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江苏分会秘密机关“夏寓”

辛亥革命网 2019-03-26 09:15 来源:《卢湾史话》第四辑 作者:卢志新 查看:

在收集我区地方志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高旭、柳亚子等人在1906-1907年间所创设的中国同盟会江苏分会秘密机关。现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简述于下。

  在收集我区地方志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高旭、柳亚子等人在1906-1907年间所创设的中国同盟会江苏分会秘密机关。现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简述于下: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秋,孙中山任蔡元培为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兼主盟员。不久,蔡氏即准备去德国留学,上海分会的会务进展不大。孙中山遂于次年3月,将江苏、上海两分会合并为一,命高旭为会长。

  高旭(1877-1925年),字剑公,别字慧云、钝剑,号天梅、江南快剑,金山张堰人。高氏是同盟会中第一位上海籍会员。他自幼深受反清排满意识的熏陶,时为国家的衰颓而忧虑。1900年,当闻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失败,愤而写下了“热血横飞恨满腔,汉儿发愿建新邦”的诗句。1903年1月,在家乡创办《觉民》杂志,自任主编。次年,赴日本攻读政法。加入同盟会后,即与田桐、雷铁崖等人、在东京创办《醒狮》月刊,从事革命宣传工作,所撰文章,多署秦风、爱祖国者等笔名,文字浅近通俗,与陈天华两人实是我国白话文的先驱者。

  高旭受命后,即与陈陶遗等先在虹口设立中国公学,继在南市西门唐家湾宁康里创办健行公学,用以掩护革命活动。而江苏分会秘密机关则设在距学校仅百步之遥的地方,存放机密,议商会务。该机关所赁之屋,原为松江同志夏昕榘养病处,遂以“夏寓”二字贴于门首。

  健行公学以《黄帝魂》、《法国大革命史》、《荡虏丛书》等书为教材,色彩过于鲜明,渐为清政府暗探所注意。1906年秋,高氏等获悉清政府当局有封禁该校之议。为安全计,即将江苏分会机关迁至法租界八仙桥鼎吉里4号。为避人耳目,门首仍标以“夏寓”。

  鼎吉里,原为淮海中路114弄,属济南路街道,已于1993年11月初淮海路改建时拆除。原4号屋也早已在二十年代营建新弄时拆去。1906年时,鼎吉里对面是块墓地,人称外国坟山,宝昌路(今淮海中路)新辟不久,地尚偏僻,行人车马稀少;而东行百步即为八仙桥,距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老区都不远,是一处闹中取静,交通便捷之地,于设立革命秘密机关十分适宜。

  驻会者除高旭外,有柳弃疾和陈陶遗。柳弃疾(1887-1958),即柳亚子,江苏吴江县黎里人。柳氏,初名慰高,字安如;因慕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而更名,并字亚庐;高旭常呼其为“亚子”,后即以此为字了。柳氏自小就有强烈的民族意识,16岁那年,他撰写了《郑成功传》,远寄日本东京由留日江苏籍学生所办的《江苏》杂志刊载;1904年10月,《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创刊,那篇气势澎湃的《创刊词》,即出自他手。1906年,为舍身炸杀清廷大员的想法所驱策,进入钟衡威主办的理化速成班,学习实用化学,又曾打算去日本学习陆军,因患伤寒而未成;最后,进入健行公学,为高旭聘为国文教师,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执教者。是年秋天,由高旭、朱葆康介绍,加入同盟会。陈陶遗(1881-1946年),先后用名公瑶、剑虹、陶怡,号道一,金山松隐人。1905年,东渡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经高旭介绍入同盟会。高旭受命,陈为助手,协助主持江苏分会会务。此外,苏曼殊、刘光汉也一度驻会。

  机关迁至鼎吉里时,经常出入的有朱葆康(字少屏,上海人)、沈砺(字道非,松江人)、陈去病(字佩忍,吴江人)、吴修源(字信三,松江人)及瞿铖等健行公学的同志,还有主持中国公学的梁乔山、谭心休、马君武等。他们在机关中分析时局,研究如何联络同志、发展组织,如何开展革命宣传;同时,也研究中国与健行两校校务。当时,高旭已将原在日本出版的《复报》月刊,迁到上海,与柳亚子同主该刊的编辑工作。陈陶遗则将《复报》、《民报》、《洞庭波》、《汉帜》、《鹃声》等革命书刊,携到福州路奇芳茶楼,以品若为掩护,出售散发。陈陶遗一度调到东京同盟会总部,接办《民报》和《醒狮》周报,上海的刊物主要通过徐敬吾设在青莲阁的书肆出售。1907年初,徐氏在老北门被清政府密探诱捕,宣传工作颇受影响,直到陈陶遗调回上海,接任高旭的会长职务后,才逐步恢复。

  出入“夏寓”的还有一个洋人,由于他的关系,不仅使邻里对高旭等人刮目相看,更大大提高了机关的安全度。这个洋人,就是当时法租界巡捕房总巡麦兰。其实法国政府对孙中山的革命存有利用之想,故法租界当局对同盟会活动也持暗中怂恿支持态度。麦兰利用职权,对该机关多有掩护。当时,孙中山常往来于东京与南洋之间,为避免清廷暗探的跟踪追捕,每过沪港,绝不登岸,遂通过麦兰,或传达消息,或召见有关人员。1906年10月,孙中山乘法国兵船泊于吴淤,即通过麦兰通知高旭、柳亚子、陈陶遗、朱葆康,会于吴淞口外的“大东”号轮船上,面授机宜。翌年春,高旭在公共租界被侦探拘捕,亦仗麦兰之力,很快获释。

  由于地处僻静,又有麦兰的这层关系,一度还用作为外地同志来沪中转的接待处,如湖南的宁调元、陈家鼎、傅专等,就曾在此居住了数月之久。

  1907年6月,徐锡麟、秋瑾事起。清政府照会两租界,要求协助通缉同盟会员,租界中的革命同志不幸被清廷密探诱捕之事,屡有发生,形势迅速恶化。一些身份较显的同盟会会员,纷纷避往外地;《复报》被迫停刊,健行公学也被迫解散,学生并入南洋中学;江苏分会机关遂告撤消。从此,同盟会在上海及长江沿岸各省的活动,几乎停顿了三年。直到陈其美、宋教仁、范鸿仙等人于1910年组建了中部同盟会,才逐步得到恢复。

  以上便是高旭、柳亚子、陈陶遗等人在我区境内设立中国同盟会江苏分会机关的经过及主要活动。这一段史实的发掘,将中国同盟会在卢湾区境内的活动的真实时间,提前了4年;考证了柳亚子在卢湾区境内的活动时间应该早18年。“夏寓”这一江苏分会的机关,是卢湾区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革命史迹。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