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起义经过(3)

辛亥革命网 2018-06-04 09:51 来源:云南文献第21期 作者:何慧青遗作 查看:

欲知云南此次起义之真相,当先明云南党派之内容,至诚南在民初几全为国民党势力,进步党仅少数之教育界及学术团体,其势力尚不及国民党十分之一。

  编组军队师出四川

  蔡于云南起义前三日始入滇,尚在李协和之后,人人皆知,云南于起义十日以前,即见大批军队开拔,声称开往镇雄剿匪,亦为全滇所共晓,若使蔡为主动,云南为被动,则入川之师,最迅速亦必于蔡至滇之日,始能开拔。由昆明至敛州,须一月路程,即按站前往,一日不休息,亦必于一月二十日始能抵叙。而大部队长途旅行,决无一日不休息之事,何况沿途均有战事。再按当日护国第一军先后开拨之次序,第一梯团长刘云峯,该梯团于十二月初十、十一、十二、十三日,由省先后出发,向川边叙州运动,第二梯团长赵又新,于蔡到云南起义揭晓后四五日始出发。第三梯团长顾品珍系随蔡五年(一九-六)一月十六日出发,第四梯团长为戴戡,顾、戴两梯团,成立均较一、二两梯团为后,因顾时任讲武学校校长,戴任北京参政,随蔡入滇,到贵州后,始成立第四梯团,故较其他各梯团成立为最后。

  第一梯团出发后沿途均有战事,今据杨蓁电云:「我军自克黄耳坡、燕子坡、凤来场等处后,节节进攻,克复捧印村,敌势不支,遂向横江退却,时敌军由叙调集,有炮队机关枪等,扼守横江一带,我军当即跟踩追蹑,于十八日午后三时,进至横江接近之黄荣铺,时有敌之北军约一混成团,汉军数营,已在该处扼守,形势极为坚固,我军遂分兵两路进攻,第一支队向敌之左翼攻击,本支队向敌之右翼包围,至午后四时三十分钟,敌兵不支,纷纷逃散,被我军击毙数十人,击伤数十人,并生擒北军长官二员,击毙二员,生擒北兵五人,本支队即驰横江追击前进。至午后七时距横江约三公里,敌之后卫,猛向我军射击,炮弹机关枪,势如雨下,蓁仍冒险前进。时天色已黑,敌人枪炮乱发,约一小时,旋即崩溃。我军乘胜奋追,敌军遂纷纷乘船逃遁,遣弃炮一门,并子弹无算,至午后十一时,遂完全占领横江。……」

  此可见沿途均作战,且叙州距害南省城须三十日路程,而护国军一、二两支队于一月二十日即占领叙府,即使于蔡到滇之日,即令出兵,依旅次行军,亦不能到达,况属战斗行军,自塩井渡以下,黄耳坡、燕子坡、凤来场、捧印村等,均有敌军扼守,沿途作战,耽延时日,十八日横江之战事,尤为激烈,此在事实上无可证明蔡未到之先,云南早已出兵。笔者之为此言,并非抑蔡而扬唐,惟证明唐并非被动,于蔡之人格勛绩并不减损,且蔡自有蔡之长处,并不在主动与被动,如在四川作战,北军总数超出滇军五倍以上,而蔡孤军血战,当以少胜众,支持半年之久,虽由滇军之忠勇善战,亦全赖指挥官之谋略。而蔡对外之声望与号召力,亦无形中增加护国军之势不小,若使蔡转而居于唐之位,坐镇滇中,筹饷增兵,接济补充,恐又用非所长,唐、蔡实相得而愈彰。故蔡不入滇,云南亦必起义,惟战事之发展情况如何,则又不可知。此凡知云南起义内幕者,当不以余言为虚妄也。再按蔡之就职通电:

  「滇督唐公,黔督刘公,皆忠义愤发,备以所部,编成护国军,以属之锷。负弩之责既专,绝缨之志已决。是用整队北行,取道蜀、汉,誓靖中原……中华民国滇黔护国第一军组司令蔡锷叩印。」

  此可确证,唐以军队编交蔡氏,并非如雁掳君在《中央日报》「中央公园」栏副刊内所述,蔡委唐为留守司令。蔡亦曾称「滇督唐公,忠义愤发」,对唐已褒美在前,盖当时唐氏而不公忠为国,云南而不热烈同情,则蔡氏一手一足何能为力。蔡决无左右唐之权,更无所谓主动与被动也。

  至蔡所以得享大名之原因

  一、护国成功后,梁啓超依附冯国璋、段祺瑞取得一部份政权,其宣传之力自大,民党则仍在军阀摒弃之列,尤其段祺瑞对唐继尧最为嫉畏。

  二、因云南正在赞成帝制,选举国民代表之际,忽焉蔡氏一至,霹雳一声,风云变色,局外人不知,遂以为全系蔡氏之关系。

  三、因蔡前在滇有善政,此次功成身死,人皆哀之,唐则坐镇后方,运兵转饷,悉索敝赋,结怨于民,遂让蔡独享大名。岂知云南反对帝制,事前曾开五次秘密会议,蔡于第四次始参加,现尚不少人证。此事若非筹备之于平时,焉能于二三日之间,咄嗟立办,且若不先事敷衍,微见丰采,袁政府又安能相容。护国讨袁为云南军界之实情,赞成帝制为唐敷衍袁之手段。蔡亦曾以此敷衍袁氏,报一章杂志,载此事极多,如黄毅《袁氏盗国记》云:「筹安会成立,袁以帝制探蔡意,蔡固重容附之,并允首先表示赞同,袁以为喜。」故云南起义后,蔡曾通电:谓蔡曾劝进,唐曾赞成,并将唐往复之密电宣布,吾人知蔡之劝进为假,又安能断唐之赞成为真。若使唐先无决心,准备有素,则蔡决不能于十九日到滇,二十三日即发表讨袁。

  又此役李烈钧亦其中之中坚人物,在云南则唐、蔡、李并称为护国三杰,而在外即少称者,以论资格则蔡、李同为都督,论到滇之日期,则李尚先于蔡,论任务则同为军长,论战功则李在桂、粤之战绩,亦不亚于四川,但人知有蔡而不知有李,可见人之获享大名,亦有命运存焉。抑由起义至今,屈指二十一周,当时与盟参战人物,或捐躯国事,或老死牖下,泰半已作古,今仅健存者,惟李烈钧、任可澄、黄毓成、殷承瓛、唐继禹、李宗黄、李修家、董鸿勛、王伯群、朱培德、杨益谦、赵毓衡、成恍、杨杰等诸人,仅居十之二三。其中如李烈钧、朱培德、杨杰等则已为国家元勛,虽荣枯有别,趋向各殊,而俯仰之间,俱为陈迹,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余亦何暇晓晓为之争是非哉!故笔者最后得一结论,即云南起义实内因天赋之职责,为良心所驱使,外被中山先生之策动,为正义而奋斗,人人皆为主动,人人皆非被动,故唐、蔡不动而云南亦必动,云南不动,虽唐、蔡动亦何能为,唐之非为蔡而动,亦犹蔡之非为梁而动,人明知梁啓超之反对帝制,非受康有为之指使,奈何以云南起义,为受梁、蔡之被动乎?

  蔡锷离京实况

  附汉阳哈汉章《春耦笔录》

  四年十一月十日,为予祖母寿辰,宴客北京钱粮胡同聚寿堂。谭鑫培以同乡交谊,串名角奏剧。蔡松坡同学往还素密,是日早至,谓予曰:「今日大雪,可在此打长夜之牌。」予知松坡有用意,即托刘禹成代为召集。松坡前执手曰:「我与你同案三年,今日要畅聚一夜,你要慎择选乎。」刘曰:「张绍曾、丁槐(前清提督军门,云南鹤庆人。)二人如何?」松坡曰:「可。宜到隔壁云裳家中,稍迟重要人物来,捧小叫天者必多,听战、开席皆不必来请。」予应之,明知袁之侦探亦将随往也,蔡、刘、张、丁聚博终夜。天未明,松坡踌躇曰:「请主人来,我要走。」绍曾曰:「再打四圈,上总统府不迟。」松坡曰:「善」。七时,松坡由予宅马房侧门出,直入新华门,门卫异之,意以为受极峰所传。侦探抵府门,亦即星散,未甚置意,松坡抵统率办事处,侍者曰:「将军今日来此过早。」松坡曰:「我表快两小时矣。」随以电话告小凤仙,(泸妓凤云,在京张帜,易名小凤仙,名噪甚,松坡暱之。)午后十二点半,到某处同吃中饭,故示闲暇,倘徉办事处中,若无其事者,人亦不察。乃密由政事堂出西苑门,乘三等车赴津,绕道日本返滇。自松坡走后,予受嫌疑最重,予宅门以外,逻者不绝,刘禹成、张绍曾次之,丁槐则徉无所谓,小凤仙因有邀饭之举,侦探盘结终日,不得要领,乃以小凤仙坐骡车赴丰台,车内掩藏上闻,予等亦宣扬小凤仙之侠义,掩人耳目,明日,小凤仙挟走蔡将军之美谈,传播全城矣。刘禹成有咏洪宪纪事诗云:

  当关油壁掩罗裙,女侠谁知小凤仙。

  缇骑九门搜索遍,美人挟走蔡将军。

  整理者附记

  此稿系根据原作者何慧青一九三六年在南京《南强》杂志,云南同乡纪念拥护共和二十一周年专号所载:《云南起义与国民党之关系》。及一九三六年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南京《中央日报》副刊《中央公园栏》内所载:《蔡松坡入滇起义轶闻》;同在该栏《答雁掳君论蔡松坡入滇起义事》;以及一九三七年一月五日《逸经》第二十一期新年特大号所载:《护国之役云南起义秘史》;《逸经》第二十四期,《云南起义秘史补注──答浙江大学爱读逸经-份子》等前后五篇文稿,加以综合整理,完成此稿。

  对原文并未作任何更改,仅将每篇题目更换,删去其重复之处。

  原作者早年在云南与惠我春共办过义声报,见闻颇广。又于护国护法时期,担任过唐继尧的秘书。因此每篇所述,均系亲见亲闻。对研究云南护国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文中所述起义之第一次秘密会议,蔡锷、李烈钧之联袂入滇,梁啓超对护国军之间挑拨离间,与后来唐、蔡间之矛盾等,均为其他各文中资料所未记述。又护国军之编制,及将领党籍表,亦较董雨范所引白小松《护国军编制将佐暨其党籍表》为详。

  此外蔡锷离京问题,向来纪此事者,大都诙奇诡异,故神其说。本文最后附录哈汉章《春耦笔录》,因蔡是参加哈家寿宴之后离京的,故当日情景为哈亲眼所睹,因哈为主人,刘、张、丁均作陪客,所述自与一般传闻不同,姑录之,以供参考。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日(方寿康整理)

转载一九八四年四月云南文史资料选辑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