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宜昌护法战争的三游洞刻联

辛亥革命网 2019-05-31 16:05 来源:宜昌市政协 作者:宜昌市政协 查看:

在宜昌三游洞石壁间,一副刻联格外醒目:一洞凌虚佛自在,万方多难我重来。刻联中的“万方多难”,指的便是1917年冬至1918年冬发生在宜昌境及相邻鄂西、川东地区的护法战争。

  一

  在宜昌三游洞石壁间,一副刻联格外醒目:

  一洞凌虚佛自在

  万方多难我重来

  刻联附有刻跋:

  庚戌季春,时严亲知重庆府事,权嘉定,邀假之省部令,兼查省鹾政,道经斯洞,游览聘怀。乙卯腊,奉差检阅水警,时大雪至此,三宿焉。今戊午以糖税差此,冬月又随王树功师长、孙保滋道尹诸同人来游,后先三登,怡与洞名数印,串成联语,勒诸悬崖,以证异日云。民国七年冬禾川段世德。

  此联刻是三游洞所存民国时期最早的一方石刻。题刻者段世德,生平不详。据跋云,其父系重庆知府,并代行嘉定知府之职。故此,段世德出生于官僚家庭无疑。段以后数次来宜,均系官差,且数次游三游洞,这次有北洋陆军第十八师师长王树功、道尹孙保滋等地方官作陪,故可见他是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官员无疑。又自诩“禾川”人;笔者疑“禾”与“合”误。故此,段世德便应是四川合川人了。

  刻联中的“万方多难”,指的便是1917年冬至1918年冬发生在宜昌境及相邻鄂西、川东地区的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护法战争。这场战争,于地方志及史书均有记载;但作为实物见证,就十分罕见了。故段世德的这方楹联石刻,有着极为珍贵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

  二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民主富强、建立中华民国而百折不挠、视死如归地英勇奋斗了一生。自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在中国这块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土地上,复辟与反复辟、独裁与反独裁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1913年,“宋教仁被杀”案发生后,孙中山发动了反袁世凯卖国、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5年底至1916年上半年,孙中山组织发动了反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

  1916年袁世凯称帝跨台后,北京国民政府的实权,实则掌控在陆军总长兼国务总理段祺瑞手中。1917年张勋复辟被赶下台后,由冯国璋任总统,段祺瑞继任国务总理;北京政府实权也仍然牢牢掌控在段祺瑞手中。段祺瑞以丧权辱国为巨大代价,疯狂向日本借款,用以大肆扩充军备、壮大军事实力;妄图以武力统一南北。与此同时,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毁弃《临时约法》,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其专制独裁统治。

  段祺瑞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各省、各界的极大义愤。1917年7月,孙中山抵达广州,号召各界奋起护法。8月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9月1日,非常国会选举和成立了以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的广州军政府。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否认冯国璋为总统、段祺瑞为总理的北京政府,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号召讨伐。于是,护法战争很快在南方各省及长江流域全面爆发。

  当年9月,湖南组建起以程潜为总司令的护法军;两广的护法联军也很快进入了湖南。湖南的如宝庆、永丰、衡山、湘潭、长沙等许多重要城市很快为护法军攻占。12月,滇、黔、川护法联军占领了重庆;同一时期,湖北、陕西、山东、河南、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也相继成立了“护法军”、“靖国军”,宣布“自主”、“独立”。在较短的时间内,护法战争的烽火便席卷了全国十几个省区。

  这场护法战争是按照孙中山制订的全面计划进行的:即各路大军会师武汉,大举北伐。“九省通衢”的武汉,是南北战略要冲;宜昌,是“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咽喉战略要塞。大西南的滇、黔、川等地的护法联军要会师武汉,就必须打通三峡从奉节到宜昌的军事通道。故宜昌及与宜昌相邻的鄂西、川东地区的反复争夺、艰苦卓绝的护法战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发生在宜昌的这场护法战争的显著特点是:(一)战争双方的最高统帅部,均分别系南方政府即广州军政府和北方政府即北京北洋政府。(二)作战双方兵力庞大,势均力敌。北洋军阀总头目段祺瑞、冯国璋,利用日本借款大肆扩军备战。在宜昌,时与护法军对峙的北洋军,除湖北督军王占元所能直接调动的援军外,北洋军驻宜昌前线总指挥吴光新,自上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兼四川查办使之职之日起,便拥有北洋陆军第二、十三两个混成旅和驻沙市第八师、驻岳州第二十师。时驻防宜昌的北洋陆军朱延灿第四混成旅,也实则归吴光新指挥。后有北洋陆军赵荣华的第十八混成旅在宜昌成立;吴光新在宜昌招募新兵,又成立了暂编第一、二、三、四共计4个旅。故吴光新实际拥有对宜作战兵力达4个混成旅、4个暂编旅;另拥有所辖驻沙市、岳州随时可供调动的第八、二十两个师及于1917年11月新成立的由王懋赏任师长的第十八师等共计3个师的机动兵力。参与宜昌作战的湖北护法靖国军,则由石星川所率鄂靖国军第一军(原鄂军第一师)、王安澜所率鄂靖国军第二军、黎天才所率靖国军(原北洋陆军第九师)及蔡济民所率鄂西靖国军组成;另有自1918年2月起湘、滇、黔、川、豫、陕等数省援鄂靖国军相继浩浩荡荡开赴宜昌、鄂西,与北洋军作战。(三)战争复杂、曲折,覆盖面广。护法靖国军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然而一个致命弱点是,靖国军貌似联合,实则松散、山头林立,既缺乏真正的统一指挥,更缺少整体的战略部署和明确的战略目标、目的。故在宜昌所发生的这场护法与反护法战争进行得既异常频繁、激烈,且又曲折多变。有时呈胶着状,有时呈拉锯式。战争时间长、涉及的人物多而杂。战争覆盖了宜昌、宜都、长阳、五峰、兴山、秭归、枝江、当阳、远安等整个宜昌地区和施南、咸丰、来凤、巴东、野山关等整个鄂西地区;还辐射到了宜昌东南面之荆襄及西面之川东的巫山、奉节、万县等地。

  三

  1917年8月,孙中山于广州通电讨伐“民国叛逆”段祺瑞的同时,即委派驻沪军事特派员、湖北人何成浚及同仁张笃伦抵鄂,对鄂军第一师师长、荆宜镇守使石星川及北洋陆军第九师师长、襄阳镇守使黎天才作组织策动工作。在护法战争的进程中,孙中山又曾多次致电给川滇黔三省靖国联军总司令唐继尧,要他配合荆襄义举,迅出宜昌东下,进据武汉。武昌首义功勋、被黄兴称为“鄂中军人之巨擘 ” 、为孙中山委任为湖北革命军司令长官的蔡济民,于1917年11月,率部参加了湖北荆襄自主之役,一度攻占广济龙坪,进克武穴;失利后转由广州取道四川,参加川黔滇联军总司令唐继尧召开的军事会议;然后再入鄂,在利川任鄂西靖国军总司令,率部开展护法战争。孙中山又派辛亥革命先驱、湖北人、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咨议、参军梁钟汉抵鄂,梁后也赴鄂西统兵作战。故宜昌的护法战争,是在孙中山的统一部署和直接策划下开展的,是全国护法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宜昌的护法战争分为于宜昌和于宜昌以西鄂西地区所相继进行的两个阶段。宜昌是长江中上游水上运输的交通枢纽,是北洋军阀极其得力爪牙、湖北督军王占元和长江上游警备司令兼四川查办使吴光新在川东、鄂西的一个军事重镇和指挥中心,也是川滇黔靖国联军出川东进、会师武汉的必经要道。故宜昌的护法与反护法战争在第一阶段上,则始终围绕着宜昌的占领与反占领而激烈展开。

  1917年12月1日,石星川以湖北靖国军第一军的名义,宣布荆州独立,用兵宜昌,打响了宜昌护法战争的第一枪。12月5日,原鄂军第三师师长、后解职归乡的王安澜,于枣阳鹿头大阜山揭竿举旗,聚义各乡农民及旧部一万余人,以“不烧杀、不抢劫、不伤害百姓”为军纪,成立“鄂北靖国军”,响应“护法”。12月16日,黎天才率部通电襄阳“自主”,起兵护法。第二年春,王安澜部与黎天才部会师整编;并与石星川联络,共推黎天才为“湖北靖国联军总司令”。紧接着,黎、王分别率部由东北面和东南面西进,向宜昌攻略。

  石星川部自荆沙攻向宜昌。12月22日于宜昌下30公里处宜都境与吴光新部刘跃龙第二混成旅展开激战;24日攻至宜昌城外伍家岗白马山,与前来阻击的陆军第二师朱延灿第四旅王都庆团展开激战。31日石部与朱延灿主力激战于宜昌城郊磨盘山。双方伤亡惨重。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