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响应辛亥革命(2)

辛亥革命网 2018-06-01 14:48 来源:云南文献第20期 作者:谭家禄 查看:

武昌首义消息传至云南后,十月二十六日云南腾冲武装起义响应,云贵总督李经羲,恐昆明新军响应,逐于同月二十八日晨操时,突下令收缴新军的军械,致使新军军心甚为激愤,于是蔡锷即与唐继尧、李根源、罗佩金等密谋起义。

  武昌革命成功后,革命军干部,聚集在谘议局,筹划当前急务,组织军政府,推出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由革命军临时指挥官吴兆麟亲往迎接黎元洪到谘议局时,革命军列队欢迎黎元洪,以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布告安民。

  军政府成立后,集中兵力,整编为四个协,第一协统吴兆麟、第二协统何锡藩、第三协统陈炳荣、第四协统蔡济民,重建革命军体制。

  在北京方面的清廷,得到武昌起义报告,十二日下诏解除武昌敌前迯亡的湖广总督瑞澂的职务,并命令陆军大臣廕昌率领陆军两镇负责南下镇压革命军,于是革命军面对强大的清军,简直可以说是风前之烛。

  十月二十八日在武昌布阵的革命军和推进到汉口的清军隔江对峙,正展开炮战中,在汉阳的革命军,正在汉阳鸣炮迎接黄兴,黄兴到达汉阳当天夜晚举行会议,推举黄兴为革命军总司令,军政府为了重建革命军体制,黎元洪效法历史上汉高祖拜韩信为大将的故事,于十一月三日举行祭坛拜将之礼,迎接黄兴祭坛为战时总司令。

  六、云南响应 重九光复

  武昌首义消息传至云南后,十月二十六日云南腾冲武装起义响应,云贵总督李经羲,恐昆明新军响应,逐于同月二十八日晨操时,突下令收缴新军的军械,致使新军军心甚为激愤,于是蔡锷即与唐继尧、李根源、罗佩金等密谋起义,因蔡锷学资历较深,故被推为此役起义统帅,逐于九月初八日(即十月二十九日),以昆明南郊江南会馆为临时指挥部,装置电话,对各路负责将领发号施令,于是夜九时,革命军行动开始,各路部队分由东、南、北三门入城围攻五华山、军械局及总督署,激战至次日,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下午逐告光复。

  当起事之时,首先被击迯走者为第七十三标统丁锦及该标第一营管带齐世杰、第二营管带成维峻(皆北洋系),被等既迯,则全标兵力悉归第三营管带李鸿祥指挥,于是第三十七协之步兵两标,全为革命主力,除第三十八协统曲同丰驻大理,七十五标驻保山外,七十六标统带赵复祥在蒙自宣布反正,其骑、炮、工、辎、机枪各营因驻昆明近郊,统归蔡公指挥,分担任务,第十九镇统制锺麟闻变,亲率宪兵及巡防队二营,据守五华山高地,顽强抵抗,统制锺麟负伤阵亡,督署仅有辎重营管带范锺灵护卫,亦被炮击而死,此外被杀者仅有督练处参议王振畿,镇部参谋长杨集祥,布政使世恩(满人),李督经羲及其眷属得督署巡捕救护,越墻迯出匿避谘议局,总参议靳云鹏化装迯出云南,新军占领昆明,七十六标统赵复祥以兵逐走临开广道龚心湛,全省重九光复,由李根源护送李督经羲及其眷属出境去职,革命军将领在谘议局开会一致推举蔡锷将军为云南军政府都督。

  七、西南稳定 各省独立

  云南光复以陆军第十九镇为主力,当时中国西南各省之陆军,亦以第十九镇为精锐,士兵多为本省农家子弟,忠勇朴实,高级军官多为留日士官生,同盟会会员,中下级干部,则多为云南讲武堂学生,讲武堂毕业学生,学术水准较高,军械精良,所编练之新军巡防队计三十个营及铁路巡防队等,在西南各省中云南最有实力之一者,蔡公既被推为云南都督,拥此雄厚实努,自然有志向外促成邻省光复,进而致力北伐,逐遣唐继尧援黔,谢汝翼、李鸿祥援川,殷承瓛援藏。

  贵州新军自云南重九起义成功之后,九月二十三日贵州革命军干部密谋起义,贵州巡抚沈瑜庆闻悉迯避一空,公推新军教练杨荩诚为军政府都督,未能安定黔局,滇军唐公继尧率步兵三营及骑、炮、工、辎、机枪各一连援黔,一战而平定黔乱,黔省人民推举唐公出任贵州省军政府都督,坐镇贵州,援川滇军谢汝翼、李鸿祥两将军率兵进入川南,各地同志会纷起,秩序骚然,十月初七日成都独立,尹昌冲出任四川省都督,殷承瓛将军之援藏军西南局势稳定自藏边遄返。

  湖南长沙革命党人,于九月初一日,发起响应,长沙知县沈瀛都被革命军处死,新军协统杨晋(云南人)亦迯之夭夭,革命军推举共进会员焦达峯为湖南军政府都督,同月初十日湖南兵变,焦达峯被乱军打死,湖南都督乃由谘议局选举谭延凯继任。

  江西九江,于九月初二日宣布脱离满清政府,十日正式宣告独立,由同盟会员李烈钧为军政府都督,同月七日山西巡抚陆锺琦全家被杀,推举新军标统阎锡山(日士官生六期与唐继尧、李烈钧同期同学),三十八年六月在广州就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大陆易守,政府迁台,先总统 蒋公复行视事,阎公就任总统府资政,埋守着述十年,于四十九年五月二十四日病逝台北,享年七十八岁。

  上海向为革命军根据地,辛亥武昌首义,先总统 蒋公和张羣先生等人离开日本回到上海,首先就去拜访陈其美先生,策划上海和杭州同时起义,可是在十一月一日的那天汉口的革命军就已被清军冯国璋部打败,发生了汉口失守的事态,清军乘势沿长江进击,则在武昌点燃的革命火燄,势将为之熄减,正当此时云南重九光复,并遣军援黔、川、藏,而使西南局势稳定,但在上海、杭州、江苏的起义能否成功,实际是关联着中国革命的命运,结果在十一月四日上海光复,推举陈其美为沪军都督,第二日江苏士绅推派代表谒巡抚程德全宣布江苏独立,浙江方面,陈其美派年轻有为的革命党人蒋中正先生率敢死队,驰援杭州,进攻抚署同月九日改谘议局为军政府,推举汤寿潜为都督,可说沪、江、浙之光复鼓舞人心,十八日安徽宣布独立,商请朱家宝担任临时都督,十九日广东主张承认革命,总督张鸣崎表面同意,竟于当夜挟库银款迯往香港,谘议局推举同盟会员胡汉民为都督,广西因见各省相继宣布独立,知大势已去,推巡抚沈秉圣为都督,山东二十三日举义旗宣告独立,推总督孙宝琦为大都督,东三省不肯宣布独立,于是和谘议局合组「东三省保安会」,各省纷纷独立。

  八、南北和议 国父返国

  十一月一日,革命军失去汉口,这一天清廷内阁总理奕匡及皇亲大臣辞职,接着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大臣,他终于得偿掌握全权的夙愿,于是派遣刘承恩、蔡廷干两人于十日到达湖北和黎元洪军政府领导人进行和平交涉,十六日袁内阁联合政府组成,也是反皇族内阁,一方面向革命军提出和平停战交涉,同时也以武力威胁,便调动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在汉口集结,对汉阳发动总攻,相对的革命军也自汉阳出兵反攻,希望夺回汉口,但被清军击退,二十七日又失去了汉阳,在上海的代表们,乃于十二月四日选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大元帅握有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大权。

  汪兆铭号精卫,宣统二年意图炸死清廷摄政王载澧而被捕,判处终身监禁,但在武昌起义后的十一月六日,获得开释,出狱后便停留在北京和袁世凯接近,并与袁长子克定结为异姓兄弟,得知武昌有各省代表集会,汪兆铭乃派同盟会员朱蒂煌,携带书信往武昌,书信中提到「南北达成和谈,联合要求清帝退位,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和议期间武汉三镇一带两军保持现状,由英国海军加以监视,自十二月二日起停战三日,后来袁世凯要求曾经两度延长,十八日下午二时,第一次会议开始,革命军代表伍廷芳提出四项要求:一、废除满清政府,二、建立共和政府,三、优给清帝岁俸,四、优卹年老贫苦之满人。会议并决定:陕西、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江苏、奉天七省全面停战。二十日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国体问题」,伍廷芳态度强硬主张:「废除清帝,建立共和政府」,北方代表唐绍仪,也不坚持维持清廷,并同意在将来由国民大会决定国体问题,第三次会议协议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及决定各省代表人数,在上海举行国民会议。

  正在这个当中,孙中山先生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归国。

  九、选举总统 民国诞生

  自武昌首义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先生经由法国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到达香港,广东军政府都督胡汉民偕同廖仲恺等人秉舰赴港欢迎,并陪同孙先生首途北上,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在烟雨蒙蒙中到达上海,沪军都督府派建威兵轮迎迓,并受到黄兴、陈其美、汪兆铭、宋教仁、伍廷芳等人恭迎至哈同花园午餐后,由外交总长伍廷芳邀至宅第互商要政,有黄兴元帅、陈其美都督、胡汉民都督、宋教仁等同往。

  在第三次和议尚未开始之前,北方代表唐绍仪已到上海和君主立宪派首领张謇见面表示,将来如果袁世凯被选为总统,则清帝退位问题为之消灭,并透露出只要袁世凯秉国之钧,则可以维护清廷的意向,正在此时孙先生回到上海,受到革命党人热烈欢迎,唐绍仪也把握着这个机会,电请袁世凯上奏清廷,藉革命军浩大声势,胁迫清廷决定召集临时国会,以君主民主付之公议,并饬唐绍仪继续进行和议,而达袁世凯的企图。

  第三次和议按原订日期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在上海举行,革命人员在进行和议之外,也决定同日在南京江苏谘议局开会,并举行临时大总统选举,出席会议者计十七省代表计四十五人,规定每省代表只能投票一张,选举结果,孙先生获得十六票(黄兴一票),当选为中华民国开国临时大总统,孙大总统立即着手组织临时政府,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设置副总统,并由各省代表选出黎元洪为副总统,继之任命九位总长,复经各省代表会同意,提名黄兴为陆军总长,兼任总统府参谋长,王宠惠为外交总长,胡汉民为总统府秘书长,蔡元培为教育总长,总统府下分设:法制、公报、印铸、稽勋、铨叙五局。

  宣统三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即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订是日为元旦,订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一日,于是中华民国诞生。

  孙大总统就职,民国诞生,元月三日任命各总长及各局长,五日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表对外宣言,并由和议代表伍廷芳即致电北京、天津各国公使、领事,请求严守中立,并保护侨居在中华民国境内的外国人。

  孙大总统一贯的意向是:「废除满清,统一中国」,因此致电北京总理大臣袁世凯表明,为了避免因争执大总统,而造成国家分裂「随时可以移交大总统职位」作让位准备。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