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难先与社会上层人物的亲与疏

辛亥革命网 2017-11-22 09:22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铭玉 张铭淑 查看:

祖父张难先诞生于清朝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三月三十日,逝世于一九六八年九月十一日,享年九十五岁,历经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代。

  祖父张难先诞生于清朝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三月三十日,逝世于一九六八年九月十一日,享年九十五岁,历经满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代。

  一八九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开始的甲午海战,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马关条约》签字。签订《马关条约》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台湾等大片领土被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其次是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熟读史书,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张难先深受刺激。

  一八九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发生了戊戌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影响深远,远离北京的沔阳也被传播。沔阳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读书人、都以佩带篆刻康梁题字的小牌子为时髦。二十四岁的张难先也不例外。同年九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六人被杀。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经过维新运动的洗礼,张难先开始注意当时的国家事务。这是张难先由闭门读书,一心做学问到关心国家大事的转折点。开始更多地注意读《史记》、《汉书》以及《通鉴》等。想要从中领悟到一些安邦治国之道。

  一九零零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年),清政府听信义和团能够刀枪不入,能够杀光洋人的愚昧说词,于五月二十五日对八国宣战。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略联军,于六月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最后导致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一九零一年九月七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十一国代表正式签订了《议和大纲》的“最后议定书”。该议定书被称为《辛丑各国和约》,简称《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在政治上进一步沦入了殖民地化,在经济上则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地步。

  这一年,在湖北发生自立军被镇压,唐才常等被杀。

  一个接连一个的事件震撼张难先,他为国家的命运深思。就在为国运思考时,一九零三年夏,张难先遇到刚从香港回来的刘彤轩。刘彤轩参加太平天国余部遵王赖文光的反清战斗,失败后隐居香港。刘彤轩教诲张难先:我看你沉酣于旧书籍之中,劝你以后应当多读新书新报,多了解当前的时势,千万不要沉溺在故纸堆中。当前国事方殷,需要你们做的事很多,你去吧,仔细为国家做事。张难先后来说:“癸卯,得见革命前辈刘彤轩,受其热爱,领其大教,真使我心心相印,泪涔涔下。……我异日之能稍有建树,实于此三年植其基,尤以刘丈鼓励感召,至为深切。”

  欧阳瑞骅先生在《武昌科学补习所革命运动始末记》中说“难先睹甲午庚子两次之变,愤清廷茸闒无为,外祸日亟,知救国大计,惟在革命。”危难祖国的呼唤,兼读古代圣贤书与当时的新书新报的张难先被责任感推动,走进时代的大潮,愿意或不愿意相继与一些社会上层人物有了接触。

  有的人带他走上革命的道路,令他终身难忘。如刘彤轩、吴禄贞;有的人为他提供展示才华、显示廉政品质的舞台,如李济深;有的人在风云变幻中支持他、鼓励他、帮助他,如邓演达、董必武、李书城;有的人生死与共,终身难忘,如刘静庵;有的人共事时心心相印,默契配合,如严重(立三)、石瑛、刘南如;有的人器重他,重用他,如毛泽东、周恩来;有的人在革命艰难时尚能同舟共济,成功后背叛初衷,令他痛心不已,分手,如胡瑛、孙武。有的人革命时是斗士,革命成功后转而研究学术,成为一代大师,观念相近时唱和、观念相左时难相处,甚至宣布断交,然后又和好如初,如熊十力、梁漱溟;有的人知道他是一位有治国能力、又廉政自爱的清官,有意重用、拉拢为己用,却因为某些原因,不能长期共事,如蒋中正;在士林中有许多好朋友,如林宰平、钱基博和钱钟书父子、陆和九、陈叔通、游国恩、文怀沙、齐白石、梅兰芳;还有一些老朋友,经常到张难先家走动,关心他的生活、身体健康,如朱德、董必武、刘少奇。也有一些人,张难先不随波逐流,不与他们联络感情。如上海帮会头目杜月笙。一九三一年张难先任浙江省主席,杜月笙在上海浦东高桥故乡建造的家祠于六月建成。为庆贺杜家家祠落成,蒋中正赠一匾,在其上题写“孝思不匮”,还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祝词;许多中央大员,各省疆吏,送匾额,派代表,驰电称贺。浙江省政府有厅长偕杭州市士绅来,劝张难先送匾额,张难先坚决不以任何形式参与其中。

  张难先与社会上层人物的亲与疏,是有他的底线和做人规矩的。

  受刘彤轩影响,张难先经过半年的思考,于一九零四年元宵节后走出沔阳去武昌寻找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很快,在武昌认识了吴禄贞、胡瑛。受吴禄贞引导,摒弃以前尊敬的康有为、梁启超及他们的维新主张,追随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在吴禄贞的具体指导下,投入湖北新军工程八营当兵,并与志同道合的爱国志士创建湖北省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

  虽然不久吴禄贞被调北京,但从张难先的一些回忆文章、谈吐来看,他十分珍惜这一段友情。

  辛亥革命成功后,时局变化混乱,没有出现张难先盼望的国家兴起,他在生活十分困难的状况下没有接受黎元洪的任命,而是在困惑中探索。

  在北京认识了李济深先生。一九二三年七月,李济深就任西江善后督办,随即给张难先发函,邀请他来梧州。九月,张难先到达广西梧州,李济深任命他担任梧州善后处参议。他参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忠诚执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李济深经常在外,把梧州的事交张难先主持,为他提供崭露治理能力的机会、廉洁从政的舞台,他与共产党人密切合作,获得梧州军民的信任。在国民党组建广西第一个党组织,李济深、黄绍竑、张难先等九人为执行委员,李济深为常务执行委员。李济深、黄绍竑经常在外,这时张难先代常务执行委员。他的工作能力与廉洁引起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两党高层注意。因此有了日后的声誉。李济深为他提供了发挥才能的舞台。

  一九二五年十月,由李济深推荐,国民政府任命张难先为广西榷运局局长,主管广西全省重要税收。张难先感到榷运局掌有大权,责任重大,而自己是读旧书的,需要有得力的人辅助,刘南如“廉干娴鹾政”,特此去电请刘南如来广西协助。刘南如曾在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孙中山先生成立同盟会,刘南如加入并曾任会计、宣传等职务。“刘南如性情冷静、不爱言笑,然而他遇事精细、审时度势,绝少过失,尤其是临大难,遇大疑,则有胆有识,屹然不摇。张难先调任琼州行政委员、浙江省政府主席时,刘南如都跟随。他与张难先共事数十年。几十年后张难先回忆往事,觉得自己负性孤傲,若是得不到刘南如鼎力相助,那么从政数十余年,决不能有良好的结果。而刘南如也是一个须眉自拥、公正不阿的人,若不是遇到一身正气的张难先,刘南如也很难在一个地方安心地做事。”正因为如此,张难先为刘南如作传,表达自己的怀念与感激。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广东省政府根据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计划,决定组织行署,分广东省为六大行政区,每区设行政委员一人,对于该区行政负完全责任,以便于政府的指挥和“把各地治安赶快恢复起来。”因此行政委员的人选十分重要,分别选派周恩来任东江行政委员、甘乃光任南路行政委员、宋子文任广州行政委员、古应芬任西江行政委员。一九二六年一月任命张难先为琼州(海南岛)行政委员。李济深为他提供更大的舞台。

  张难先这次来到海南岛,是他第一次独立主持一方政务。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在这个舞台上他忠诚执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他大量任用共产党人,与周恩来有了接触。

  一九三八年,抗日期间,李济深、张难先都为国家危难着急,对蒋中正的一些做法不满。为此,李济深专门给张难先写一扇面,表达二人的心声:

  古人言治兵明耻以教战知耻近乎勇有勇方精练

  今日论治兵兵民站一线我人常有言抗战要全面

  全面从何求一线何由见所重在政治为公须实现

  所要在政治举能与选贤天下能为公人人图自勉

  天下能为公人人乐自献贤能在职位治国若烹鲜

  从此奠国基国基乃可奠从此兴民族民族斯绵衍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周恩来、李济深对张难先照顾有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