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与辛亥滦州起义

辛亥革命网 2017-06-22 09:33 来源:团结报 作者:刘建国 查看:

冯玉祥在其一生的军旅生涯中,辛亥滦州起义是他革命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字焕章,原名基善,祖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是西北军的主要领导人,也是民革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其一生的军旅生涯中,曾参加了辛亥滦州起义、讨袁战争、两次直奉战争并发动北京政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中辛亥滦州起义是冯玉祥革命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奠定辛亥滦州起义的革命根基

  辛亥滦州起义是1911年12月31日爆发的一次反清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1936年中华民国颁布的表彰令中称“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表彰令高度评价了辛亥滦州起义在推翻清王朝中的作用。发动这次起义的是以同盟会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依靠的主要力量是清朝新军第二十镇第七十九标、八十标新军中的革命官兵,第七十九标、八十标是发动辛亥滦州起义的基干部队,其中第七十九标、八十标中官兵革命思想的奠基和传播与冯玉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冯玉祥当年在第二十镇第一混成协第七十九标和八十标播下的革命火种,奠定了日后辛亥滦州起义的革命根基。

  1910年,冯玉祥被任命为陆军第二十镇第八十标的一名管带。此前,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孙谏声、戴锡九的影响下,冯玉祥已经走上了革命道路,为了促进反清革命形势的发展,冯玉祥联络了多名第二十镇的下层军官,成立了“武学研究会”,自己任会长,以研究武学和习武的名义,联络同志,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在冯玉祥的影响下,“王金铭、施从云所在第七十九标三个营,自排长到士兵,大多倾向革命”(《民革前辈与辛亥革命》团结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第一版,第79页)。

  为了扩大影响,冯玉祥在“武学研究会”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山东同乡会”,以联谊山东老乡的名义进行革命宣传。当时,以第一混成协为主体的清军第二十镇,其兵员多为山东人,为了扩大革命影响,冯玉祥把“山东同乡会”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清军第二十镇中的其他一些标、协中。武昌起义后,发动辛亥滦州起义的正是清军第二十镇的第七十九、八十标新军中的下层官兵。因此,冯玉祥在辛亥滦州起义爆发前在清军第二十镇各标内所做的革命工作,为后来辛亥滦州起义的爆发打下了坚实的革命基础,辛亥滦州起义时,第二十镇第一混成协的第七十九、八十标的官兵大多参加和响应了辛亥滦州起义,甚至许多官兵在辛亥滦州起义中壮烈殉国。冯玉祥在辛亥滦州起义前在起义部队中所做的革命工作功不可没,冯玉祥是第二十镇官兵中,革命思想的重要传播者、奠基人,他的革命活动,奠定了辛亥滦州起义的革命根基。

  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

  先后参加策划辛亥滦州起义的有同盟会、铁血会、共和会、北方革命协会、新军中具有反清思想的官兵和当地的反清革命志士。在辛亥滦州起义策划过程中,呈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多层次、多侧面。由于当时北方严峻的形势,各股策动力量甚至互不相知,甚至在领导层次上互不相属。滦州起义策划过程中的这种特点,导致了策划辛亥滦州起义的外部因素难以直接发力,同时这种特点也决定了策划辛亥滦州起义的过程中,第二十镇内部革命力量的策划在辛亥滦州起义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冯玉祥正是第二十镇中较早具备了反清革命思想的下层军官,在辛亥滦州起义的策划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早在清军第二十镇还没有开赴滦州进行军事演习之前,冯玉祥就已经进行着秘密革命活动(前文已有叙述),冯玉祥等人在永平秋操过程中的革命策划,对辛亥滦州起义的爆发影响巨大,是辛亥滦州起义爆发的主因。辛亥滦州起义的爆发正是在冯玉祥等人的内因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爆发的。

  1911年,永平秋操的消息出传出来以后,“诸革命同志秘密决议,乘此秋操,新军实弹射击,先将禁卫军扫清,再整军入京,密约武汉同时举兵,使清廷首尾难顾,一举灭之”(《辛亥革命》第六集,第339页)、“利用秋操之便,暗中私自带子弹,相机起义”(《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第166页,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1963年版),上述资料的记载说明,永平秋操开始前后,新军第二十镇中的革命党人已经开始了辛亥滦州起义的策划,冯玉祥就是其中的策划者之一。

  就在永平秋操紧锣密鼓之际,1911年10月10日,湖北爆发武昌起义,清军下令停止秋操,令各路军队回访原驻地,准备镇压武昌起义。由于各路革命力量未能按计划准时汇聚滦州,革命党人利用秋操举行起义的计划未能实现,于是第二十镇张绍曾统制在滦州发动兵谏,暗中配合南方革命。但滦州兵谏不幸被清廷瓦解,张绍曾被明升暗降,调离滦州,驻扎在滦州的大部清新军也被分散调离,新军革命党人利用秋操举行起义的计划行将成为泡影。在这危难时刻,冯玉祥等下层军官力挽狂澜,直接策动第二十镇官兵直接举行革命起义,他所在的第八十标于滦州兵谏失败后被调到秦皇岛海阳驻扎,冯玉祥、王金铭(第七十九标,驻扎在滦州)、施从云(第七十九标,驻扎在滦州)担负起了继续策动第二十镇官兵举行反清革命的重任,积极和天津派到滦州一带活动的革命党人白雅雨联系,制定更为详细的反清武装革命计划,“冯玉祥还设法弄到一架油印机,从早到晚在屋里印传单,把报刊上有关民军的消息、各省响应的文电和赞扬革命的小文章印上三四百份,散发到各营房”(《民革前辈与辛亥革命》团结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第一版,第79页)。冯玉祥的这些活动推动了辛亥滦州起义的爆发。

  1911年11月8日(一说11月9日),冯玉祥参加了在滦州文庙举行的军事会议,同大家一道决定,挽留张绍曾,进行反清革命,并于第二天到滦州火车站,前去说服张绍曾,让其领导大家公开举行反清革命,文庙会议中冯玉祥等人的活动虽然最后没能说动张绍曾参加革命,但却也把清军第二十镇中的革命力量汇集起来,加速了辛亥滦州起义的爆发。

  1911年12月下旬,冯玉祥在秦皇岛海阳镇与到访的滦州新军管带王金铭就响应滦州新军起义的事宜进行了彻夜商谈,最后冯玉祥答应,等烟台的革命军到达秦皇岛,他所率领的部队就举行起义,进攻山海关,呼应辛亥滦州起义,然后合兵进攻北京。

  冯玉祥在辛亥滦州起义前夕的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辛亥滦州起义的爆发,是辛亥滦州起义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冯玉祥,是清朝第二十镇新军将领中为数不多的革命策动者之一。

  1911年12月31日,辛亥滦州起义爆发后,冯玉祥被委任为总参谋长,滦州起义军政府还以王金铭、施从云、张建功、冯玉祥的名义通电全国,冯玉祥位居滦州起义军领导人中的第四位,可谓身居要职。

  由于政府严密封锁滦州起义的消息,冯玉祥不知道滦州驻军提前起义,一直在海阳镇等待烟台民军的到来以及滦州起义军的消息,所以没能在滦州驻军起义的第一时间响应起义,辛亥滦州起义被镇压后,清军根据查获的起义信件和文告得知,冯玉祥参加了辛亥滦州起义的策划和在起义军政府的任职情况,冯玉祥被捕并被压解原籍。

  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冯玉祥没能够直接参加辛亥滦州起义,但他参与了辛亥滦州起义的酝酿、筹划,并被推举为辛亥滦州起义的重要领导人。毋庸置疑,冯玉祥是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筹划者和领导者。

  纪念辛亥滦州起义

  冯玉祥作为辛亥滦州起义的奠基者、筹划着、领导者,对辛亥滦州起义怀有深厚的情感,被解职回籍时,押解冯玉祥的火车西行经过滦州,冯玉祥“隔着车窗外望,眦裂发指,心如火焚,不由得紧握了拳头,狠狠地在车蹬上击了一下,我暗暗发誓,势必继续死难者遗志”(冯玉祥《我的生活》)。冯玉祥在他的一生中,一直没有忘记纪念辛亥滦州起义,一直没有忘记弘扬滦州起义精神。时至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全国许多地方看到冯玉祥将军为辛亥滦州起义所修的纪念建筑,在许多历史档案中也会查到冯玉祥将军为辛亥滦州起义留下的历史资料。

  1923年,滦州兵谏的发动者张绍曾先后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国务院总理。时任河南督军的冯玉祥受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打压,处境困难。张绍曾对这位当年和自己一同在滦州从事反清的下属格外关照,将冯玉祥调任为陆军检阅使,并帮助冯玉祥扩展队伍,冯玉祥的处境好转,于是冯玉祥在北京南苑建造了忠烈祠,将辛亥滦州起义的王金铭、施从云等九人供奉在忠烈祠内,在对士兵讲话中称王金铭、施从云为“护国、爱国之军人”(《冯玉祥日记》第一编118页,民国二十一年再版),并为忠烈祠题写“一死能救国自强,忠心耿耿日争光。问谁洒得同情泪,鹃血飞红染夕阳”(《冯玉祥日记》第一编70页,民国二十一年再版)。这是冯玉祥在辛亥滦州起义之后首次在军队中较早建造的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建筑,自此以后冯玉祥纪念辛亥滦州起义、弘扬辛亥滦州起义的举动连连不止。

  在1924年爆发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总统曹锟,控制北京政权,据《冯玉祥日记》记载: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九日九点半,冯玉祥去天津告知临时执政:“王金铭、施从云均为革命而死,此次拟铸铜像,立于中央公园”(《冯玉祥年谱》,《河北文史资料》第113页)冯玉祥的建议得到批准,王金铭、施从云的铜像得以伫立在北京中央公园(今北京中山公园),两位烈士铜像前面镶嵌铜板,上面镌刻着北方军政府大都督王金铭、北方军政府总司令施从云烈士等字,这是自滦州起义失败后,辛亥滦州起义事迹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国家允许下公然亮相。滦州起义的镇压者袁世凯、曹锟等泼在辛亥滦州起义烈士身上的污泥浊水得以清洗,起义的事迹逐渐为天下知晓。

  冯玉祥1933年在山东泰山建造的“滦州革命烈士祠”,是辛亥革命失败后,第一处大规模的纪念辛亥滦州起义、弘扬辛亥滦州起义精神的建筑。九一八事变以后,冯玉祥隐居山东泰山,在这里他节衣缩食,向泰山普照寺捐资,换得一块一亩五分六的土地,然后又率领自己的部下开山劈石,将这块土地扩展到三亩多。冯玉祥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了滦州革命烈士祠,滦州革命烈士祠殿宇三层,过厅一层,周围圈以围墙,烈士祠的正门写有“革命烈士祠”五个大字,上八级台阶后为过厅,再上八级台阶为正殿平台,建有前厅三间,前厅北为中院,建有东西配殿,再往北为后院,建有烈士祠正殿。滦州革命烈士祠内有名人、政要的辛亥滦州起义的题咏、纪念碑。滦州革命烈士祠同中央公园王金铭、施从云铜像的命运不同,铜像铸成后不久即被毁弃,而山东泰山的滦州革命烈士纪念祠保存至今,时至今日,仍然是全国最具规模的辛亥滦州起义纪念物,其功劳首推冯玉祥。

  1934年8月,冯玉祥向国民党中央党部提交呈文,建议为辛亥滦州起义烈士举行国葬、建祠、铸像、立传。当时正值长城抗战不久,民族危机加深,全国抗日浪潮迭起,国民政府在冯玉祥的大力推动下,1934年10月19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41次常委会做出:“案准冯委员玉祥等提议……(一)在滦州建纪念碑或纪念塔,交行政院督办;(二)事迹交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三)交抚恤委员会议恤”的决议。根据这项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于1936年在山东泰山建造了辛亥滦州起义烈士纪念碑;1936年4月颁布了《优恤滦州殉难诸烈士命令》,并在北京颐和园西三十里处的显龙山上,建造了辛亥滦州革命烈士纪念园;1937年1月了成立滦州起义先烈国葬筹备委员会,并于是年五月举行了国葬大典、出版了《国葬特刊》,对辛亥滦州起义诸烈士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和祭奠。滦州起义的弘扬由原来的个人行为发展到国家行为。冯玉祥是纪念辛亥滦州起义、弘扬辛亥滦州起义精神的有力推手,今天我们能够见到这么多的辛亥滦州起义纪念物和辛亥滦州起义纪念材料,应该感谢在九泉之下的冯玉祥。

  冯玉祥是民革的老前辈,以大量的革命工作奠定了后来滦州起义的革命基石。辛亥滦州起义爆发前夕,他积极筹划,多方运作,加速了辛亥滦州起义的爆发,有力地支援了南方的革命,使清政府不能首尾相顾,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辛亥革命胜利后,其成果被袁世凯篡夺,袁世凯是辛亥滦州起义的镇压者,极力阻挠辛亥滦州起义的弘扬,并给滦州起义志士加上了许多不实之词和污泥浊水,冯玉祥将军以顽强的意志,致力于辛亥滦州起义事迹的宣传和辛亥滦州起义精神的弘扬,使滦州起义拨开迷雾,真相大白。

  冯玉祥是辛亥滦州起义的奠基者、筹划者、宣传者,在辛亥滦州起义革命志士遗愿早已经实现的今天,我们怀念冯玉祥将军。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