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天堡城

辛亥革命网 2019-05-28 10:04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柏刚 查看:

1911年冬,波涛滚滚的长江水后浪推前浪一路向东,从武昌到南京枪声响彻长江两岸。在辛亥革命历史上,南京城的光复之战关系到全国革命的生死存亡,具有鼎定江山的象征性意义。

  1911年冬,波涛滚滚的长江水后浪推前浪一路向东,从武昌到南京枪声响彻长江两岸。在辛亥革命历史上,南京城的光复之战关系到全国革命的生死存亡,具有鼎定江山的象征性意义。革命军倾巢进攻,清军凭固死守,他们没有想到南京战役居然是辛亥革命最后一个重要战役,当革命军旗帜插上紫金山小小天堡城那一刻,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覆亡。整个南京战役最惊心动魂的战斗就发生在天堡城,也因其战斗激烈,战斗辉煌而载入史册,成为辛亥革命胜利奠基之战。

  武昌首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上海光复、杭州光复。此时清军调动军队向武昌反朴,妄图扼杀革命。为了牵 制清军,救援武汉,江浙革命党人决定尽快攻克南京这一战略要地。上海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张园召开会议,当时“陈其美(沪军都督)认为单靠一省一地的兵力难以攻克南京,要实现江苏全省光复,减轻武昌方面的压力,必须联合江、浙革命军一致行动。”会议一致决议,策动江浙各军组编联军。陈其美、宋教仁考虑到,应加强联军的统率,由于“徐在江南统兵久,人望资格俱出人头”,力排众议,推选徐绍桢担任江浙联军总司令,顾忠琛为参谋长,并通电已光复的省,速派援军,共赴事功。”新编的江浙联军中:有浙军司令朱瑞所部3000人、苏军司令刘之洁所部3000人,沪军洪承典所部1000人,淞军黎天才所部600人,镇军林述庆所部3000人,柏文蔚所率的准军2000人,徐宝山所率的杨军2000人,共计约一万四千人。还有清军起义的十四艘海军舰艇前来助阵。

  南京秣陵关起义失败之后,清政府一边急令江宁将军铁良亲自坐镇南京,并调江南提督张勋江防军入守。在南京城郊各地的清军:张勋江防营6000人、王有宏巡防营6000人、徐州镇胡令宣兵2000人、督署卫队2000人、旗营兵3000人,总数近二万人。上述各军分驻城内外军事要塞严阵以待,南京城外群山环绕,首尾相连,形成完整而开阔的“蟠龙之地”,为了守卫南京,清军在城外要塞修建了许多炮台,其中狮子山、天堡城、雨花台三处炮台为犄角,可相互支持配合。这些炮台与城门配备的火炮、机枪,形成完整防御体系,固若金汤。两派阵营已经剑拨驽张。

  11月11日江浙联军总司令部在镇江成立,徐绍桢走马上任总司令。15日开始各路人马陆续到达镇江。20日徐绍桢约集各军统领,林述庆、柏文蔚、朱瑞、刘之洁、黎天才、洪承点等人,于镇江洋务局总司令部召开第一次军事会议。具体制定会攻南京计划,分析军事形势,“在北为乌龙、幕府两山,在南为雨花台,而紫金山天堡城扼其中坚,皆用兵必争之地。”主张要攻南京,必须首先攻天堡城。根据南京地形,及敌军部署情况作战方针应该是先扫外围,夺取炮台,再攻南京。根据各军实力进行军事部署为: 确定浙军主力为中路,由麒麟门进占紫金山;淞军及浙军一部为右翼,攻取乌龙山、幕府山两炮台;苏军为左翼,进攻雨花台,向聚宝门进攻;镇军为总预备队,随中路军前进,并负责攻占紫金山的要塞天堡城,然后进攻太平门;沪军担任警戒,海军配合陆军进攻,并负责掩护,运载陆军登岸,杨州军徐宝山配属镇军一部进攻浦口,断敌退路。

  11月24日江浙联军分三路夺占南京外围各据点的战斗打响。当天夜里,右路淞军、浙军乘兵舰直趋于城北乌龙山麓,在清军内应下,很快攻占乌龙炮台,又继续攻打幕府山炮台,次日拂晓攻占幕府山炮台,炮轰北极阁清军指挥部。同一天,担任主攻的中路浙军在东流镇至麒麟门一线发起攻击,突破清军4道防线,击毙清统领王有宏及士兵1000人,俘数百人,占领马群至孝陵卫一带高地,前锋抵近紫金山南麓。26日,张勋以3营兵力向幕府山,以6营兵力向孝陵卫实施反击,联军英勇奋战伤亡数千,才迫使其缩回城中。此时,左路军进展顺利,已占领上方镇、高桥门,进逼雨花台。对南京城形夹击之势。同日,海军协同作战,炮轰浦口和狮子山炮台,使下关与浦口交通断绝。城外制高点大多为联军攻取,金陵已成围城之势。

  11月28联军向南京城发起总攻击,按司令徐绍桢的计划,采取攻、诱并举的策略,即一方面炮轰攻城、炸药攻城,将诱敌出城外全力剿灭。总攻开始后,镇军、沪军攻金川门;中路浙军向朝阳门发起攻击,左路江苏军也攻击雨花台。虽然联军攻势迅猛,但遭清军顽强抵抗,加上富贵山,狮子山,天堡城的大炮阻击,“而且老奸巨滑的张勋又拒不出战,只是凭金陵城的地势据守。”联军苦战一天一夜,没有进展,自身死伤不少,退回原地,第一次攻城失败。联军将领们注意到不拿下天堡城,根本无法迫近城边,天堡城位于紫金山半山腰,其炮火可以瞰制全城。联军司令部认定“我军若不夺取天堡城,南京不可得而下也。”

  27日,沪军洪承典率1500人进攻天堡城,相持六小时,末有进展,沪军进攻失利,损失颇重,撤退至镇江休养。于是,攻城任务交由浙军。28日浙军先派小股部队登山探路,紫金山南麓有数条羊肠樵径,白天已很难上,何况夜里;北麓路更险,只有一条路。上去比较适合,但有敌人把守,我们无法通过。找了几名熟悉山地的向导,是日薄暮上山,闹了一夜,次晨都陆续回来,浙军攻天堡城又不克。江浙联军攻城六日,徒然在天堡城下留下尸山血海,革命军将领心急如焚。

  正在联军鏖战天堡城时,国内形势再次到生死存亡关头,11月29日,正在指挥联军攻击南京的徐绍桢接到了上海都督陈其美转来的黎元洪汉阳失守的急电。本来因为南京攻不下早已忧心忡忡的徐绍桢,在接到这份电报后,急火攻心,口吐鲜血,晕到在地。至此,围攻南京的江浙联军深知,不速速攻下南京,一旦武汉失守,清军顺长江东下,与南京守军内外夹击,那么革命失败在所难免。而要速攻下南京,必须首先端掉天堡城要塞。11月30日联军总部举行第二次军事会议,调整作战方案,陆军主攻,海军协攻的方案。联军 总司令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浙军、镇军、沪军近万人全力进攻天堡城,势必将其拿下,另以苏军进攻雨花台作为牵制。

  天堡城位于东郊紫金山西峰,山势磅礴,地势险要,北濒临长江,背倚南京城墙。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用当地坚硬的虎皮石,修筑成壁垒森严的天堡城和地堡城两座军事要塞。天堡城修筑于绝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门外,上下呼应,易守难攻。天堡城是在悬岩上用巨石筑成东西长62米,南北宽37米,形似城池的堡垒,东、西、南三面均有进出。天堡城地势险峻,堡垒坚固,内有清军江防兵一营、旗兵400人、机枪4挺、大炮17门,布防严密,并有电话直通南京城内,可谓天险,易守难攻。

  到了29日,联军虽然集中力量攻击天堡城,仍然收效甚微。到了下午两点左右,主攻命令下达到浙军,要求各军组织敢死队拿下天堡城。朱瑞急忙召集军官商议进攻之策,攻击部队几乎到了束手无策的地步。根据昨天攻击情况分析,参谋们提出以下意见:攻山不须许多部队,但任务十分艰苦危险,所以全部采用志愿募集,取名敢死队,人数只须数百人,分为数队,各队不必同时分路攀登,可以择定数路作为重点,也不妨前后重叠而上,互相应援,互为呼应。应募者都定重赏,官长加重给赏。下午以后就利用密林,疏散潜登到适当地点隐伏,夜间利用月色,规定时间暗号,正式行动。张兆辰和致友叶仰高又向浙军支队司令朱瑞请求组织敢死队,并自告奋勇愿任队长誓死报国,朱瑞心急之下,但恐无人敢担此任务,于是采纳张、叶的意见。决定悬赏招募敢死队员,担任攻克天堡城的任务。30日早晨,支队司令部传下命令,颁布赏恤专章四条:一、夺取天堡城的官兵,当叙为攻取南京第一功;二、官每人赏100银元,兵赏50银元;三、遇有伤亡者,加倍抚恤;四、凡殉职者,在天堡城铸铜像,立纪念碑。此令公布后士气大振,慷慨赴义,便有两百余官兵应征。加之管带张兆辰、叶仰高振臂高呼,亲任敢死队队长,将士们士气顿时鼓午了起来。朱瑞从自告奋勇之士中亲自挑选192名骁勇的官兵,派张兆辰为敢死队队长,叶仰高为参谋。

  30日下午1时,浙军敢死队于紫金山麓南面一巨冢前训话。宣布几点纪律:1﹒检查枪膛,不准留有子弹,以防走火。2﹒一律不准留有火柴、香烟。3﹒行军途中疾走,不得发出声音。4﹒行走时,队员前手拉后手,报告亦用耳语传递。同时强调“天堡城得失关系着整个战略部署,若弄错一步则满盘皆输,军令重于君命, 违令者杀,不问亲疏”。敢死队队员颈缠白布,视死如归,“中华存亡,在此一役。”,“为共和而战”的口号此起彼落。浙军将这些队员分为两队,出发前,让张兆宸、叶仰高用抓阄的方式来选择路线。叶受任攻击紫金山左翼,率100名队员为第一队;张兆宸领92名,分为两排,为第二队,袭取天堡城之北,分头进取,以期必克。

  当天下午3时,浙军、镇军,沪军攻击部队会集。下午8时浙军敢死队随张队长冒雨模黑,由孝陵卫上山,经过紫金山,向天堡城北前进。紫金山坡陡急,山路崎岖,行进艰难。但士气高昂,奋勇攀登而上,不多时全队通过。在紫金山半山腰,敢死队分左右两侧向天堡城进攻。由叶仰高率领第一支队,由明孝陵园通寺上山,攻占紫金山左侧。张兆宸率领第二支队,由白骨坟沿东湾上中茅山,袭取天堡城之北。相距天堡城二、三华里处,适遇镇军带队官季遇春率领的100多人相遇,他们承担主攻天堡城之西,于是分道并进。至茅山中部时,被守军发现,清军用炮射击,张兆宸乃率部匍匐绕山后继续前进。此时清军炮火猛烈,使浙军后援部队被压制,不能前进,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张兆宸观察一番地形后,决定率此孤军选择一处悬崖向山顶攀登。到达紫金山西部山坡时,探照灯如同白昼,再次被天堡城守军发现,清军枪炮齐下,张兆宸仍然率众冒死前进。当时天堡城的西北面的飞鵝岭隘口,只有少量清军把守,一经接火,即被火力压倒,敌畏惧而退,阵地全被张队和季队抢占。到午夜12时光景,两支队伍摸索前进,先后到达天堡城,隐约见前面似有一大岩障,高低适合,于是即利用作为胸墙,开始射击。找到敌人第一道防线,枪声越来越急,火力越来越强。敌人利用壕沟,坚固阵地与军民对射,火力也不示弱,双方相峙2个小时。

  这时天气骤变,山顶风雨交加,继降雨雪,寒风凛列,敢死队员在饥寒交迫中坚持战斗。此时已是11月30日凌晨三时,士兵皆皮惫不堪。在黑暗中,张兆宸隐约见天堡城山顶守军尚有三、四十之众,好象正在伺机反朴,张兆宸深恐我军之势难支持,欲寻找叶仰高商议对策,但叶仰高此时已绕过南山无法联络。忽见浙军周干来报,叶仰高牺牲,讲述了牺牲经过:叶仰高第一个登上紫金南坡,攻击敌左侧,与镇军、沪军一起勇猛冲锋,攻击敌左侧。守军一度动摇,傍晚清军突然竖起白旗示意投降,联军不知是计,放松警惕,于是停火上山受降,行至半山,清军突然枪炮齐鸣,镇军管带杨韵珂,浙军敢死队长叶高仰及将士百余人壮烈殉国。张兆宸此时痛切心肺,于是集合队伍宣布噩耗,誓示众人尽歼敌军,乃振臂高呼“为叶仰高报仇”、“为共和而战”,各士兵一边悲痛,一面齐呼号,愿与指挥官同生死,不攻下天堡城决不霸休。

  敢死队距离天堡城已非常接近,张兆宸命令各人尽量贴近山边,沿岩谷曲折前进,到了可射击的距离,用低角度集中火力仰攻,将敌人火力压制,然后冲锋攀登前面大山头,与天堡城炮台上的守军互击。前面低矮处有四十个多个账篷,目标明显,是敌人第二道防线。于是我队与季队决定总攻击,集中火力,专以账篷为目标,加强射击,账篷击中起火,一片火海。联军将士乘机快放排枪,集中火力仰攻,利用火光击毙敌机枪手,敌军火力暂息间隙,张兆宸下令冲锋。敢死队士兵上了剌刀,跃登炮台,与敌短兵相接,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杀声震天,兵如潮涌,敌人惊慌失措,纷纷溃退,逃回城里,阵地上留下一具具尸体与伤残士卒及还在焚烧的帐篷。在黎明(12月1日晨6时)攻下天堡城,占领了炮台,随即升起革命军旗帜。四百多守军,除少数受伤被俘,大多数全部战死,没有一人投降,联军阵亡64人。

  敢死队攻击天堡城酣战之时,联军又分路进攻通济门(今光华门)、朝阳、太平、神策、仪凤各门。南京城郭险要全部落入联军手中。但掌握江防军,拥有实权的张勋负隅顽抗,不肯投降。敢死队攻下天堡 城炮台,夺取敌炮11门,炮弹十余箱。天亮时检视各炮,发现仅有一门德式山炮乃完好,立即调头向城内发炮。炮轰朝阳门,北极阁、总督府、旗营等处,连发20余炮,全部命中。清军顿时动摇,崩溃,四散奔逃。张勋见大势已去,12月1日夜间张勋、张义骏、铁良等人率少数残部连夜遁逃。徐州镇台胡令宣,巡防营统领张联升、赵荣华率部投降,打开城门迎接革命军入城。至此已是12月2日,南京之役以革命完胜告终。

  南京光复之役,上演一出辛亥革命版“围魏救赵”,鏖战七天七夜,江浙联军光复南京,解去武汉危机,使江南革命形势得以隐定,为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奠定了基础。其意义不亚于武昌起义。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为民主共和而战的英雄们。

  缅怀先辈 致敬英雄

  徐柏刚整理 2019.4.15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