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孙中山革命的海南人(2)

辛亥革命网 2016-11-07 13:52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唐若玲 查看: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中,除了被称为孙中山“最早的合作者和朋友”的宋耀如外,还有许许多多各种身份的海南人积极参与其中。

林文英。 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翻拍

  林文英不但追随孙中山宣传革命,还积极参加推翻清王朝的武装斗争。孙中山唯一一次亲自参加的镇南关起义,林文英一直跟随左右。其后,他又参加了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1910年秋,林文英又奉孙中山之命回海南发动革命。由于他对革命的杰出贡献,1913年中华民国众议院成立时,经孙中山推荐,林文英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在任议员期间,他认真履行职责,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作坚决的斗争,后奉孙中山之命回琼办报纸,唤醒民众,继续革命,为袁世凯爪牙所痛恨,终于在1914年3月29日将其逮捕,4月2日将其杀害。林文英以自己42岁的风茂年华,为维护共和反对帝制,流尽最后一滴血。袁世凯倒台后,国民政府追认其为烈士。1919年,经孙中山批准,林文英遗骨改葬于家乡,孙中山亲题“烈士林文英之墓”七个大字。

  1915年,为了响应孙中山讨袁的号召,新加坡琼侨交通部派邢慧观到惠州参加反袁起义。起义失败后,第二年受陈炯明委为建国军支队司令,在陈村一带编军讨袁。同时邢爱群、陈峻山亦出力相助,邢任军需,陈任军医。1916年3月,中华铁血团三十余人袭击停泊于黄埔海面的肇和军舰,中华革命党星洲支部所属琼分部也派何和传、龙逢盛等十余人返国参加敢死队,从事夺舰行动。结果,何龙二人被捕,何和传被龙济光枪毙于广州,龙逢盛以假名幸免于难。

  1918年,邢慧观续任讨龙(济光)军琼道尹公署参议,1920年任黄明堂总司令参谋长、1923年任第四路司令讨伐邓本殷、1924年任讨贼八属军务督办警备司令等职。琼侨黄义华担任八属军务督办警备司令部军需,曾获孙大元帅府二等银质奖章。琼侨陈峻山先后出任黄明堂部粤军第四路司令部军医兼救护队队长。八属联军琼崖警备第一路统领及国民革命军卫生队长等职。琼侨范运昆担任广州孙大总统府卫队。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孙中山,举兵围攻广州总统府,范运昆为护卫孙中山登上永丰舰,与叛军进行殊死作战,最后英勇牺牲。

  文昌人陈侠农是反袁著名将领。早年家境贫寒的陈侠农得乡贤资助,赴广州考入两广师范学堂,攻读文史专科。在校期间加入同盟会,参加秘密反清斗争。毕业回乡后,一面创办学校,开启民智,一面宣传革命。1909年,林文英、陈子臣奉孙中山之命回琼组织同盟会琼崖支部,并在各县、市密设反清机关。陈侠农积极响应,并组织由进步师生和农村青年组成的反清敢死队,在文昌开展反清的武装斗争。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陈侠农当选为候补众议员(后递补为众议员),奉派回琼任国民党琼州支部秘书,兼琼岛日报社副社长、总编辑。1913年,他响应孙中山领导的反袁二次革命。1914年他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华革命党,并奉派任琼崖分部部长。随后被委任为琼崖讨袁军总司令。陈侠农回琼后,积极联络各方力量,很快形成一个以白石溪为中心的海南海内外讨袁机构联络网。在陈侠农的领导下,讨袁军不断发展壮大。袁世凯死后,讨袁军奉命解散。陈侠农应召北上,赴京参加国会活动,后被段褀瑞军政府以“内乱械斗”罪名逮捕。孙中山等人虽全力营救,终归无效。1917年在北京就义,时年仅39岁。1929年国民政府明令褒奖,并追赠其为陆军中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陈策夫妇合影。 海南日报记者 李英挺 翻拍

  文昌人陈策出身于华侨家庭,15岁考入广东黄埔水师学堂,并在广州参加同盟会。此后积极追随孙中山参与反袁、反军阀斗争。1919年在驱桂战争中,陈策任讨桂军第二路军副司令,次年参与起义,起义失败后逃至澳门被捕监禁。其间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探监送饭,视如亲子。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兴师北伐。陈策被任命为航政总局局长,负责供应军需。1922年6月15日,广东军阀陈炯明炮轰总统府,背叛孙中山。在关键时刻,陈策不顾危险,与叶剑英一起,将孙中山迎上他的座舰宝壁舰上,并在此后的50多天里,始终伴随其左右,直到8月孙中山离开广州。

  1923年初,陈策在沪面奉孙中山之命,亲赴香港联络江防、江南两舰官兵,夺取全部属于广东的60余艘兵舰,联合滇、桂、湘军入粤讨伐陈炯明,并将陈炯明赶出广州。陈策受命出任广东海防司令,设司令部于江门,以维护广州大本营的安全为主要职责。桂系军阀沈鸿英入穗后,欲自立广东总司令,陈策奉孙中山命讨伐,为统一两广打下基础。

  琼山人徐成章也是早期的同盟会会员,他与陈侠农一起领导琼崖的讨袁斗争。1917年他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堂,1923年到广州,被孙中山任命为湘粤桂联军某支队参谋长,进驻增城,与陈炯明对峙。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徐成章在军校任特别官佐,负责第一期学生的军训工作。这年11月,孙中山接受共产党的提议,决定成立大元帅大本营铁甲车队,徐成章被任命为队长。这支武装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时代风云的感召下,大批的琼崖青年才俊报考军校,投身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有后来成为将军的符昭骞、梁英、文鸿恩、文朝籍、吴宗泰、詹忠言、张光琼、叶佩高等人。而在黄埔军校第一至四期中,广东学生有714名,其中琼崖学生有202名。

  扶助孙中山治国理政

  除了响应孙中山的号召血洒疆场外,还有海南人以文人的身份协助孙中山治国理政。文昌人林树椿早年就读于湖北武昌中华大学法律系,他是老同盟会会员,还是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

  1920年,在徐成章的举荐下,林树椿来到广州大元帅府,林树椿为了法律的公正和他认定的法制精神,拒绝加入任何党派的理念,立即吸引了孙中山的注意。孙中山对这位来自海南岛的青年颇为器重。无论是宋庆龄还是孙中山,对这位说话带有海南口音的文昌人有一种先天的亲近感。

林树椿

  1921年,林树椿成为孙中山大元帅府的中文秘书。与孙中山相随的这些日子,决定了林树椿后来的人生走向。1923年春天,在广州大元帅府,极少给人留下墨宝的孙中山,一天夜晚与林树椿小聚之后,觉得心中有话要说。他请人拿来宣纸和砚台,神情非常的专注,胸中似乎蕴藏许久,一挥而就,写下了一副对联:“道因时以立,事惟公乃成”,这是孙中山对林树椿的勉励。这副不同寻常的对联,成了日后林树椿一生追随孙中山理想的精神支柱,也是最能见证这段不为外界所知的特殊交往的重要物证。

  1924年年底,怀揣对联的林树椿跟随孙中山到了北京。此行是受冯玉祥之邀,到北京共商和平统一大计的。他们一行人住进了北京的临时行辕位于铁狮子胡同的顾维钧私宅。就在这里,已经34岁的林树椿经宋庆龄的热心牵线,认识了前清格格爱新觉罗·恒容。从相识到结婚,中间不到两个月。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林树椿伤心欲绝地见证了伟人逝世的整个过程。此后他带领格格,辗转于天津、长春、甘肃、厦门、广东,最后回到海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