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是孙中山由改良到革命的转折之地

辛亥革命网 2017-12-08 10:11 来源:今晚报 作者:葛培林 查看:

1894年孙中山来天津上书李鸿章,使清政府采纳他的政治改革主张,但其结果是,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孙中山转赴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这是孙中山一生当中的重大转折点。

  1894年孙中山来天津上书李鸿章,当时看起来是一位爱国热血青年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采纳他的政治改革主张,使祖国逐渐发展强大起来。但其结果是,革新政治的主张被拒绝后,孙中山转赴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这是孙中山一生当中的重大转折点,使他的思想由改良的意味,彻底转向了革命,并由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19世纪末,中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孙中山想通过洋务派首领、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李鸿章,促使清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因为李鸿章先后开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逐步扩大“自强求富”的洋务事业,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局、天津铁路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他又创办了北洋武备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电报学堂等,创立了北洋海军。孙中山写了《上李鸿章书》。之后,孙中山偕陆皓东赴上海拜访同乡《盛世危言》的作者郑观应,并在郑家碰到了具有维新思想的王韬。而恰好王韬的老友罗丰禄在李鸿章幕下当文案。这样,王韬给罗丰禄写了封信,介绍孙中山通过罗氏到天津去见李鸿章。

  1894年6月的一天,孙中山偕陆皓东由上海乘船赴津,在天津紫竹林码头(今营口道东头靠海河处)下船后,住进佛照楼客栈。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必须通过直隶总督行署递到李鸿章手里。当年直隶总督行署在老城的东北角(今天津市红桥区大胡同东风影院一带),初为饷道衙门,后改为长芦盐课察院衙署。1860年天津开埠后,盐院裁撤,又改为三口(指天津、牛庄、登州,牛庄是今天的营口,登州是今天的烟台)通商大臣衙署。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三口通商大臣后,即以此为直隶总督行署。当时直隶总督署在保定,自李鸿章兼北洋通商大臣后,除了封河的季节之外,则常驻天津。

  孙中山来天津渴望能见到李鸿章,倾诉自己在《上李鸿章书》中的救国主张,并希望被采纳。孙中山在文中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提出了关于仿效西方资本主义以图中国富强的革新主张:“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事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不过,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未获接见,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也遭到拒绝。在津期间,孙中山又看到了清政府官员的腐败。对此,孙中山于1897年3月1日在《双周论坛》上发表的《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写道:“正在中日战争开始以前,我在天津,看到他发财致富的方法之一,就是各级文武官员来请求任命,就在他们的呈文到达李鸿章以前,他们必须支付大量的贿赂给李的随员。”又如,当时“天津铁路局是受人民重视的,并且运输量很大,可是它破产了。因为它在任意胡行的官吏掌握之下,行政人员也争着去拿钱贪污,其结果自然是铁路破产。”而天津铁路局正是李鸿章办的。孙中山通过发生在李鸿章身边的事情,联系到自己救国主张遭到拒绝,进一步看清了清政府专制的腐败与反动,决心采用武装革命的方式推翻清王朝。

  孙中山偕陆皓东离开天津转道上海赴檀香山,在1894年11月24日创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盟书》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主张,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这标志着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的思想已经形成。同时,孙中山也完成了由改良主义者向民主主义者的转变。而这个思想转变,与孙中山在佛照楼辗转不眠之夜的思考,与他在天津上书李鸿章的事件受挫有着直接的关系。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