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区辛亥革命前后见闻(2)

辛亥革命网 2018-03-30 09:09 来源:宜昌政协 作者:宜昌政协 查看:

宜昌自中英《烟台条约》开埠至民初,外商教会相继来宜,鸦片公开吸售,川汉铁路在宜动工,北洋军拥进,使这个古朴安定的地方,演变为多事复杂的市镇。兹就清末至民国10年前后的宜昌,略述面面观。

  在宜昌貌似繁荣的民国9年(1920年),宜昌驻军欠饷,积压数月,开拔要费时,几度与商会交涉,得不到解决,农历十月十九日夜间便持枪行劫,大肆抢劫商号、民舍。时隔半年后的民国10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晚,驻军再次放抢洗劫,地富巨商几被掠空,诚为北洋军阀给宜昌造成的大灾难。

  民国10年初秋,川军派张冲、刘伯承率兵来宜,农历八月初占领南岸及川军唐式遵部攻北岸东山寺一带,驻守宜昌的北洋军大败。东山寺守军赵荣华部遗退到东门外一带,当时一团长阵亡,赵荣华已退到下铁路坝。吴佩孚率军到宜,与川军激战,相持多日,后川军退去。

  政权 辛亥革命宜昌反正后,民国元年撤销知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民国2年宜昌设鄂西道观察使,以原宜昌府址为公署,观察使为饶凤璜(施南人),实行知府职权。宜昌县的行政长官知县改为知事,第一任知事是丁春膏。

  民国的知事再不审理案子,成立了宜昌地方法院,方仲颖(号达珊,浦沂人)出任院长。另设高等法院宜昌分院,吴忠本(四川人)出任院长。川盐局仍然保留。土税局撤销,另成立烟酒公卖局。厘金局改成了征收局。民初的基层地保组织,仍袭用清末的十二段管理,未字段保正由马文轩继任,午字段由傅陶卿的儿子傅玉山接任。

  铁路、鸦片和街市 民国元年,衰世凯蓄意篡国,国库空虚,便停办川汉铁路。当时筑路数万工人留在宜昌至归州沿线。为了安抚工人,总办李瑶琴等人积极筹款,将筑路工陆续遣散还乡。地方治安得保,李有大功。因而李被选为宜昌商会会长,直至逝世。死后,由商会在东山寺盖长走廊,修“铁英亭”,立德政碑,以示对李瑶琴修铁路的怀念。

  清末当局一面明令禁止鸦片,一面征收鸦片税,军队与毒贩视禁令如具文,率至相互勾结,祸国殃民。辛亥革命成功,宜昌鸦片税才停止征收。但不几年,各路军阀拥入宜昌,人口增多,鸦片大量运来,军民人等公开吸售。

  民国9年、10年两次兵劫后,宜昌市场不振,宜昌商会会长韩慎之与吴佩孚计议,商准设济宜公司,收鸦片税,以济军用,推韩为负责人。任马绍文为禁烟查缉处长,王子权为交际。八师派刘玉春为军警督察处长,各部队派员监察。每月按收入发薪外。还给地方教育补助,加上各项开支和上缴部分外,每月达1000万元。

  自民国3年宜昌商埠局(相当现在城建局)成立,便兴建马路,在城垣东门与南门之间,拆开一个口子,称小东门(又称通惠门),迁移南门外坟地,城区第二次展开。随及开阔的街道有一马路、二马路、福绥路、怀远路、通惠路、康庄路、隆中路。负责建筑的有公昌营造厂李春澄等。此时市场兴旺,实为近代宜昌第二个发展时期。

  教育 民初,负责教育的机构由清末的芹香馆改为劝学所,曹耀卿任所长。当初教育经费受限,劝学所也无能为力。民国2年知事丁春膏便与城区绅商协商。请各会馆、各街段支助经费,办初级小学。这样到民国10年前,各类小学及中等学校有较大的发展。这些学校是:

  模范高等小学 (前身是清末的东湖小学堂),县立公办,附设简师班,校长王善乾(号体之),校址在东门外六一书院。

  私立小学有博爱小学,末字段马文轩办,校址在南正下街;乐群小学,午字段陈恒轩等办,校址在南门;成德小学,亥字段钟润午、王养丞办,校址在北门。

  小学还有豫章小学,江西同乡会办,校长曾偶光(昭仁),校址在豫章书院;鄂城小学,武帮办,校址在鄂城书院:阳夏小学,汉帮办,校长郭自铭,校址在市体委旧址;育德小学,英国教会办,校址在县府路;慈幼小学,英国教会办;校址在桃花岭;九字、九同学校,王步点私人办。九字校址在南正街王本人家中,九同校址在三教堂王正言洗冤碑处。

  彝陵中学,校长先为黄云风,后为张本怀(号荫廷)。校址在墨池书院。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长高国英。附设小学,主任王体之,校址在文昌宫。学生多来自鄂西各县。

  教会办的中学有美华书院,美国教会办,校址在乐善堂街;华英中学,英国教会办,校址在桃花岭;哀欧拿女子中学,英国教会办,校址在湖堤街(现市一医院)。教会办的学校课程以宗教、英语为主。留学美国的刘义万、留学比利时的李家光都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慈幼小学学生王永棻,后任华英中学校长。

  留学生 宜昌在清末兴学后。曾陆续选送或自费到外国留学的,据我所知有下列诸人:

  王翥(王荣泉),留德学生,学陆军。据解放前出版的《中山丛书》记载,他在英国时,曾把孙中山的一个公文包拿走。

  刘尚之,宜昌公立学堂学生,后选送留学美国(另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当医生。授于医学博士。

  陈锦章,号梅僧,家住中书街,选送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宜昌任夷陵中学校长,湖北高等师范(即后来的武汉大学)当教授,1947年病逝于宜昌。

  范文卿,家住北正街,留学日本,学工业。回来后教了几年书,后在北正街私人开织布作坊。

  吴耀南,家住樵湖岭,家世菜农,后住新街,本人清末秀才,选送留学日本于法政大学,宣统二年毕业。辛亥革命后在湖北蕲春、江西宜春县当过知事和县长。

  邹昌织,家住南正下街,宜昌公立小学堂学生,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武大当教授。

  全敬存,又名全在兹,宜昌北乡人,清末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学陆军炮兵,回国到北京报到,清官见他姓全,说是“咱们的人”,让他当上了清廷禁卫军管带。他写得一手好字,并能写诗,曾出版过《闲园诗存》。民国10年宜昌兵变后,在宜昌商会韩慎之下当商团团长。

  高桐岗,又名高固群,三斗坪人,留学日本士官学校,辛亥革命时在陆军第一师任师长,民国初年回宜后在家信佛,为居士。

  陈仲泉 (应廉),是宜昌大财主陈善夫的儿子,人称陈老三,家住南正街,自费留学日本,回宜后办了一个“光明”电灯公司,后破产。

  曾瑊益,号昭安,宜昌公立学堂学生,后在武昌文普通中学读书,与董必武同学。留学美国,回国后在武大当教授多年。

  刘义万,绅士刘寿卿的儿子,家住南湖,宜昌美华的学生,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抗战前为国民党政府驻朝鲜的代办。

  李家光,家住大北门外,宜昌美华学生,后在清华大学毕业。留学比利时,并同比利时姑娘结婚。回国后,曾在武大当教授。

  文化新闻 民初时,仅二架牌坊有一家“乙海春”茶店代销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多为各商号买作包扎纸张,阅者极少。1919年“五四”运动后,宜昌有志青年刘梅森、张清夫(杂货行职员)等有感及此,即将平时阅览的进步书籍,如《新青年》等储存,组织“谊智书报阅览社”,供青年读书,也请王静波(无业中学生)按时送往各青年阅览,以资传播。同时,刘、张两人组织了“互助书社”,出售书籍刊物。

  民国11年(1922年),驻宜川军军官范啸野在璞宝街办起《宜昌日报》,以报道各路消息。接着罗效佛和沈次刚在中营街办“鄂西通讯社”,黄芝岩和我在东岳庙街(今南正下街)办“荆南通讯社”,张清夫、刘梅森合办《商报》。济宜公司成立,对报社略有补助。

  民国13年,“荆南通讯社”改办为《新闻报》,社址在天官牌坊(今民主路)童宅里。《商报》也改为《益世报》。《宜昌日报》因川军撤回四川,由张遗珠接办。其他报纸还有:李子诚办的《中报》、王子貘办的《时报》、王寿桦办的《白话报》。

  民国15年(1926年)8月,北伐军由广州攻入湖南,《新闻报》报道北伐军占领长沙的消息。这时宜昌北洋军查一封交“王易”的信,实际是王夫权(即王钧予)和易吉光两人,而他们误认为是办《白话报》的王寿桦(即王雄),因而北洋军将王寿桦逮捕关押数日。迫于形势,各报相继停刊。黄芝岩和我去学校当教员。《宜昌日报》因社长穆子斌善于交际,还能继续出报。

  (此文写于1983年6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