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三制”

辛亥革命网 2017-03-09 08:45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张敏 查看: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的民主政权建设,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积极吸纳非党人士加入政权中,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民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萌芽和雏形。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进行的民主政权建设,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积极吸纳非党人士加入政权中,与非党人士合作共事、民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萌芽和雏形。

  “三三制”政权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功实践,体现了各抗日民主阶级、阶层联合专政的统一战线政权的特色,体现了实行民主合作、共同协商的基本精神,不仅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积累了经验,更给今天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普选:“三三制”政权建立的坚实基础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地将统一战线思想付诸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在此前后,民主选举在全边区启动,这是一次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信仰、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民主普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乡、区、县的民意机构———议会(1938年改称参议会),并经议会选举产生了同级政府。

  选举时,边区政府多次强调,除汉奸卖国贼以外的一切赞成抗日的人们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切选民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在宣传组织选民登记的过程中,选民名单的确定有着严格的法律依据。由于当时边区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边区工作人员想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推行民主选举时的技术障碍。比如在投票时,识字的人采取写票法,对不识字的选民采取“烙票法”“豆选法”,对识一些字的选民则采取“画杠法”“画圈法”。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

  豆选法是乡村地区普遍使用的选举方法。它以豆粒为选票,每粒代表一票,候选人背对投票者坐在台前,每人背后放一大碗,投票人鱼贯而过,想投谁的票,就在他背后的碗里放入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一些住在偏远山区的选民,因路途遥远,行动不便,选举工作人员就背着票箱挨家挨户到选民家中,切实保障了每一个人的民主权利。

  陕甘宁边区推行的这种普遍的无差别的民主选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意识,且极大地激发了边区群众的参政热情,各抗日阶层和党派都有自己的代表被选进各级民意机关,参与政治决策和国家管理。据不完全统计,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选举,全边区参加投票的选民平均占选民总数的70%以上,不少地方达到80%至90%。

  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在延安正式召开,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选举出了边区参议会的议长和常驻议员、边区政府的主席和政府委员等,建立健全了边区政权。到1940年初,中共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已普遍建立了包括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在内的抗日民主政权。在这些政权中,尽管中共以外的其他党派、团体和工农以外的其他阶级、阶层人士数量还比较少,但其已初步具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性质,从而为“三三制”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三制”原则的提出

  1940年3月,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争取和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抗战以来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首次在党内正式提出了“三三制”政权建设的思想,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

  同年7月,毛泽东在为纪念抗战3周年发表的《团结到底》一文中,首次公开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主张,指出:“在政权问题上,我们主张统一战线政权……主张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联合专政,这即是统一战线政权。共产党员在敌人后方消灭敌伪政权建立抗日政权之时,应该采取我党中央所决定的‘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中或民意机关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而使其他主张抗日民主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占三分之二。无论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参加政府工作。任何党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应使其在抗日政权下面有存在和活动之权。”

  1941年1月30日,陕甘宁边区中央局给所辖各级党委下发《关于彻底实行“三三制”的选举运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并下发《关于发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指示》,提出:“关于‘三三制’的实施,尤须利用此纲领上之条文,对党内进行深刻的教育,因为党员不善于与党外人士合作,为现时我党最严重问题,不解决此问题,我党是无法领导全国胜利的。”

  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了“三三制”的原则后,围绕这一原则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民主政治的实施方法,进一步推进了全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的建设发展。在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的示范作用与“三三制”原则的指导下,各抗日根据地都陆续建立起“三三制”政权。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