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的浦东(3)

辛亥革命网 2019-03-20 13:55 来源:浦东史志办 作者:柴志光 查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浦东人与事,十分有必要对当时浦东地区的形势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留学美国的还有沈寿昌、曹泳归、陆德彰、陆锡珪、穆藕初、倪锡纯、朱庭祺等;留学日本的有杨月如、张新吾、朱天梵、朱建璋、瞿绍伊、夏允麐、叶汉丞等;而康时清和张家树则留学英国。在留学美国的学生中有两位虽不是浦东人,但与浦东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位是宋嘉树,其1885年5月毕业于美国万德毕尔特大学神学院。1886年1月回国到上海传教,后与川沙倪桂珍结婚,1890年到川沙城开设福音堂传教。他们的子女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均留学美国。宋霭龄于1904年赴美留学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宋庆龄、宋美龄于1907年赴美也留学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宋庆龄和宋美龄是在姨母倪秀珍、姨夫温秉忠带领下与小娘舅倪锡纯去美国留学的,温秉忠是清朝官吏。另一位是上海人牛尚周,他也是中国第一批30位留美幼童之一,牛尚周回国后任职于江南造船厂,后娶倪桂珍之姐倪桂金为妻,生有牛惠霖、牛惠生、牛惠珠、牛惠珍,他们也留学美国和英国。牛惠霖和牛惠生均为著名医生,曾为陈赓医伤腿。

  牛尚周和宋嘉树因娶倪氏姐妹而结姻亲。而赴美留学的幼童曹吉福在美国学成回后后,其四女则嫁与倪锡纯,所生子女倪吉士、倪吉贞、倪吉则、倪吉文,吉士和吉文后均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倪家有关的宋、牛、曹三家可谓是浦东赴美留学人数最多的家族。

  除出洋留学外,还有部分浦东人曾出洋访问过外国,在国外有过一段生活经历,如黄炎培、张志鹤、顾冰一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南汇党狱案亡命日本,次年回国。当时三人乘“西伯利亚”号轮船到长崎,再转赴神户,寄宿于南汇同乡陈平斋的源昌号内,后又乘火车往东京,寓丸山福山町二丁目东樱馆五号,曾入清华学校习日文,以备留学,但因费绌,不久旋止。三人旅居日本的来去费用均由同乡杨斯盛资助。南汇坦直人胡簋铭中学毕业后,随父亲去日本经商,1912年回国后创办袜厂。上海光复后任民政总长的李平书在光绪十三年(1887年)曾游历新加坡。

  除了因留学、考察、经商到海外各国外,南汇下沙的刘式训则在清末曾任清政府驻法、俄、德等国使馆翻译兼参赞,后又任出使巴西大臣。1913年,刘式训任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长。

  中华民国建立后,去西洋留学的浦东人则更多。

  八、辛亥革命前期浦东人办报情况

  辛亥革命时期各种团体党派林立、各种思想主张纷呈,他们纷纷编辑出版各报刊,宣传鼓吹自己的“主义”,以吸引民众而扩大自己的“阵营”。浦东地区的新派人物也积极参与,显示出浦东籍人士的革命精神。在辛亥革命前期,浦东籍人士直接创办或参与的编辑的报刊已不下十余种,在鼓吹革命,唤醒民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运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1、浦东人创办的报刊

  清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初二日(1907年4月14日),浦东同人会创办的《浦东》旬报创刊号发行。该报的主创人为李平书。此报后改名为《新浦东》,一直出版至1937年。1907年5月17日(四月初六日),李平书又创办了《上海》日报。这是上海第一份地方报纸,编辑所设在广西路宝安里,由时中书局总发行,对开一张。该报的宗旨是“改良社会,代表舆论,监督自治行政,增进自治能力。”《上海》日报主要刊登国闻纪事、各省地方自治纪闻、本埠新闻、商情调查、时事闲评、编译小说、沪滨风土志、城厢内外地图等。该报至1908年4月便停刊。该报提倡兴办城市建设,这与创办人李平书为上海城内外总工程局领袖总董有关。另外,大浦东地区的金山人高旭于1903年11月在张堰镇创办了《觉民》月刊,鼓吹革命,该刊先油印后铅印,共出10期,高旭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即创办此月刊,并与柳亚子等人创办南社。

  2、浦东人主编或参与编辑的报刊

  清光绪四年十一月三日(1878年12月16日),《益闻录》于上海创刊,初为半月刊,后改为周刊,由南汇人李杕主编。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16日,《益闻录》与《格致新闻》合并易名为《格致益闻汇报》,每星期发行两次,由李杕主编。此报为基督教旧教之议论机关。《益闻录》是上海天主教最早问世的报纸,也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一张报纸,也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三家报纸,在《益闻录》之前则有创刊于1868年的《中国教会新报》和创刊于1872年的《申报》。光绪十三年(1887年)《圣心报》创刊,由李杕担任主编,该报一直出版至20世纪50年代初,长达63年,是上海天主教内历时最长的刊物。李杕,原名李浩然,字问渔,自童年便受到天主教的启蒙教育,后担任神父,曾去安徽传教,自主编《益闻录》后,一直在徐家汇办报、译著宗教书籍达32年,1911年病逝。

  光绪九年至十年(1883~1884),李平书受《字林沪报》主编蔡尔康之请,襄理该报笔政,撰写时事评论,先后发表了《御外策》、《自强本末议》、《中西法制异同说》、《官民通情论》、《洋务首在得人论》、《博采时议说》、《护商富国论》等一系列文章,表明了李平书对国际形势、经济变革、政治改良等方面的见解。

  光绪十一年(1885年),浦东人黄协埙进入《申报》馆,应聘担任主笔,主持《申报》笔政达20年,他持论趋新而不激烈,平实而不保守,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宣扬爱国思想。1905年初,《申报》连续刊登颂扬慈禧太后批判康梁变法维新的文章,引起报社内部许多人的不满,黄协埙被迫辞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大陆报》创办,此报由留日学生回国创办,三林人朱天梵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参与该报编辑。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国民日日报》创刊,金山人高旭参加编撰。1903年,南汇人顾冰一在日本时,参与《江苏》杂志的编辑,该杂志由留日学生创办。

  3、浦东人创办或参与管理的图书出版机构

  清同治七年(1868年),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先后聘请中外学者59人参加,其中外国学者9人,中国学者50人,南汇人贾步纬在50人之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4月,李平书与张謇、马相伯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图书有限公司,设办事处于大马路泥城桥东52号。浦东张桥人瞿绍伊,早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则在东北长春办报。高行人曹成甫早年参加同盟会,并在湘西沅江开发矿藏为业,积资为革命军需,中华民国建立后,1912年2月在上海与于右任等创办民立图书公司。

  这些报刊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成为今日研究上海辛亥革命史和上海近现代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九、辛亥革命前期天主教在浦东的传播情况

  天主教在浦东的传播有着较长的历史,在明代后期已有传教士在浦东活动。上海开埠后,天主教传教士在浦东建立了更多的教堂,发展了一大批信徒。他们在浦东办学校,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客观上使信徒们受到西方文化的教育,诱发变法维新的和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革命思想。认识或研究辛亥革命时期的浦东形势,宗教信仰状况是一项必须认真对待的内容,特别是天主教在浦东的传播,在上海的天主教传播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浦东地区曾是外国传教士的重要传教场所

  天主教从明代后期传入浦东后,呈现一个较快的发展势头,如浦东的张家楼天主教堂即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另外还有孙小桥地区的若汗堂、洋泾地区的金家巷天主堂、周浦地区的顾家楼天主堂等。清康熙初年,上海地区有天主教教徒4万多人,这些教徒大多在浦东。雍正初年,清王朝对天主教实行禁止传教的政策,外国传教士被驱逐,但也有一些传教士在中国潜藏下来秘密传教。

  当时就有一位奥地利传教士南怀仁在浦东地区的汤家巷藏匿。汤家巷在横沔,是个教徒村,横沔地区有好几座天主教堂。后意大利圣家院传教士罗伯济和两位德国传教士在几位中国神父的帮助下藏匿在浦东金家巷天主堂。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天主教又在中国广泛传布,重返江南的神父南格禄和艾方济,最先在金家巷教堂落脚,受到罗伯济的接待。

  1845年5月28日,天主教高丽教区的六品修士金安德执事与12位高丽国天主教徒来到金家巷教堂,8月17日,金安德在该堂视圣为神父,后金安德回国传教。金家巷教堂被视作韩国天主教的策源地。

  当时,金家巷天主教堂附近还有张家楼、傅家、冯家桥、陆家嘴网尖(其昌栈)等天主教堂,张家楼天主教堂是这一地区的总本堂,南格禄神父创办的修道院就设立在该堂。张家楼全村都是天主教徒。

  2、浦东地区曾建有众多天主教堂

  上海开埠后,天主教在浦东地区的传布呈快速发展的趋势。川沙县仅光绪年间就建教堂26座,至民国14年(1925),有天主教堂65座。南汇县在清末有天主教堂40余府。从浦东地区众多的天主教堂可见浦东的天主教堂信徒之多,据朱鸿伯主编的《川沙县志》记载:“民国4年,县内有天主教徒5118人。建国前县内有天主教徒13000余人。1962年全县天主教信徒(含浦东县并入)约在3万人左右。”另据薛振东主编的《南汇县志》记载:“至解放前夕,有教徒5000多人。1958年统计,教徒约8000余人。”

  清宣统元年(1909),浦东地区(包括南汇县、川沙厅、上海县浦东区域、宝山县浦东区域)有人口699272人,而当时的大小天主教堂近百座,据推算天主教信徒至少有2万余人。

  3、担任过天主教神父和主教的浦东人

  从明末至20世纪50年代,天主教在浦东300多年的传教过程中,也产生了好几位浦东籍神父,有的担任了主教。如张江的李问渔(1840~1911),早年就读于徐汇公学,1862年入耶稣会,1872年升会神父,曾任震旦学院院长。后从事天主教报刊和书籍的编译达30多年。如川沙的张士琅(1881~1964),1899年进修道院,1910年晋升神父,曾任喜定教区总铎,后任代理人主教。又如周浦的张家树(1893~1988),1907年进徐汇公学读书,1910年进耶稣会初学院,次年赴英国深造。1918年回国任徐汇公学副学监,1923年晋升司铎。后任上海教区正权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团长。稍后一些则有龚品梅、陈忻德、金鲁贤等人升任神父和主教。

  上述几位浦东神父和主教对天主教在浦东地区乃至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值得截入史的贡献,对西方科学文化及民主思想引入中国,及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传入西方也同样做出了贡献。上海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传入是与天主教在上海的广泛传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十、小结

  本文力求从上述9个方面,对浦东地区在辛亥革命前期的基本概况作一介绍,以利读者对浦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以及民众的状况有个初步的了解。由于史料搜集有限,简略而述,难免挂一漏万。

  浦东地区在辛亥革命中虽不是“主战场”,但一批在浦西的浦东籍士绅和商界、实业界人士在上海地区的光复革命中却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孙中山革命党人紧紧依靠的较强的地方力量。他们大多加入同盟会,从财力上、人员上、军械上、舆论上全力支持辛亥革命。当然,浦东地区在辛亥革命中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得益于走在社会发展前列,敢开社会风气之先的“新派人物”,诸如李平书、黄炎培、王一亭、叶惠钧、谢源深等人对家乡浦东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上海开埠后浦东沿黄浦江东岸早期兴起的码头、货栈和企业,使浦东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早期的产业工人队伍开始形成,许多浦东人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得益于浦西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建,中、外资企业的不断兴建,浦东人成为浦西工人队伍之重要来源,特别在营造业行业中浦东人占据了三分之一。浦东尽管受一江之隔,但浦东沿江一带,也实已渐渐成为浦西城区的一部分。辛亥革命十多年后,浦东沿江一带也建立了城区。

  浦东人与上海辛亥革命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历史课题,无论其经济背景,还是思想背景,都是研究这一课题时所需掌握的重要内容,鉴于此,撰成本文,如有助于同道者,那也不枉费此笔墨,亦敬请方家指正。

  主要参考资料:

  1、民国《南汇县续志》

  2、黄炎培《川沙县志》,上海国光印书局,1937年

  3、民国《上海县续志》

  4、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第二卷(1895-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5、周松青《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1月

  6、王垂芳《洋商史—上海:1843-1956》,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

  7、王洪泉《浦东古今大观》,科技文献出版社,1992年1月

  8、阮仁泽、高振农《上海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

  9、薛顺生、娄承浩《老上海工业旧址遗迹》,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

  11、吴建等《上海新闻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12月

  12、周富长《上海宗教之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0月

  13、胡永新《合庆镇志》,汉语大辞出版社,2006年6月

  14、陈晓钟《曹路镇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0月

  15、李祖裔《黄沔镇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4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