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军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辛亥革命网 2017-05-16 10:07 来源: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 作者: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 查看:

陕西靖国军在4个多月的打击陈树藩的战斗中,得到发展壮大。但因所属部队成分复杂,纪律松弛,各自为政,号令不一。

  陕西靖国军在4个多月的打击陈树藩的战斗中,得到发展壮大。但因所属部队成分复杂,纪律松弛,各自为政,号令不一。胡景翼、曹世英等高级将领及民党人士商定,派王玉堂(子元)、张庆豫(立卿)等为代表,赴上海请于右任回陕。适逢孙中山受西南军阀排挤,由粤至沪,王玉堂、张庆豫拜会了孙中山。于右任衔孙中山之命于民国7年(1918)7月回到三原。经各部代表开会商讨,决定组成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公推于右任为总司令,张钫(伯英)为副总司令。于、张8月8日通电就职。总司令部设于三原。统一改编各部为六路,以抽签为序,第一路军司令郭坚,第二路军司令樊钟秀,第三路军司令曹世英,第四路军司令胡景翼,第五路军司令高峻,第六路军司令卢占魁,另编惠思温(又光)部为陕北游击支队,延聘李元鼎(子逸)、茹欲立(卓亭)等为顾问。

  靖国军改组后的一段时间,各路军都有较大发展。郭坚与杨虎城从蒲城县兴镇向省西疾进。杨部中途受阻,回师向东攻克韩城。郭部经耀县、礼泉攻占省西l0余县。弓富魁亦率部西去,分驻扶风、岐山等地。高峻部收复合阳。胡景翼部在上涨渡之战大败陈军,夺马驹寨,逼近零口。张钫设营于商洛之第二路樊钟秀部,一度曾出渭南占领潼关;8月,出蓝田攻占户县,进军周至,并协助郭坚降服凤翔守军魏晋先(张钫旧部)。靖国军的辖区已遍及关中各地。

  9月18日,胡景翼在渭南故市被陈树藩劫禁西安,靖国军第四路军官兵对陈树藩极其愤恨。此时全国的形势虽然处于南北对峙状态,但对陕西都在力争,因此各派援军相继人陕。云南靖国军第八军军长叶荃(相实)、鄂军王安澜、川军熊锦帆、石青阳、颜德荃等先后率部人陕。陈树藩为解脱困境,除再次向北洋政府紧急呼援外,双“请”井勿幕、彭仲翔以调解人身份前往三原,意欲收束胡景翼部,以作缓兵之计。井原是民党重要领导人,后被省长李根源任命为关中道尹,实际上是被陈树藩羁绊。井、彭到达三原,井即被推任为靖国军总指挥,彭任总司令部军务处处长。

  11月以后,援陈的北洋军阀各部相继进入陕西,其中晋军一旅约3000人,从禹门口人陕,不战而据韩城、合阳。其余各军分从西、南两个方向进入。使当时陕西之南北各军人数达20余万。兵连祸结,战争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1月中旬,井勿幕赴凤翔慰问援军叶荃部,并拟召开军事会议商讨进攻西安的军事计划,不幸于11月21日,被郭坚部内奸李栋才杀害于兴平县南仁村,时年31岁。围攻西安之决议因北洋政府援陈部队相继人陕而落空。

  面对北洋军队的大批集结,靖国军在极其不利的形势下,进行了顽强激烈的战斗。西路之第一、二、七路军力不胜支而先后败退。中路军之三、四路主力及从西路撤回的第一路军部分士兵,协力作战。交口、相桥之役,激战月余,直军张锡元被迫于民国8年(1919)3月27日订约休战。关山之役姜宏谋败退故市镇,双方达成停战协议。

  孙中山被迫辞去军政府大元帅职,出走上海之后,军政府改组为七总裁制,实际上已成为南北军阀勾心斗角的工具。民国8年(1919)2月20日,在五国公使的干涉下,南、北和议代表唐绍仪、朱启钤在上海会议划界。同年5月,陕西划界基本结束,靖国军所统辖的地区,仅有三原、泾阳、高陵、富平、白水、蒲城、澄城、同官(铜川)等八个县的全部或一部,形成隔渭河与陈树藩南北对峙的局面。

  靖国军在其辖区内行使行政管理权。总司令部明令禁止北洋政府所订的各项苛捐杂税,撤销盐禁,推行调节民食政策,严禁烟毒,制裁农村豪绅地主高租、高利盘剥,恢复和发展交通运输,利商贾、活贸易,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在三原建立新的省议会,与陈树藩、刘镇华所把持的省议会相抗衡,借以扩大政治影响。靖国军区域内实行政治言论和学术自由。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促进下,学生运动蓬勃兴起,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俄国十月革命纪念日,许多学校公演话剧《列宁传》等。靖国军的一些高级领导人还带头参与了这些活动。靖国军还注意培养军政人才,各军普遍设立了军事教育和普通教育机构。各部也很注意提倡地方教育事业,大兴军人办学之风。先后建立了三原渭北中学、三原女子学校、富平立诚中学等,新创立的小学达十七所。靖国军区域内,也很重视办报纸,计有:《战事l3刊》《启明日报》《正义日报》《救国日报》《捷音日报》等。传递时事消息,宣传革命主张,介绍中外各派政治思想及社会主义学说,分析和评论政治形势,在省内乃至国内颇有影响。

  民国9年(1920)夏,陕西发生特大旱灾,靖国军的辖区尤为严重。于右任总司令与刚刚被释归的胡景翼等人,奔走呼号,筹办赈济,先后向国内各地慈善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募得赈款近70万元,在渭北20余县发放赈款11次,使大量灾民得以保存生命。民国10年(1921)秋,靖国军总司令部支持三原各界成立水利委员会,利用救灾赈款余额,举办引泾钓儿嘴水利工程,公推李仲三为会长,李仪祉为总工程师,负责工程设计、勘测。为以后杨虎城主陕后完成引泾灌溉工程奠定了基础。

  民国10年(1921)5月,北洋政府调陈树藩人京任祥威将军,令直系吴佩孚部阎相文督陕。陈不服调遣。6月,阎相文率直军第二十师及冯玉祥之第十六混成旅(后改编为第十一师)、吴新田之第七师先后人陕。陈树藩退军咸阳,企图凭河固守。然陈军士无斗志,一触即溃,陈树藩仅率少数部队逃至汉中。

  阎相文为了笼络人心,对各方表示宽大。相继邀请靖国军各路将领赴省会晤。8月13日,冯玉祥利用宴请将郭坚杀害。22日,阎相文因直系军内矛盾激化而自杀,北洋政府任冯玉祥为陕西督军。

  冯玉祥利用驱陈胜利的时机,加紧促使靖国军受编。一时往返西安与三原间信使络绎不绝。靖国军内部,胡景翼、曹世英、高峻等各路将领主张受编,以保存实力;于右任总司令则极力反对,并晓谕各方,但终无效用。靖国军一、二路军早受奉军收编,六路军随云南靖国军叶荃部人川,其余三、四、七路军皆受冯玉祥改编。稍后,第五路军高峻部亦受刘镇华改编。

  9月25日,胡景翼通电取消靖国军。民国11年(1922)1月17日,胡下令包围靖国军总司令部,查封了办公室。于右任率少数参佐避居于淳化县方里镇曹世英之部下于鸣岗(风干)营。靖国军总司令部全部解体。

  在靖国军各路司令相继接受奉军、直军改编的过程中,惟有第三路军第一支队司令杨虎城始终反对受编,坚决表示要把靖国军的旗帜坚持到底。并派参谋韩望尘敦请于右任到其部队驻地武功县,恢复靖国军总司令部。

  民国11年(1922)3月23日,于右任偕李元鼎、茹欲立进驻武功。复设靖国军总司令部于凤翔,并设行营于武功。于升任杨虎城为靖国军第三路军司令,李夺为第一路军司令(郭坚被杀后,其部属李夺、麻振武等复归靖国军)。

  此时直奉战争又起,冯玉祥率部出关,刘镇华署陕督。乘冯军调动之际,于右任指挥杨虎城、李夺两部,浴血奋战,苦战数十天,打了几次胜仗,但终因势单力薄,不得已而弃武功。5月11日,于右任、杨虎城权衡形势,商定取道甘南、四川赴沪,杨率部撤退北山保存实力。杨虎城于5月29 日率部由凤翔县田家庄出发,经三原、富平、耀县等地,转战2000余里,进入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崧生)的防地,从事整休。于右任率参佐人员于5月31日离凤翔,人川至重庆赴沪。于右任、杨虎城去后,李夺、麻振武部势力孤单,被刘镇华派员收编。至此,坚持了4年多的靖国军,由于政治上、组织上的软弱涣散和内部的许多矛盾,以及北洋军阀强大的军事围攻和政治分化,终于失败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