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辛亥革命纪略(中)

辛亥革命网 2018-01-15 09:21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江海一轻舟 查看:

早在1906年同盟会即派有“革命党员三人由铁岭赴吉林”开展工作。1907年林伯渠被同盟会派往东北调查边疆、联系绿林,他通过姑夫汪德植,面见新任吉林巡抚朱家宝。

  同盟会在吉林、长春的革命活动

  早在1906年同盟会即派有“革命党员三人由铁岭赴吉林”开展工作。1907年林伯渠被同盟会派往东北调查边疆、联系绿林,他通过姑夫汪德植,面见新任吉林巡抚朱家宝。因林伯渠是师范毕业,又曾留学日本,当即得到朱家宝的重视,并作为其随员同往吉林。到吉不久,便以“学务精通”被委任为“劝学总所兼宣讲所会办”,负责创办新学,同时主持师范传习所及四关小学。他常以查学为名,各处活动,并与绿林武装频繁来往。他曾去桦甸拜访韩登举,受到热情招待,并被介绍前往哈尔滨、长春等地找著名“马贼”首领接洽。他也积极参与反对日本吞并延边的斗争。在此期间,尽管接到妻子司马殿凤暴卒的噩耗,但他并未消沉,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09年林伯渠视察伊通、磐石、桦甸等地学务,行程中日落无店可投,便宿住民家,与乡亲们讲解教育的重要。10月他又到敦化视察,他向知县谢祖荫提出敦化敦育存在的四个问题,并强调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是在地方贤有司之善于提倡耳。”然后与谢祖荫一起订出《整顿敦化学务办法六则》,经他这次视察督促,敦化教育有了新的起步。林伯渠在吉林教育界任职4年多,1911年8、9月间,被召回湖南。

  1907年前后,在吉林政法学堂还有革命党人姚剑泉、张根仁、刘芳等任教,吉林陆军学堂中也有革命党人方剑飞、范国才充任教员。他们借执教机会,在广大师生中传播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

  1908年,同盟会领导的南方几次起义都失败了,孙中山设想组织北方起义。何香凝回忆:“1909年,他(孙中山)再派廖仲恺到营口及吉林秘密作策反的地下工作……并以在吉林巡抚陈昭常幕下作翻译作为公开职业来掩护,仲恺与林伯渠同志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吉林时常过从的。”

  除林伯渠、廖仲恺在吉林从事革命活动外,具有“关东三杰”之誉的商震、蒋大同、陈干也先后在长春、吉林活动。他们3人原以辽阳为基地,计划建立一个培植革命人才的中心,后遭官府忌恨,陈干、商震被诬而于1907年夏离开辽阳。

  商震辗转到达长春,在东关龙王庙小学担任教员。所谓小学,学生也大多是接近成熟的青年,有的甚至年过20岁。商震也是满怀壮志的热血青年,尽管生活清苦,他还是披肝沥胆地鼓吹革命。商震回忆:“那时候连饭也吃不上,有时一个烧饼分两半,你一块,我一块。”

  1910年,在营救熊成基失败后,商震在长春街上遇见同乡刘锡侯,他对商震说:“你奶奶在家把眼睛都哭瞎了,无论如何你得家去一趟。”可年轻的商震却在锦州下车,继续投身革命。

  蒋大同,名卫平,字大同,化名蒋健,河北滦县人。他离辽阳后,在中俄边境考察被侵占的国土时,一度被俄军逮捕,释后于1908年秋到长春,11月他联系房宾、高鸿飞,齐希武等人发起筹办《长春日报》,得到长春绅商周裕臣、毕维垣等39人的赞助, 1909年4月3日《长春日报》正式出版,成为宣传民主主义思想的一支嘹亮号角。

  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清政府压力,加上经费困难,只办了两个月被迫停刊,编辑徐竹平遭逮捕。不久,蒋大同也因熊成基一案被通缉,他不得不北上黑河,1910年8月5日被沙俄惨杀。身后留一孤女蒋光坤,1928年被商震收留并送其上学。

  陈干(陈明侯)1907年离辽阳赴日,后回青岛办震旦公学。1909年初,他再次到东北,并以长春为活动中心,发起组织“旅长山东同乡会。”当时辽宁新民第二十镇山东籍军人甚多,陈干便寄去山东同乡会简章,二十镇军官王金铭等组织了新民山东同乡会,成为关外最具实力的革命团体,并在后来的滦州起义中充任先锋。

  陈干还曾结识朝鲜义士安重根。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之前,曾身怀炸弹作血书留影一幅赠予陈干。安重根殉难后,陈干题诗悼念这位伟大的朝鲜爱国英雄。 此期间著名的同盟会骨干徐镜心在吉林创办建筑公所以掩护其革命活动。革命党人仇鳌回忆:1909年他到吉林时,“党人赵缭、江海宗等也先后到达吉林,筹划在边远地区建立革命基础。这一计划本是孙中山先生和黄克强(黄兴)所决定。”熊成基就是担负来东北联络绿林、建立北方活动基地的使命。这是继宋教仁等人之后,同盟会第二次派重要人物来东北活动。

  熊成基是 1908年11月19日震惊全国的安庆起义领导人,清廷悬赏白银5千两缉捕他。1.909年3月,熊成基第一次由东京经沈阳到达长春,就住在《长春日报》,他与商震、蒋大同等人商议决定,在人烟稀少的吉林省蜂蜜山(今属黑龙江省密山县)从事开垦、存粮购枪,建立根据地伺机起义,并联络新军、“马贼”。这是同盟会举行北方起义计划的一部分。可是由于缺乏经费,一时难以兴办,熊成基于当年6月返回日本东京。

  在东京,同盟会从会员孙元(号竹丹)处得到了日本对俄军事行动的机密书籍10余册,决定将该书卖给俄国,一方面换得重金充作革命经费,同时期望激起日俄冲突,以便乘机举事。商议后,熊成基、孙元自愿承担此事,分别到吉林、北京联络售书。不少同志劝阻被清廷通缉的熊成基不要回国,但他不顾个人安危,踏上了归途。

  1909年9月,熊成基第二次来到长春。他化名张建勋,住在长春臧贯三家里,不慎向臧泄露了真实姓名。当他去哈尔滨寻找俄人兜售图书时,见利忘义的臧贯三向清政府告密。1910年1月29日,熊成基在哈尔滨宾如栈被捕,1月31日押赴长春。吉林巡抚陈昭常为邀功请赏,捏奏熊成基欲谋刺海军大臣载洵,并不顾年关封印的规定,急令将熊成基转送省城。2月2日,长春巡警局用5辆大车将他押送吉林省城监狱,“由长春头道沟出南大门,观者塞途”,而熊成基却是“谈笑自若。”

  审讯中,熊成基巧妙地回避了清官吏的深究,保护了其他同志。他痛斥清政府反动统治,畅述个人革命胸怀。由官方笔录而成的《熊成基供词》虽只有7页,却是光明磊落、正气凛然。2月13日,他又亲笔写下《熊成基自书供词》,当陈昭常叫他在上按押时,他执笔写下“革命”二字代替手押。

  1910年2月27日,熊成基被押赴吉林省城巴尔虎门外刑场,他不断向沿途群众申明:“诸君、诸君,勿疑我为盗为奸为杀人之凶徒,我固一慈善之革命军人!”并向大家说:“今生已矣,我死,愿中国之富强日进一日,庶几瞑矣。”

  临刑前他仍然高声宣传革命宗旨,刽子手”“使之跪,熊不屈,”就义时年仅24岁。

  现存一幅熊成基牺牲前身负手铐脚镣、器宇轩昂的照片,那视死如归、慷慨赴义的神情,令人肃然起敬。熊成基的壮烈殉难,实践了他所说的“牺牲一身,以利社会”的壮志。

  在熊成基被捕入狱的消息传出后,活动在东北的同盟会成员曾多方设法营救。当时在陈昭常幕下当翻译的廖仲恺曾设法救助;商震等人计划劫狱未成功;革命青年钱来苏也曾密谋劫狱,被任吉林高等审判厅丞的父亲大杖驱逐出门。

  以上史料表明:1907年至1911年,大批同盟会成员或受派遣、或避祸,抵达吉、长两市从事革命活动,使吉林、长春成为革命党人在东北重要活动中心之一。从而在吉林省内形成吉、长两市与延边地区遥相呼应,中心城市与边远区域的战略配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