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在南京的峥嵘岁月

辛亥革命网 2016-12-01 13:51 来源:团结报 作者:赵子云 查看:

今年是辛亥革命领袖、当时与孙中山先生并称“孙黄”的黄兴逝世一百周年,黄兴一生为反清革命奔走策划、冲锋陷阵,这位民主斗士,在南京也曾有过一段峥嵘岁月。

  今年是辛亥革命领袖、当时与孙中山先生并称“孙黄”的黄兴逝世一百周年,黄兴一生为反清革命奔走策划、冲锋陷阵,这位民主斗士,在南京也曾有过一段峥嵘岁月。

  指挥武汉保卫战

  早在明代末年,黄兴的一位祖先,在临去世前,就曾留下遗训:黄氏子孙永远不要做清朝的官!这一遗训一直传到二百多年后的黄兴。从幼年开始,黄兴还受到明末王船山反满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戊戌变法和1900年唐才常在武汉发动的自由军起事相继失败后,他看到了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这位热血青年则开始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1904年,黄兴和陈天华、宋教仁在长沙成立革命组织华兴会,黄任会长。同年他策划长沙起义未成,逃亡日本。1905年与孙中山筹划成立同盟会后,先后参与或指挥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廉州、上思起义和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又与赵声领导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

  武昌起义后,黄兴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他率领义军在汉口、汉阳与人数众多、装备优良的清军苦战一个月,最终因义军内部协调不一,外部则力量悬殊,汉口、汉阳相继失陷。然而,正是由于武汉保卫战牵制了清军大部分主力,从而促进了晋、滇、赣、沪、黔、江、浙、桂、皖、闽、粤、川等十几个省市革命力量趁机大举,次第响应,使得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此期间,江、浙、沪、镇等革命联军于12月1日攻克东南重镇南京,扭转了汉阳、汉口失守后的不利局面,使得革命重心转向东南,为不久后临时政府定都南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切都是与黄兴不避危难地英勇奋战分不开的。

  南京光复后,革命中心由武汉转移到南京。12月4日,身在沪上,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黄兴被留沪的各省代表公推为大元帅,负责组织南京临时政府的工作,黄兴却认为自己不是能够组织全国政府的人选。他认为即将回国的孙中山先生才能当此重任,而自己则愿领兵北伐。以致不肯接受这一重任。15日,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改为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但黄兴仍然坚持不受。最后,南京代表会议只好发公函催请,同时江苏都督程德全又亲赴上海一再劝说,黄兴才勉强同意。

  黄兴明白,早日成立南京临时政府对革命是有利的,所以准备起身尽速去南京着手组织工作。不料12月23日,他突然收到孙中山即将归国至沪的电报,在稍作考虑后,他决定推迟南京之行。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孙先生是同盟会的总理,他未回国时,我可以代表同盟会,现在他已在回国途中,我若不等待他到沪,而抢先一步到南京就职,可能将使他感到不快,并使党内同志发生猜疑。太平天国起初节节胜利,发展很快,但因几个领袖互争权利,终至失败,我们应当引为鉴戒!”这一番话立刻受到许多人的赞扬。

  南京岁月

  12月25日,众望所归的孙中山先生终于回到上海。四天后,被选为临时大总统,次年(1912)1月1日在南京就职。3日,组成了南京临时政府,黄兴被任命为陆军总长、兼任参谋总长、兵站总监,负责全盘军事工作。南京临时政府中,没设总理,黄兴实际上担负了政府总理的繁重职责。在南京期间,黄兴全力协助孙中山先生统筹全局,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三十多项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发展民族资本和文化教育的政令。此外,他们很大的精力都花费在如何搞好内部团结问题上。因为当时革命营垒虽有数量可观的军队,但“‘附合’革命者,不是盘踞地方,就是拥兵自卫,只求目前名利,不计将来祸患,甚至以军队名义要求非和不可(指与袁世凯讲和),并暗中与袁通气。”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军队黄兴都指挥不动。孙中山和黄兴十分担心,生怕出现自相残杀的悲剧,所以他们不得不把很多时间投入到搞好内部团结的工作上来。

  袁世凯窃取大总统位置后,仅仅存在三个月的南京临时政府即宣布撤销。黄兴留下担任了南京留守府留守,负责办理政府机关的结束事项和接收管理驻宁的十多万军队。袁世凯早就把这些军队视为眼中钉,此时他一方面唆使喽啰攻击黄兴“拥兵自重”,一方面存心与黄兴为难,以财政困难为由拒拨军饷,使得驻宁的军队陷入有时连粥都吃不上的困境,从而加剧了许多士兵的怨恨情绪。而在这前后,沙俄政府正阴谋把外蒙从我国领土中分裂出去,袁世凯和沙俄大搞政治交易。黄兴接连致电北京政府,坚决反对奴役中国的阴谋。同时为了表示避免因“南北猜疑”而加剧内忧外患,即着手裁军工作。因为武昌起义后,各地党人风起云涌,组成军队,占领城市,自立名号的现象很严重,也有一些前清部队反正起义,趁势扩充势力,军队编制芜杂,良莠不齐,以致军纪废弛,常有扰民事件发生。孙中山先生解职时即以裁军整编的任务付托黄兴全权处理。所以此时黄兴即抓紧着手南京留守府所辖军队的裁撤。在开展这项工作的同时,深思远虑、忧国忧民的黄兴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又着意选择了优秀军官和一批精良武器,组成了一个师,定名为第八师。这个师的中上级军官,大多数是同盟会会员。黄兴用全力把第八师组织得坚实健全,作为革命军队的一个中心堡垒,对其余的军队则分别进行裁撤或调拨出去。

  兵变事件

  4月10日(一说9日),黄兴赴沪筹措军饷,不料就在黄兴事毕返宁前夕的4月11日夜晚,南京城突然发生了一起赣军兵变事件。事后方知,原来是阴谋复辟的清朝贵族良弼、载涛、载洵、浦伟等所策划,他们组建了一个“九龙会”反动会门,其成员潜入各地杂牌军队中,以索欠饷鼓动士兵叛乱,企图制造混乱,为复辟创造条件。这次兵变为赣军的一个旅,约两三千人。该旅旅长姓邓,旅部设在城北丁家桥南洋劝业会遗址内(即后来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在今湖南路上)。黄兴就任南京留守后,将该旅改编入洪承点的第七师。再说这些叛军冲出营房后,沿大路向南至唱经楼、北门桥一带,一路肆意洗劫商店、住户。此时南京政务由黄兴全权委托的留守府总务厅厅长何成浚主持,何一面电告黄兴,一面与留守府总参议李书城挺身应付,他们调集了郊外广西驻军第三军王芝祥等部入城紧急平叛。结果不到五六个小时,即全部平息。此时黄兴恰恰也赶回南京。

  这次平叛,叛军除当场被击毙者外,事后被镇压处决者,还有七八百人之多。由于来不及枪决和杀头,竟动用了铡刀,惨不忍睹。主犯柳如英,是一个武功造诣极深的人,临刑时他运用内功,好几个刽子手砍缺了几把刀,都不能砍下他的头,后来还是原总统府警卫团一位吴姓团长闻讯骑马赶到,趁柳注意力没有集中的时候,飞快一刀,才使柳的人头落地。

  黄兴原来只准备惩办几个为首者,其余打算遣散回原籍,但王芝祥坚持非严办不足以整饬军纪,以致成了大规模的杀戮。据说开始时其中留守府内就已捆缚有一百几十个叛军,有经军法审判,有未及审判,笼统拉在府后外面水塘边砍杀或枪决。这一处决案,系由军法局开了一张名单,送交徐宗汉(黄兴夫人)代黄兴用朱笔在名单上写了一个“杀”字,并画了一个大圈,即令执行。

  黄兴关于裁军问题完成后,留守府也就取消了。它存在的时间也不过两个多月,是袁世凯多方阻挠、破坏下被迫取消的。黄兴在南京临时政府任职时,由于长期劳累,即已积劳成疾。留守府取消后,黄兴离开南京,仍然拖着病体坚持革命工作。1914年,在美国的黄兴胃溃疡病复发,病了半年之久,回上海后的1916年,在武昌起义五周年纪念那天,突然胃血管破裂,吐血不止,10月31日,这位革命斗士在忧国忧民的痛苦中,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42岁。

  黄兴的一生,是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事业艰苦奋斗的一生。他为振兴中华而呕心沥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