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铁城反袁

辛亥革命网 2018-04-12 10: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贾晓明 查看:

1911年毕业后,吴铁城本想东渡留学,时值辛亥革命爆发,投身到九江起义的革命工作中,并和林森一起出面说服清政府的长江舰队反正。

  吴铁城7岁至14岁念私塾,14岁至17岁从名儒徐庭兰读国学,17岁至19岁随留学同乡郑雍鹏习英文,19岁进入九江同文书院,并在此前后结识了林森,由林森介绍加入同盟会。

  1911年毕业后,吴铁城本想东渡留学,时值辛亥革命爆发,他刚刚到上海候船赴日时,接到同志请他速回九江领导起义的电报,于是匆匆赶回,投身到九江起义的革命工作中,并和林森一起出面说服清政府的长江舰队反正。

  起义成功后,吴铁城任九江军政府总参议宫、外交部长。中华民国成立后,他追随孙中山,随侍左右。

  袁世凯上台后,为强化独裁统治,积极扩编北洋军事武装。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刺。4月,袁世凯和列强非法签订辱国丧权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发动二次革命,力主武装讨袁。

  5月初,国民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贷款。6月,袁世凯动作频频,先是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都督职务,之后又派北洋军进入江西。

  “宋案”爆发后,国民党人虽然在言论上对袁世凯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但由于内部存在“武力解决”和“法律解决”两种根本不同的意见,在相当长的时间,无法形成一个全党的统一决策。此时,吴铁城奉孙中山之命,前往北京,联络国会中的国民党同志,希望以国会的力量来制止袁世凯。

  吴铁城的活动能力特别强,他一到北京,就不眠不休地穿梭于国会议员之间,虽然发现有一部分议员已被袁世凯收买,但在他的鼓动下,大部分国民党议员还是坚持立场,听从吴铁城的领导指挥。袁世凯发现吴铁城在北京的活动后,立即派人严密监视,并下令解散国会,对于反对的议员,予以驱除和逮捕。吴铁城鉴于形势严峻,迅速离开北京,从天津搭日本轮船前往上海。

  这时,国民党正加紧计划二次革命,打倒袁世凯。吴铁城回到上海,他和居正两人奉孙中山之命,赶到江西南昌联合当地军政力量,准备在湖口起兵反袁。

  那时,江西都督李烈钧已接到被免职的命令。吴铁城和居正极力劝阻李烈钧率部参加起义,但李烈钧说认为在被免职后起兵反袁,“一般人会说我恋栈职位,这对我的名誉很有影响”,坚持先回上海,见到孙中山进行商议后再做安排。

  后来李烈钧到上海见到孙中山,得到指示后再赶回南昌,于7月12日以江西讨袁军总司令的名义发布讨袁檄文,兴师讨袁时,北洋军已调集了军队,做好布置。湖口地区的讨袁军遭袁军水陆夹击,于7月25日放弃湖口。

  二次革命失败后,吴铁城被北洋政府通缉,不得不流亡海外。他先到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不久后奉孙中山之命,到夏威夷檀香山“主持党务”,并担任《自由新报》的总主笔。期间,他撰写多篇文章,对袁世凯的叛国毁法罪行大加揭露,在国内外造成很大影响。

  一次,吴铁城执笔一篇社论,其中对袁世凯用了一句“口诛笔伐”的成语。袁世凯得知后认为抓住了把柄,命令北洋政府驻美外交官聘请律师,在美国代表袁世凯指控吴铁城为“无政府党员”“教唆杀人”。袁世凯和吴铁城对簿公堂的消息不胫而走,国外媒体纷纷报道。

  开庭当天,旁听席上座无虚席。吴铁城出庭后非常镇定,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为自己从容辩护说:“在中文里,所谓‘口诛笔伐’是说利用口舌和笔墨为利器,作舆论上的指责,而不是用刀枪等武器,怎么叫‘教唆杀人’?同时,原告诬指本人为无政府党员,更为荒谬。本人是孙逸仙博士所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党员。大家都知道孙博士是推翻中国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政党领袖,是他一手缔造了中华民国。本案之所以涉讼,完全是因为袁世凯破坏宪法,戕害革命党人,因此而提出的莫须有的指控。”

  这一番答辩,有理有据、义正词严,说得原告律师哑口无言,最后法院判决吴铁城胜诉。吴铁城在法庭上超凡脱俗的表现,使他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