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三莅津门

辛亥革命网 2016-11-03 11:26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葛培林 查看: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业,与天津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曾三莅津门:第一次来天津是上书李鸿章,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转赴檀香山(今美国夏威夷)创立了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业,与天津有着密切的关系。

  他曾三莅津门:第一次来天津是上书李鸿章,提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转赴檀香山(今美国夏威夷)创立了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纲领;第二次是北上会晤袁世凯,在天津发表了三次演说,阐明了祖国南北统一、发展经济、振兴中华的思想;第三次是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废除军阀的统治,提出了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主张。

  这些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并且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书李鸿章遭拒

  19世纪末期,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政治制度腐败、经济落后,民族灾难日益深重。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允许列强在许多沿海城市建立租界,如上海、天津、广州、青岛等地,几乎成了侵略者的天下。

  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他幻想着通过在西方引进科学技术方面卓有成就的洋务派首领、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的李鸿章,能使清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于是写下了《上李鸿章书》。

1894年10月和11月《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之后,孙中山偕陆皓东赴上海拜访同乡、《盛世危言》的作者郑观应,并在郑家碰到了新派人物王韬。王韬的老友罗丰禄在李鸿章幕下当文案。这样,王韬给罗丰禄写了封信,介绍孙中山通过罗氏到天津见李鸿章。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他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期间,有一件事情,使他认为李鸿章是位尊重科学的新派人物。

  李殿元所著的《新发现孙中山文稿及其研究》一书中这样写道:“孟生的独特经历影响了孙中山以后产生对李鸿章的幻想。孟生是西医书院首任教务长。1887年11月,他突然被召到天津为李鸿章治疗所谓舌癌。经孟生诊断,李鸿章患的仅是舌下脓肿,经排去脓液,病很快就好了。孟生回到香港以后,收到李鸿章一封附有照片的亲笔信。因有这种关系,1889年西医书院请求李鸿章为名誉赞助人,李鸿章很快即复信同意,并发表了对近代医学教育的意见。此信曾被提到西医书院院务会议上报告。西医书院的师生,包括孙中山在内,对此都有较为深刻的印象。李鸿章的那些表示尊重科学的言论,很容易使孙中山认为他与一般守旧官僚有所不同。所以才有1894年专程到天津去上书李鸿章这件事。”

  当时有识之士认为李鸿章不同于一般的官僚,而是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革命家陈少白说:“孙先生所以要上李鸿章书,就因为李鸿章在当时算为识时务之大员,如果能够听他的话,办起来,也未尝不可挽救当时的中国。岂知所有希望完全成泡影。所以到了这时候,孙先生的志向益发坚决,在檀香山就积极筹备兴中会,找人入会,一定要反抗满洲政府。”

  于是在1894年6月间,孙中山偕陆皓东由上海赴天津。他们抵津后下榻坐落在法租界的佛照楼旅舍(今天津市和平区哈尔滨道48号)。

  孙中山来天津渴望能见到李鸿章,倾诉自己的救国主张。《上李鸿章书》集中了孙中山关于仿效西方资本主义以图中国富强的革新主张:“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事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孙中山希望李鸿章采纳他的主张,实现他为国家谋富强的愿望。

  但是,孙中山此行并没有见到李鸿章,同时,孙中山在天津又看到了清政府官员的腐败。对此,孙中山于1897年3月1日发表在《双周论坛》的《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记载道:“正在中日战争开始以前,我在天津,看到他发财致富的方法之一,就是各级文武官员来请求任命,就在他们的呈文到达李鸿章以前,他们必须支付大量的财物贿赂给李的随员。”

  当时,“天津铁路局是受人民重视的,并且运输量很大,可是它破产了。因为他在任意胡行的官吏掌握之下,行政人员也争着去拿钱贪污,其结果自然是铁路破产。”而天津铁路局又是李鸿章办的。孙中山通过发生在李鸿章身边的事情,联系到自己救国主张遭到拒绝的事,进一步看清了清政府专制的腐败与反动。

  因此,孙中山偕陆皓东离津转道上海赴檀香山,在1894年11月24日创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从此,孙中山决心“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纲领。从而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同时,孙中山也完成了由改良主义者向民主主义者的伟大转变。而这个思想转变,与他在天津上书李鸿章的事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孙中山以创建中国第一个民主主义革命团体——兴中会,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了他作为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阐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

  1911年武昌起义后,孙中山于12月29日在上海召开的17省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此后,中华民国遭到帝国主义在外交上拒绝承认、经济上封锁扼杀、军事上威胁恫吓。袁世凯则采取军事进攻与政治和谈的两面手法,逼孙中山让位。孙中山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推举袁世凯当大总统。于是,袁世凯胁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15日临时参议院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同时袁世凯发誓:“共和为最良国体。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

  1912年4月袁世凯组织北京政府,建立了北洋军阀专制统治。8月上旬,袁世凯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内政纲领。这当然是袁世凯为了稳定政局、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搞的权宜之计。

  孙中山于1912年8月18日乘安平轮离沪北上,23日午时抵达塘沽,并发表了对记者的谈话,表明北上之目的:一是“调和南北感情,巩固民国基础”;二是“尤在振兴实业,但欲振兴实业,必自修造铁道入手。余意全国铁道当有全国大计划,但此计划俟政府之政策决定及得参议院之同意,始能决定。余意如国民全体不尽赞同,得数省同意,亦可就数省开办”;三是就发展实业问题,阐明了筹集资金的政策:“如国民有力担任,自应由国民兴办;如国民无力担任,只好大借外债兴办。但借债必须有最良之条件,不至如前清时之损失权利。总之,铁道政策为中国近日最要问题,无论政府、议院意见如何,余必尽力提倡此事。”

  同时,孙中山又在致宋教仁的信中更明确地写道:“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事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弟刻欲舍政事,而专心致力于铁路之建设,于十年之内,筑二十万里之线,纵横于五大部之间。”

  1912年8月23日下午5时,孙中山抵达天津。当时各界代表、军乐队齐集招商局码头(今营口道东头)恭迎。北京代表梁士诒、直隶都督张锡銮、同盟会代表张继等上船谒见孙中山。军乐队奏欢迎歌,警察行举枪礼。孙中山登岸后,乘车赴利顺德饭店。晚8时,张锡銮在该店宴请孙中山,并请各界代表作陪。

  1912年8月24日上午9时,孙中山由利顺德饭店出发,经英、法、日租界,然后经东马路,到达直隶都督府,访问直督张锡銮(字金波)。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