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孙中山反袁护国大造舆论的董显光

辛亥革命网 2017-10-30 09:26 来源:鄞州史志 作者:董其岳 查看:

民国前期著名新闻记者和报业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新闻高官和宣传家董显光于1913年春天,就国内形势和世界风云对孙中山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孙中山和董显光交谈后,很赏识他的才干,于是将董显光推荐到国民党的机关报——上海英文《中国共和报》任副主编兼记者。

  民国前期著名新闻记者和报业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新闻高官和宣传家董显光于晚清光绪十三年(丁亥年)九月二十四日(公元1887年11月9日)出生在宁波以南20公里的鄞县(现鄞州区)茅山乡(现姜山镇)董家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比我的祖父董烈甫年长6岁,按照董家跳的董氏宗族家谱和辈份排列,我应称呼董显光为“大祖父”。董显光和他的父母及两个妹妹一家五口,只有三亩稻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向黄土背朝天,过着勤劳而清贫的农耕生活。董显光从小在董家跳长大,在董家跳上私塾,在董家跳度过了难忘的儿童和少年时期。

  由于董显光家是董家跳村唯一的一个基督教家庭,所以信仰生活常常被邻里们难以理解。对于董显光来说,童年的学习生活枯燥乏味,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董家跳私塾的老师非常严格,常常用一支木制的戒尺在背不出书的孩子的额角上狠狠扣几下来惩罚学生。就是在这样严厉的情况下,董显光从小便背熟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算是受到启蒙教育。后来,由于三亩稻田实在难以支撑穷困的农家生活,在董显光12岁那年,他的父亲在考虑再三之后,决定将稻田租给别人耕种,通过教会在上海内地会签订了承建房屋的建筑合同,全家遂从宁波鄞南董家跳迁往上海居住。

  到上海之后,董显光受到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他先后进入中西书院、清心中学及民立中学读书。在民立中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他的父亲因修房时失足摔落而不幸去世。由于全家没有了经济收入,董显光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学业,到社会上去找事情做。在接到浙江奉化溪口龙津中学的邀请之后,他立即决定出任这所距离董家跳老家22公里的溪口龙津中学当英语教师。在龙津中学教书的一年时间里,董显光结识了班里的学生蒋介石,并成为蒋介石的英文启蒙老师(蒋介石与董显光同龄,都是生于1887年)。这一师生之谊,为董显光日后步入政界创造了条件,为这两人后来的一生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07年,董显光和自己在清心中学读书时便相爱的赵荫芗小姐结婚,同时经过他父亲挚友的介绍,得以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

  1909年,董显光在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帮助下赴美留学。美国的半工半读生活十分艰苦,董显光在学校做过铲煤、送牛奶和修理园圃等工作,此外还在中国餐馆打过工,甚至在农田中驾着马车锄过草。虽然他饱尝种种生活的艰辛,但却亲身领略了美国人的生活,感受了西方社会与文化,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留学生活。经过刻苦努力,董显光终于获得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赴美国学习新闻专业并获得学位的留学生。1912年,董显光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继续深造。在此期间,董显光主动开展社会实践,积极从事采访活动,兼任《独立》杂志特约书评撰稿人,并且成功地采访了美国总统罗斯福。

  1913年春天,董显光大学毕业,接到母亲病重的家书,顾不得取得硕士学位,便决定立刻取道日本回国。在从日本横滨驶往上海的归国途中,董显光凑巧和创建中华民国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同乘一艘名叫“长崎丸”远洋轮。这时候,孙中山刚做了一任短期的临时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在日本周密部署后,带着大批党政高级要员回国实施交通建国计划。董显光以美国记者身份,就国内形势和世界风云对孙中山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事后撰写成报导在纽约《独立》杂志发表。求贤若渴、乐于提携后辈的孙中山和董显光交谈后,很赏识他的才干,于是将董显光推荐到国民党的机关报——上海英文《中国共和报》任副主编兼记者。

  同时孙中山还亲自送给董显光一把手枪,以防备敌人的阴谋刺杀活动。孙中山语重心长地对董显光嘱咐:“倘若你被袁世凯的爪牙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拿这个家伙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句“不成功则成仁”的革命训言,始终伴随着新闻泰斗董显光伟大事业的一生。

  董显光在上海任职不久,孙中山又调他到北京担任《北京日报》(英文版)主笔,兼任美国《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这也为董显光以后成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局局长做了扎实的铺垫。

  1913年3月20日夜,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袁世凯所派刺客暗杀。董显光立即用大幅标题在《中国共和报》上显要位置发表文章,揭露袁世凯指使亲信国务总理赵秉钧派凶手行刺宋教仁真相,并四处奔走组稿、采编,使该报“连篇累牍”的揭露、声讨轰动了全市,激起了革命志士反袁护国的坚定信念。

  1915年1月,日本帝国主义乘袁世凯意欲称帝之机,向袁世凯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作为支持他当皇帝的条件,但仅对外公布十一条,最苛刻的灭国要求却秘而不宣。同时威胁袁世凯,如把“二十一条”的内容泄露给欧美国家,则将采取报复行动。袁世凯和日本军国主义万万没有想到,这笔肮脏的政治交易竟然会毁在一名叫做董显光的年轻记者手里。董显光作为《纽约时报》驻京记者,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特殊的新闻管道掌握了“二十一条”的梗概,率先以特快消息发到美国。《纽约时报》收到后,即以“日本向中国提出灭国要求”的醒目大标题,作为报纸的头条新闻刊出,从而将日本独占中国的阴谋计划公布于世,引起世界轰动。这使袁世凯大为恼火和惊慌,日本驻华使馆更是大闹中国外交部,定要追究泄漏消息的人。因此,董显光不得不避居至天津,藏身在法租界内,直至1916年6月独夫民贼袁世凯众叛亲离气死命忘才事态平息,返京出任全国煤油矿事务总署的英文秘书。不久,董显光又随原国务总理熊希龄来到天津督办顺直水利委员会,任外事秘书,兼任《密勒氏评论报》副总编辑。

  1925年3月1日,董显光在天津出资创办了一份自己的报纸——《庸报》。报纸的名字取自儒学的“中庸之道”。报社开始的时候规模较小,人手不够。在忙不过来时,董显光常常一个人兼做发行人、主笔、编辑、广告经理和外勤记者。董显光用他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所学的办报理论,结合多年的办报经验,精心策划与经营这份报纸。

  当时在天津出版的中文报纸一般多沿用英国报纸的格式,对此,董显光把“美式”报纸经验与中国报纸相结合,做出了大胆改革。首先,在版式上,放弃了中文报纸沿用英式的排版形式,把广告放在第一版;其次,《庸报》刊登的新闻一律采用大标题,遇到重要新闻,则作跨栏的长标题。除了突出新闻特色之外,董显光的编排也颇具匠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董显光的精心安排下,《庸报》的版面一下子变得新颖别致了许多,加之配有照片,更加生动传神。文章内容以突出编排本市各类新闻为特色,尤其是副刊,对体育界、文艺界的活动多有报导,因此很受群众欢迎。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后,董显光采用新的编排方式,在《庸报》上率先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是炸死张作霖的凶手,披露了事实真相,同时也收到了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关注的宣传效果。报纸的销路大增,至1930年前后,该报的销量接近两万份,发行量仅次于《大公报》和《益世报》,成为天津的第三大报纸。

  董显光用毕生精力,对中国近现代新闻报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有意识地把西方先进的办报理念引入中国,介绍给中国读者,并在自己的办报实践中加以中国化。1930年,董显光出任上海英文报《大陆报》总经理兼总编辑。

  1934年,董显光经蒋介石介绍,加入了中国国民党。这既显示蒋介石对他的特别重视,又表明董显光由一个报业人士向着国民党权力中心跨进了一大步。

  1935年,董显光在上海受命检查外文新闻电讯,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海办事处主任。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在蒋介石生死消息最混乱的时刻,董显光严守新闻求真的分寸,过滤不实的传闻。截至事变结束、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国外通讯社没有任何不利的谣言发布,原因就在于董显光的严格筛检。

  1937年“七 • 七”卢沟桥事变后进入全民抗日战争,董显光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部副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全权负责国际宣传工作。国际宣传在抗战期间是一项首创工作,董显光从外宣文案的设计、实施一直到考核、训练工作人员,几乎全程参与,不分昼夜,对青年同事的教导更是不遗余力。当时的国际宣传处外文人才很多,董显光仍设立了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外文研习班,让记者、编辑通过学习提高外语水平和业务水平。

  1938年5月,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董显光为扩大显示中国抗战的意志和力量,由军事委员会派出专机,满载外国记者到台儿庄战场实地采访,进行实况报道,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董显光命全体员工及眷属先走,自己则冒着敌人的炮火,冒着生命的危险,从容不迫地向外国记者用英语宣读完中国政府的文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国民坚持抗战决不屈服的誓言之后才最后离开,显示了他抗战到底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气慨,显示了他对新闻工作的执着、负责与献身精神。

  抗战胜利后,董显光于1947年5月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新闻局长。

  1949年2月,董显光带着妻儿从上海撤退到台湾。同年11月,董显光被任命为台北《中央日报》社董事长兼“中国广播公司”总经理。1952年4月,董显光正式成为台湾当局的外交官员,出任台湾当局驻日本首任“大使”。1956年3月,董显光继顾维钧出任台湾当局驻美国“大使”。1958年7月,董显光卸职返台,任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政。1961年,董显光移居美国加州圣约翰。

  董显光深得蒋介石信任,曾受其委托与张学良将军交好。在董显光的影响下,张学良将军皈依基督教。

  董显光是蒋介石的得力文胆,成为与陈布雷(宁波慈溪人,1890年出生,1948年去世)并驾齐驱、相得益彰的国民党笔杆子。1957年,董显光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事业服务奖章”,成为中国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新闻从业者。

  1971年1月9日,董显光在美国加州病逝,享年84岁。董显光逝世后,人们发现,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遗产,留给后世的是他一生清正廉洁的美名。

  (作者系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调研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