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武昌起义前后我的见闻及经历(3)

辛亥革命网 2018-03-27 09:25 来源:宜昌政协 作者:沈刚伯 查看:

本文写成于1961年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时,是其长子沈士弼保存到1995年6月,宜昌县政协赴南京专访时提供的。

  乡间知识

  家中藏书已全部在武昌失去,乡间故居仅有一部残缺的昭明文选同几本八股文,仿佛是“八名文钞”。我除读文选而外,便试看八股,觉得那些文章,虽无创见,却是章法谨严,“鞭辟近裹”,自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应该选些好的,留备一格,作为研究文法学与文学史之用;今竟完全毁弃,未免矫枉过正。除看过八股之外,我还有过一次很有趣的写作经历,那就是做“青词”。乡下有一开造纸厂的吴君在家中设五天大醮,请祖父去做“证盟”(吾乡道士打醮时所写的表章奏谍,首尾各有一定的格式词句,均用六朝文体;中间一段叙陈事由,自然因事因人而异,必须临时写作,非一般斋主道士所能,故必请一德高望重、雅善属文的人为之捉刀。坛上高张黄榜,标出此人的名字,称之为“证盟”),他带我同去,命我试拟“青词”,做成后,祖父竟认为可用,在场的一些秀才先生也颇加称许。我因此想到分宜父子之得势,必另有其故,史称其藉青词以伺主意而固帝宠,未免把青词的写作看得太神奇了。我在那厂内住了六天,除大致了解道教各种“法事”的意义和仪式而外,还对于“引水”、“淹麻”、“碾麻”(实是竹青的青黄,并非苧麻),“端廉”各样造纸的手续,加过一番学习试验,懂得一个大概;这倒是非在乡间无从得到的知识。

  这次乡居七月,看到好几种民间艺术。一是祖父生日,亲戚们送来的戏,唱了两晚,演出什么“八仙献寿”,“郭子仪做寿”一类的故事;服装自然不太讲究,花脸武生都没有,唱词尽是三个字、三个字、再四个字一句,调子很似梆子,很少变化,道白纯操土音,打浑的话倒很俏皮。我听本乡的高腔戏,生平仅此一次。第二年二月梢,乡下遵行春日祭社的古礼,借我们住宅做“土地会”,把附近二十里以内的土地爷爷奶奶泥像全迎来陈列在我家大厅之中,奏乐放炮,以酒食上供。晚间,演皮影戏以娱神;这是我在大陆上所见到唯一的一次“灯影子戏”,比近年来在台湾所看到的复杂有趣得多。峡江中的民间艺术应该以跳狮子为最。那年元宵前后,乡下玩了几夜狮子,四张桌子搭成的高台,狮子能从地下爬上去,从上面衔下梁上悬挂的钱,而不露出脚来,并可以在撒有黄豆的地上打滚,却让你看不出狮皮里面的两个人;其动作之灵巧神速绝非广东、台湾所耍的狮子所能仿佛其万一。近三十年来,乡下人穷得无以聊生,各种业余艺人竟都绝迹,上述种种已成为艺术史了!

  四月初,得父亲书,命往武汉预备投考学校。我因为时尚早,乃雇木船顺流而下,沿途在宜都、枝江、董市、江口、沙市、荆州盘桓,访吊三国时的一些古迹。过了端午,始和前年同归的那位老表自沙市乘船东下,仍寄住荣华旅馆中。那时在武昌预备升学的同学、同乡很多,大家会商,决定先考北大。正在准备上车,而湖口事变突发,接着便是苏、赣、皖、湘、粤五省宣布独立。父亲因此来电,阻我北行,并致函他的一个老学生,当时在教育司做科长的杨君,嘱其就近制止我北上,兼照料我往日本留学或在武昌升学。我从前在方言学堂所见到的两位日本教员,臼田和野村,都不学无术,而且深知我那三位留日归来的表兄均学无一成,因此往日本一事,拒不考虑,杨君说政府将在武昌创设一高等师范学校,是国立的,定可办好。他认为师范教育实中国当务之急,极力劝我投考高师。我想日本既去不成,北京又不能去,与其失学,无宁就考高师;若时局好转得快,将来再考他校,亦未始不可。我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考进了武高。校址恰巧是以前的方言学堂。舍宇一切如故,师生几已全非,短短三年,居然也可以使人有化鹤归来之感;这怕不是丁令威所能了解的了!入校后,我曾写过一篇《述志》的短文,寄呈祖父,报告我选学师范的理由与经过;散见在那篇短文内的有下列一些句子:

  叹天地之悠昧,伤邦国之杌陧!争美锦而学制,忘自扰之庸劣。嗤夸父之饮河,哀望帝之啼血,审事理之相乖,信意必之当绝。临岐路而徘徊,怅去从之难决。将量才以适性,岂苟图乎哺啜?无开物之天工,乏和露之玉屑,厌糟粕之韬铃,鄙迂陋之绵□。振木铎于文敖,救兰玉之摧折。姑舒卷而随时,从污隆以养掘。

  起义前后两年内的见闻经历形成了我的志趣,也逼出来了上面这二十句话。特抄在此处,作为此文的结尾。

  (沈刚伯(1896-1977),名汝潜,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暮阳梅花村(原名绕围坡)人,其祖父沈达轩,其父沈明道(董必武的老师),乃湖北名儒。刚伯先生15岁入高等学堂,后官费留学英国伦敦大学攻读。他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东北大学等,后赴台湾任大学教授,1950年曾代理台大校长职。到1973年退休,一生执教60年,是一位备受国人尊重的爱国教育家。本文写成于1961年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时,是其长子沈士弼保存到1995年6月,宜昌县政协赴南京专访时提供的。)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