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云1911》:新时代的复辟与反复辟之五

辛亥革命网 2017-04-13 09:31 来源:上海市档案局 作者:陆其国 查看:

孙中山于1911年12月25日回国抵沪后,第二天即往惜阴堂会见赵凤昌,征询赵对目前时局的看法,于是,赵就南北形势条分缕析,贡献了著名的“三虑”、“三策”。

  孙中山听赵凤昌说“三虑”、“三策”

  孙中山于1911年12月25日回国抵沪后,第二天即往惜阴堂会见赵凤昌,征询赵对目前时局的看法,于是,赵就南北形势条分缕析,贡献了著名的“三虑”、“三策”:

  和议不决,南北相持,久则经济恐慌,民生困苦,外交必生绝大之危险。赔款到期不付,各国责之北京,北京不应,责之南方。各省又散而不能统一,万一列强借为口实,以占据领土为质,岂非陷于瓜分之危险。此可虑者一也。

  北京情状,本已朝不保夕,自袁入都后,人心渐定,而于外交上、军政上,袁尤占有优胜之势力。盖各国公使不信清之政府,而信袁之个人,已与皇帝无异矣。东三省既以外交之牵制,不能宣告独立,而山东、河南、直隶,又属袁之根据旧地,将来大势必趋于袁之势力范围,万一袁将北京经营就绪,外债、外交均已得手,基础稍固,渐及于山东、河南、直隶三省,举兵南向,以与我革军相持,则彼此胜负未可决也。即使南方可以抵拒,亦将成南北分离之局,全国领土,势将缩小,南方人满,将何以为移植之区域?此可虑者二也。

  南方各省,虽皆宣告独立,然察其内容,事权不一,意见不齐,有未能趋于统一之势。各处革军,又多新募之卒、未练之兵,恐难言战。南方各省军政府内部,已有争权夺利之事,彼此内讧,不久必溃,而团结一致,实非易事。倘因此不能统一,功败垂成,袁将成拿破仑之事业。此可虑者三也。

  今为南方计,欲与北方相持,有极重要者三策。

  一、业经宣告独立各省,宜商议组织临时政府,筹划全局。凡各省军政、财政互相联络,务使将长江一带布置完密,可守可战,为进窥北方之计。

  二、北军所恃者京汉铁路,转输军饷,甚为便利。必须有一奇兵,直捣开封,足助豫人独立,而绝北京之后援,革军既克河南,截断京汉铁路,汉口北军不战而降矣。

  三、北京财政危机,已达极点。而南军尽得江南富庶省份,若鼓励商业,经营税饷,既有长江河流交通之便,又占苏、浙、闽、粤港口外贸之利,财政、武器,均易筹措,可为持久之计,北军虽多,无能为也。

  一番极有远见的分析,其中有些主意甚至影响了民国政府的北伐策略也未尝不是。

  赵凤昌卒于1938年。刘厚生曾在《张謇传记》中写道:“赵凤昌逝世,我曾撰祭文一篇,稿已遗失,但有数语,尚能记得,文曰:‘南阳路北,有楼三楹,先生所居,颜曰惜阴。惜阴斋舍,满坐宾朋,呱呱民国,于兹诞生。’殆纪实也。当时戏赠凤昌一个外号,叫他做民国的产婆。这位产婆,在助产时,很是出力……”

  对辛亥议和、共和议政起作用的关键人物

  除了赵凤昌,对上海辛亥议和谈判起重大作用的,另一些人也不能被忽略。首先是张謇。前面已多次提到张謇其人,已可看出张謇在当时的影响程度甚至远超赵凤昌。

  张謇,字季直,号嗇庵,生于1853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1894年殿试得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第二年长南京文正书院。1899年任学部咨议官。1904清政府赏三品衔,任商部头等顾问官。1906年任预备立宪公会副会长。辛亥革命前,1909年任江苏教育总会会长及咨议局议长。1911年11月被推为江苏省临时议会议长。

  袁世凯复出前,曾在洹上与张謇会见商谈。袁在指派唐绍仪南下议和时,亦曾秘密叮嘱唐,到上海后,先设法和张謇见面,并告诉张謇,一定会尊重他的意见行事。所以唐一到上海,在拜访赵凤昌时,即请赵约张謇到惜阴堂见面。唐、张见面后,唐先代袁向张致意,转告了袁的诚意,要求张、赵调停南北冲突,促使议和早日谈成。接着便征询张对处理南北乱局的见解。谈话间,唐透露,若推荐袁为总统,则清室退位不成问题。

  张謇不愧是经历过大世面、大风波之人,他一语中的分析道,所谓“南北议和”,照现在的形势,其实就是袁世凯与同盟会要人之间的谈判,与苏、浙两省,并无多大关系。苏、浙之独立,多是出于被动而不是主动,目的也只是希望不要遭受战争之苦。尤其是江苏各地军队复杂,号称都督者有八人之多,若不拥戴程德全,真不知该如何应对。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对于袁世凯根本无所谓要求。但张謇又表白,他只能代表江苏、浙江两省贡献意见,不能保证同盟会一定能够听取他的意见,主要还得看袁世凯本人采取什么方法和态度来对待。

  形势分析了,对策也提了,就看你袁某人听不听了。

  相信当唐绍仪听了张謇的分析,并将此话转达给袁后,袁一定心领神会。

  再将视线回到辛亥期间的上海惜阴堂。这时候,辛亥议和的谋划,似乎没武昌方面什么事。

  11月15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沪成立后,在惜阴堂举行的活动更为频繁了。黄兴、宋教仁、章太炎、陈其美、黄郛、李燮和、李书城、谭延闿、李烈钧、柏文蔚、林述庆等革命党都督和将领先后造访惜阴堂,与赵凤昌、张謇、李平书等立宪派中坚、地方名流共商大局,他们除了讨论时政以外,还常常讨论军事方面的话题。

  有这样一些人物频繁出入惜阴堂,惜阴堂不想为人瞩目也难。前面提到,黄兴兵败汉阳后,即回到上海。唐绍仪到上海进行辛亥议和谈判,其间就曾与黄兴面商于惜阴堂。未几,黄兴被推举为大元帅,有关辛亥议和的重要议题,多由他和唐绍仪相商。南方议和全权代表伍廷芳亦常到这里,与唐会晤。

  到了1912年1月中旬,议和双方协议清帝退位,由袁世凯任大总统达成密约。在惜阴堂,赵还为调停议和双方的矛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讨论国务院总理人选时,南方坚持这一人选必须是同盟会会员,袁世凯则坚持非唐绍仪莫属,双方各不相让。赵便提出,可以让唐先加入同盟会,再行履职总理。这一建议为双方认可,孙中山也同意。双方在讨论陆军总长人选时,黄兴和段祺瑞都有心此职。结果还是赵出来调停:段任陆军总长;黄任陆军参谋总长,亦为双方接受。

  辛亥议和谈判结束后,赵凤昌因调停有方,南、北双方都感到他是难得的人才。1912年2月9日,孙中山专函聘他为枢密顾问。旋即,袁世凯也专电邀请他赴京担任顾问。但赵均没赴任,此时的他已无意仕途,只想终老上海,或许他已将尘世看穿。但如此的举重若轻,如此的超然世外,却又对大势了然于胸,不吝为国家前途出谋划策而不计个人功劳,大哉,赵公!

  再说伍廷芳。在谈判过程中,他始终秉持“中立”立场,“既非孙(中山)党,又非袁(世凯)党,他受命出任南方议和全权代表,目标只有一个:促使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政府。他在谈判过程中,既不袒孙,也不袒袁,……对南北双方的固执和猜疑,他耐心疏解;对来自双方的误会与不满,他委曲求全;俾使和议早成”。

  但这并不等于伍廷芳没有自己的立场。伍做事有自己的底线,如他对“共和之中国”的涵义就很坚持。当各领事来往公函中称中华民国为Chinese Republic时,伍即指出,此意太狭隘,是指“中国之共和”,等于说共和只是指中国局部,“宜用共和之中国Republic of China,此义甚广,谓共和属于全中国也”,并用公函照会各领事。辛亥议和谈判,虽然最终因了各种原因而受挫,但无论是赵凤昌还是伍廷芳、张謇,他们在辛亥年历史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行状,确实可圈可点。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