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宁乡第一位出使欧日看世界的人——陶森甲

辛亥革命网 2019-02-15 09:03 来源:文史拾遗 作者:陶子林 查看:

陶森甲是我国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虽然官衔不是很高,但代表上层势力具体办了许多大事,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

陶森甲

   宁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士荟萃。特别是清代以来,涌现了许多对中国历史影响的风云人物。宁乡东南道林古镇,是宁乡、湘潭、善化三邑交界地,靳江九曲而过,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历代商阜云集之地。南宋处士谢英,清代文人黄本骥,民国三省主席鲁涤平,当代世界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等名人,都与道林这片热土,结下深厚情缘。在道林麒麟山,东向3公里,靳江南岸,在清末民初,建有一处大庄园,名便河里,当时主人叫陶森甲,当地人尊称榘林满阿公。他因曾出使欧洲、日本,见过大世面,和各类上层人物交往较多,参与了国家一些重大事件。在当时是湖南的骄傲,宁乡敬仰的英雄,道林尊敬的贤达。便河里因此成为道林最大庄园,陶家成为当地显赫的家族之一。

   清朝末期,社会动乱,清王朝内外交困,大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腐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闭关锁国终将瓦解,国门被迫打开。国难当头,国人开始觉醒,群雄脱颖而出,开明官员开始思考未来,反思皇权的弊端,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吸纳民主思想。宁乡道林人陶森甲,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参与当时社会一些重大事件,从而留下了许多历史亮点。

   陶森甲为宁乡双江陶氏十九世忠派,名忠祺,字榘林,亦字森甲,晚号而石老人。清咸丰三年(1853)八月二十日出生于道林,世代为耕读为本的传统农民家庭,父陶美韺,母谭氏,陶森甲为第四子,有五个姐妹,父亲兄弟有五个,在当时讲究多子多福的传统社会,算旺盛大家庭。陶森甲的出生,给陶家增添了喜庆,当时父母为壮年,父亲40岁,母亲29岁,年富力强的父母耕织精神,祖父母喜笑颜开,根据陶家传统字派(陶汝鼐拟定),祖父为他取名忠祺,忠为十九代辈份,祺表示吉祥之意,幸福永远。儿时的陶森甲与众不同,聪明伶俐,好读书,许多大人的知识,他能充分理解,并能分析道来,作诗写字超出常人,族人皆称奇。父亲请私塾先生精心教导,而乐此不疲,期盼他早日考取功名而荣华富贵,光宗耀祖。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扩展,外来信息增加,青年的陶森甲视野开阔,对科举考试,社会的儒腐逐渐反感,在当时算另类,但家里也无奈。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宁乡石家湾周达武是湘军虎将,战功彪炳,得到朝廷器重,同时也吸收了大批优秀乡子参加湘军,许多湘人累立战功,捷报频传。周达武文化水平差,但他尊重知识,爱赏人才,陶森甲受当地湘军的鼓舞,投奔周达武,周认为他是同里人,知识面丰富,谈吐自如,年轻气盛,就吸收他为身边幕僚。从此,陶森甲走上社会,为进入仕途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治九年(1870)周达武为贵州提督,平定苗民起义,陶森甲18岁时入湘军,协助周达武平定叛乱,他出谋划策,得到周的高度赞扬。光绪元年(1875),随周达武归故里,当时在社会上,虽有军功还不能视为正统,科举考试是入仕途的关键步骤,在长辈们的支持下,乡人的协助下,陶森甲25岁参加乡试正副榜,为副贡生。后通过周达武的支持纳资为内阁中书,1879年为到阁行走,在京城他结识了许多政界人物,博览群书,识益广进。1881年,新疆军务大臣刘锦棠聘陶森甲为书记,他仗剑出关,办理营务,为平定新疆作出了贡献,杰出的工作才能得到了刘锦棠的赏识。1884年经刘锦棠保奏,奉旨着以同知归部即选,并赏戴花翎。中法战争时期,陶森甲是主战派,支持清军协助越南抵抗法军侵略,响应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抗法主张。后经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大学士左宗棠奏调为福建军营差委。从西北新疆来到沿海地区福建,陶森甲感概万分,祖国山河大地辽阔,必须加强军事力量,守护好每一寸土地。1885年左宗棠病逝,当年陶森甲父亲也去逝,后归里丁忧。

  光绪十三年(1887),陶森甲受朝廷之命,随洪钧出使德、俄,奥、荷兰国,任柏林公使参赞,这次出使,对陶森甲后来的仕途影响深远。当时他携带家人,其中有6岁的儿子陶涵宇,随同洪钧出使的有,洪钧小妾赛金花,文化名人潘飞声等人,十一月抵达柏林,住在中国使馆三层楼的别墅。早在1877年,郭嵩焘一行30人,对欧洲进行了第一次出使,1883年曾纪泽再次出使欧洲,为驻法英俄公使。这次是清政府第三次出使。陶森甲来到柏林,大开眼界,异国风情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他要求儿了学习德语,本人积极协助洪钧的工作,但由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愿穿西装,不喜欢西歺,对待各国来宾还是不失礼节。

   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因前陶森曱在福建台湾剿办番社出力,经福建台湾巡抚刘铭传保奏,请以知府选用,奉旨允准,虽然身在国外,这反映朝廷对他的重视,官僚们对这位政治新星的逢迎。

  1890年随洪钧考察英法,对整过西方社会进行了深入了解,收集他们强国安邦政策,学习国际公法,分析了欧洲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风土人情特点。第一次引进了西方的标点符号,指出了沙俄是中国最大威胁,欧洲人主要是为商利而动,当时日本在欧洲留学人员较多,他结识了许多日本朋友,为他后来出使日本打下了基础。

  1891年,因出洋考察期满,结束了三年的出使生活,回国后,经出使大臣洪钧保奏,请以道员即选并加二品衔,奉旨允准,后以道员身分赴陕西试用,后改捐为尽选补用道,暑理常镇通海兵备塈寿春镇总兵。当时刘坤一闻知陶森甲,积累了洋务经验,开阔了眼界,认为是可用之才,檄榷为五河差将,为幕僚中最信任人之一。在陕西期间,陶森甲结识了西安将军荣禄,陕西巡抚鹿传霖。刘坤一重用陶森甲是通过荣禄授意而为。荣禄是慈禧太后的红人,故在当时,陶森甲被荣禄器重,对他在官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荣禄是保守派,后来担任直隶总督,统领北洋各军,创建武卫军,控制了清廷军权,但他也有改良思想,他支持刘坤一、张之洞在江楚等地的变法主张,希望通过改良,团结汉人精英,维持清王朝的稳定。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初八日,陶森甲受刘坤一委派,出使日本,考察军校建设,今有《东赢阅操日记》可证,日本陆军青木大佐热情接待,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增强,陶森甲特别欣赏,对日本教育,特别是军校建设进行了深入了解,为回国兴办军校打下了基础。

   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母亲逝世,回湘丁忧。在湖南期间,陶森甲结识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并在宁乡创办译算学堂。由于陶森甲在外名声显赫,族人视为骄傲,是家族的带路人,后推举他担任宁乡双江陶氏四修族谱主修。

   在戊戌变法中,陶森甲扮演了重要一员,虽然他深受荣禄等人器重,由于他出使欧洲日本,认识到国家的许多问题需要改变。陶森甲与陈宝箴、陈三立密切联系,参与了“迎銮南下事件”,陶与陈有共同信念,都是开明官僚。陈宝箴在湖南作出了许多贡献,发展了民族工业,兴办学校,这些都得到陶森甲欣赏。最后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囚禁,维新志士多人被杀,陶森甲只能保持沉默,否则也有杀身之祸。

  1900年,发生了庚子之变,义和团以仇教煽乱,烧杀无辜,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太后逃离北京走陕西。这时陶森甲充分发挥他出使欧洲日本的资本,与各列强国公使周旋。在刘坤一、张之洞的支持下,代表南方各省势力与各列强国签定了“东南互保约款”,使南方各省避免了战乱波及,保持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免受影响,当然这样扩大地方的权力,使清廷威信严重下降,降低了朝廷权威。

   通过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清王朝以沉重打击,同时也打醒了部分官吏,认识到西洋军事,西方科技,西方教育的重要性。光绪二十七年(1901),刘坤一、张之洞提出兴学育才,主张派学生出洋学习,在陶森甲的主张下,东南各省选派60人到日本师范学校学习。1902年在陶森甲的关照下,宁乡人周家树、周家纯、成从修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陶森甲安排儿子陶惺孝,族人陶懋颐留学日本,后又安排侄儿陶仲登,里人刘先俊留学东京。后来陶森甲编著有《近世陆军》和《日本学校章程汇编》。

  1904年,满清大员端方任二江总督,有人举报陶森甲谋反,端方便派兵暗地包围陶宅,当时正值除夕,端方来到陶宅,陶森甲热情迎接,并和他一起下棋,通过沟通,发现他并无谋反之心,后成为好友。在陶森甲影响下,端方成为晚清的重要改良派,创办新式教育,在南京鼓楼创办暨南学堂,在湖北湖南令各道府开办师范学院。

  在江苏主政期间,陶森甲大兴教育,开办实业,担任江南将备学堂总办多年,培养了许多骨干精英,为辛亥革命打下了人才基础。1905年在镇江首修平政桥,负责江苏多地公路建设工程,主修江西第一条公路九莲公路,在宁乡老家靳江主流,捐资修复石灵桥,该桥县志载陶蘅渚主修,实陶森甲出资最多,记名为他大哥。同时对先人陶汝鼐著述,多次寻访整理,为民国时期再版打下了良好基础。

   陶森甲儿子在日本留学期间,革命党人云集,他告诫儿子不参加社团活动,在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国内革命斗争中,他不参与一切活动,也不反对革命,还多次营救革命党人。辛亥革命胜利后,陶森甲归故里,在周震鳞等民国元老的推举下,任辰、沅、永、靖道观察史,他称病推辞。民国二年(1913)二月十八日,在便河里老家病世。葬道林四都四区坦塘后山。陶森甲有一子陶惺孝又名涵宇(李泽厚外公),孙:懋桄、懋枢、懋�、懋楯、懋橿,孙女陶懋枬为李泽厚母亲,曾孙8人,玄孙11人。今后人分布在长沙、安徽、云南、北京等地。

   陶森甲是我国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虽然官衔不是很高,但代表上层势力具体办了许多大事,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早年投奔湘军,平定叛乱,为收复新疆,沿海安定作出了贡献,特别是出使欧洲日本,大开眼界,为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不懈努力,在对外交往中起到积极作用,主导签定东南互保条约,保证了江南一带社会安定。他心系国家,忠于朝廷,反对暴力革命,提倡教育兴国,吸纳民主思想,支持民族工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精英。当今我们正处在又一个变革时期,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应奋发图强,为国家为民族的强盛而努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