的清洁工。蔡元培先生是位了不起的人,他看了我们的信后,立即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但他有更好的主意,对于毛泽东能刻苦自励,甚是高兴,因此他没有让他去做清洁工,而可到校内的图书馆去工作。因此他写了一封信给北大图书馆长李大钊先生,信中说:‘毛泽东需要在本校求职,使其得以半工半读,请在图书馆内为他安排一职位。’……毛泽东一向很敬佩蔡校长,他给蔡先生的每一封信中都称‘夫子大人’,他自认是蔡先生的弟子,而且不放过任何机会来表示他对蔡先生的无限崇敬”。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先生在香港病逝,遗体安葬香港仔华人公墓。7日,毛泽东由延安发出唁电,对蔡先生逝世深致悼念:“香港九龙奥士甸道蔡孑民先生家属礼鉴: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遽归道山,震悼曷极,谨电驰唁,尚祈节哀。毛泽东叩。阳。”

  新闻学研究会的历史贡献

  暨南大学教授邓绍根认为,培养出55名新闻人才,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一大收获;更大的收获在于徐宝璜《新闻学》的出版。1919年12月1日,徐宝璜的《新闻学》(初名《新闻学大意》,曾在《北京大学日刊》、《东方》杂志等报刊上部分连载,正式出版时定名为《新闻学》。)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发行。这是中国人自著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该书系作者在北大授课的讲稿,经过4次修改,蔡元培校阅作序出版。在序中,蔡校长(会长)言徐著“根据往日所得之学理,而证以近今所见之事实,参稽互证,为此《新闻学》一篇,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标示着现代中国新闻学建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自1918年春发轫,由蔡元培、徐宝璜和邵飘萍倡议,到1920年10月结束活动。尽管存在的时间仅两年多,但它的诞生却是里程碑式的,开启了中国新闻研究团体与新闻教育的新篇章、新时代。蔡元培是中国提倡新闻研究,组织、创办中国新闻教育的拓荒者和奠基人。北大教授程曼丽说,若无蔡元培校长,就没有新闻学研究会的创建,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历史恐怕也会延后。她强调,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发祥地,“报业教育之发端”,亦为我国新闻事业职业化的开端,为当时和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倡“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的蔡元培,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热心支持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学教育的大学校长”。回顾既往,盱衡未来,新闻学研究会在北大的这第一把熊熊烈火,一直温暖着此后每一个传媒人的情怀与心境,谱写着此后百年间中国新闻学的传奇篇章。

  (作者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