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任驻暹罗公使马骧

辛亥革命网 2018-06-15 14:43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娜 查看:

中国首任派往暹罗的公使是谁?谁也未曾想到,是云南大理人马骧。

  中国首任派往暹罗的公使是谁?谁也未曾想到,是云南大理人马骧。

  派遣公使是国与国之间平等关系的表现,是对于驻在国的尊重。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帝王时代,周边的国家对中国称臣纳贡,不是平等关系。明朝时期,有典型朝贡关系的国家是朝鲜、琉球、安南、占城等,他们采用明朝年号、年历,定期向明朝政府朝贡,具有君臣、主从关系的真实内涵,明朝政府对其国王册封、赏赐、对其贡物进行回赐。还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是日本、暹罗、爪哇、满加喇、苏门达腊、真腊、渤泥、三佛齐、苏禄等,他们接受明朝授予的封号,不定期向明王朝朝贡。【注:祁美芹《对清代朝贡体制地位的再认识》,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3月,第16卷第1期,第53页】

  清朝时期,载于礼部职掌的朝贡国惟有朝鲜、琉球、安南、南掌、暹罗、苏禄、缅甸。这些属国每间隔二三年派出使团朝贡,使臣对中国皇帝要行三叩九拜礼【注: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中国与这些属国没有现代意义的“互派公使”的对等关系。

  中国与暹罗之间,现代意义上的国与国之间互派公使,是民国时期才有的事。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派往驻暹罗办理外交事务的公使是马骧。

  马骧,字幼伯,大理人,是云南早期同盟会员之一。辛亥革命前,马骧与杨振鸿、黄毓英多年在云南省内外进行革命活动。大理州政协文史组在《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七辑中简介马骧历史:“辛亥之役,腾、永、昆明和大理的新军相继响应武昌起义,他们的作用很大,因此,有‘云南革命三杰’之称。马骧曾被孙中山先生委为云南民军总司令、大元帅府参议官、四川宁远各属慰问使等职”。孙中山先生写信称赞马骧“爱国弃家,实为民党中不可多得之名士【注:苏松林《新发现孙中山致马骧的一封信》,载1986年7月22日《人民政协报》第三版】”。1922年马骧为执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任务而牺牲,国民政府成立后从优议恤,1987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马骧为革命烈士,2016年3月23日台湾举行马幼伯烈士灵位入祀国民革命忠烈祠仪式。

  1907年马骧先后在下关将军庙、江峰寺召开群众大会,登台演讲,历数清廷罪恶,远近各属到会者数百人。下关厘金总办钱登熙告发马骧为乱党首领,密禀上司拿办,幸得大理县长之子杨梦愚通风报讯,马骧得以逃脱【注:马德荣《马幼伯烈士事略》,载《大理州文史资料》第三辑第67页】。从此马骧行踪不定,与杨振鸿、秦力山、刘弼臣、王养石等志士,艰苦卓绝地开展革命的组织发动工作,抛妻别子,奔走呼号,儿子马有开生病夭折,也无暇回家照顾【注:马德芝《先父马骧二三事》,载1987年9月19日《云南日报》第三版】。1907年马骧组建了同盟会下关小组,发展会员二十余人。

  1908年4月同盟会在云南河口举行起义,起义前夕马骧给家属写了遗书,表达自己的牺牲主义“仲弟手足:兄以身许国久矣。来日此间各盟友抱定牺牲主义袭取河口。如一月后无兄信到家,弟等可购酒浆一招孤魂,兄死矣,与诸弟永别矣。尚望善侍老母,代兄一报养育深恩。诸维自爱,不尽欲言。【注:台北市中国国民党党史馆档案,馆藏号241∕557。】”,河口起义中“幼伯亲身加入战阵【注:马德御《辛亥光复云南革命烈士马公幼伯事略》,存云南省历史研究所】”。黄兴从钦廉赶到河口领导起义,马骧与黄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由于急缺饷械和子弹,黄兴到河内去筹措,起义军首领意见不统一,在清军攻击下急需转移,马骧赶到大理组织力量接应起义军。“君阴约同志,密图回应,革命军之一部退集普洱边境,君闻之,立命人往连接,愿纠合乡里同志,斩关迎入,先夺大理县城为根据,再谋进取省会。不意河口退出诸同志意见纷歧,又恐为清军所困,不敢深入。君望革命军不至,久之,事渐泄,遂有奸人告密,清吏悬重赏以缉君。君闻变仓卒出奔,远走腾越,时逻者四出,侦者蹑迹至,君不得已,由间道行,日跋涉于蛮烟瘴雨中,餐风宿露,凡月余,始达永昌之蒲漂”,“旋逢部中密令,委为都校,统筹大理七县革命进行事务,【注:台北市,1973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出版的《革命人物志·马幼伯》】”

黄兴致马骧信函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