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与王廷钧的恩怨情缘(4)

辛亥革命网 2017-07-11 10:38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作奇 查看:

秋瑾1895年随父移居湘潭,次年5月17日,与王廷钧成婚,秋瑾与王廷钧的结合,既是一场爱情悲喜剧,充满恩怨情缘,也是促使秋瑾走向新生活,激发革命热情的巨大动力。

  3.立志革命,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据记载,秋瑾在日本与孙中山见过两次面。在第一次与孙中山见面后,秋瑾就立即被孙中山提出的革命主张所折服。秋瑾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使秋瑾正式从一个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留学青年转变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秋瑾把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奉为自己的信仰。为了革命,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她曾写信给湖南的好友王时泽:

  吾自庚子(1900)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

  ……为革命而流血者,自唐才常之后男子中并不乏人,若史坚如、吴樾诸君子;而女子则无闻焉,亦吾女界之羞也。17

  在秋瑾从事革命斗争的生涯中,看到了大批男界革命志士为革命纷纷赴死的场景,深受影响。有唐才常、沈草、吴樾、史坚如、陈天华、姚宏业等人,特别是马福益、刘道一两个湘潭老乡慷慨就义。1905年9月24日,革命党人吴樾怀揣炸弹准备炸死载泽等出洋考察立宪的五大臣,壮志未酬不幸牺牲,五大臣中只有两人受了轻伤。秋瑾听到吴樾牺牲的消息后,心中万分悲痛。漫漫长夜,她悲愤地彻夜不能眠,奋笔疾书《吊吴烈士樾》:

  昆仑一脉传骄子,二百余年汉声死。

  皖中志士名吴褪,百炼钢肠如火热。

  报仇直以酬祖宗,杀贼计先除羽翼。

  爆裂同拼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

  前仆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孙。

  陈天华的蹈海自杀和留下的绝笔书也给秋瑾造成极大触动。革命志士的鲜血、为国家民族利益义无返顾的牺牲精神号召着秋瑾为国捐躯。

  秋瑾成长于湖南,深受湖湘文化影响,具有典型的湖南人性格特征刚正质直、勇猛强悍、莱鹜不驯、好胜尚气等。这也是造成秋瑾最终选择毅然赴死的人格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尽到女国民的责任,秋瑾决心赴汤蹈火,以自己青春的热血唤醒沉睡的灵魂。

  4.全面“决裂”,原为避免株连家族。一方面立志报国,一方面想方设法要保护家庭。除痛斥责骂、升级矛盾以外,就是尽快与王廷钧离婚。而早在1905年9月写给秋誉章的信中就想要与子芳“谈判离婚”之后,又于1906年8月 14日致兄第四函、1906年9月12日第五函、1906年10月6日第六函中共四次提出“决裂”。特别是第六函中写到:

  而二妹所言子芳有函达绍者,此乃为彼宅所欺耳,岂有数月而绍中未接其函,此语之假可知也。然此事有所藉口,当与王宅决裂行之。妹一人岂随(遂)不能谋一衣食者乎?18

  秋瑾数度表示要与其“决裂”“断绝往来”,亦数度表示如果与丈夫关系不能按照自己愿望解决,“则死之而已。”而王廷钧坚决不同意离婚。离婚不成,秋瑾就尽量避谈丈夫。从给她哥哥的信可以发现,有“则遗书断绝往来,此后王宅不得云有秋氏之女为媳事,吾哥以为何如?”又曰“无使此无天良之人,再出现于妹之名姓间方快,如后有人问及妹之夫婿,但答之‘死’可也。”她要求坚决不让王家姓氏加在她的名字之上——因为过去的女性都是夫姓冠在娘家的姓上。还嘱咐他人说,如果有人问到她丈夫,就说他已经死了。

  为筹措革命经费和安顿孩子,秋瑾于1907年初回到湘乡荷叶王家。据载,秋瑾回家后“向其家父索取银二千两办大通学校,回故里神冲与家人诀别,并声明脱离骨肉关系”。秋瑾的“休家”之举在湘乡荷叶神冲闭塞的山乡引起了极大风波,邻里乡亲,莫不骇然。自古以来只有休妻之说,岂有休夫休家之理,莫非此女精神不正常?湘乡人谭日峰在1935年出版的《秋瑾先烈传》中写道:“向王廷均索银二千两。曾一度回神冲故里,和家人诀别,声言脱离骨肉关系。当时乡里亲友莫不骇怪,认为疯癫,而加以唾骂,实则女士昭饰翁姑,对待丈夫、儿女感情极好。自立志革命以后,恐株连家族,故有脱离家庭之举,藉以掩人耳目,这样一位智勇兼备的女子,历史上找到几个呢?”19

  四、不了情:但愿生死相依

  晚清国难当头,易生慷慨悲壮之士,侠风激荡为一时代特征。杰出之士,无论男女,均倾慕英雄,向往青史留名,于是舍生取义,屡现惊世骇俗之举。秋瑾之道义在肩责无旁贷之精神品格,流芳百世,值得敬仰,但湘潭王家以牺牲小家的幸福为代价,为国成就了一位“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的巾帼英雄,也应留在后人的记忆里。

  1.哀伤过度,子芳演绎梁祝故事。秋瑾赴日留学后,王廷钧便辞去了京官,回到老家一直鳏居,带着两个孩子过着隐居生活。1907年7月15日,因组织光复军起义事泄秋瑾血染绍兴轩亭口。秋瑾就义后的第三年,即宣统元年(1909),王廷钧因“遭大故,奉汤药数月,哀伤过度,体渐消瘦。……病延两载,遂不起,年三十岁,葬潭邑三都四甲叶子塘巳山亥向。”说来也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产生于晋朝士族文化荟萃的大都会绍兴。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学性渲染。王廷钧因爱妻秋瑾就义,思念过度,悲痛欲绝,不幸早逝,演绎了梁祝爱情故事。王廷钧葬湘潭县三都四甲叶子塘王氏祖山上,位于昭山附近。办完丧事后,王氏家族就按照王廷钧的遗嘱,在秋瑾生前好友王时泽、唐群英等人的支持下,以年仅13岁的秋王之子王沅德的名义,带了两个佣人来到绍兴秋家,提出要把秋瑾的灵柩迎回湖南湘潭,拟与王廷钧合葬。

  2.扶榇回潭,王家举行亡灵超度。1909年七八月间,秋兄誉章突然在天津病亡。秋家连遭变故,家运艰危,门衰祚薄,凄惶可知。王沅德一行只好在越中盘桓月余,到1909年9月中旬才扶榇起程,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11月,秋瑾灵柩运到了湘潭昭山附近。但是,其柩一直未葬,停厝在昭山石坝子荒郊野外,只是在灵柩上结个茅亭,借避风雨。

  关于秋瑾停厝昭山,当时及以后均有一些文献记载。秋宗章在《六六私乘》中记载:

  当时姊婿子芳,久已下世,佳城既卜,乃于宣统元年农历八月,遣两佣人,将奉榇还湘合葬。九月中旬,始遣之行。

  湖南籍同盟会员、秋瑾在日本时的朋友王时泽《回忆秋瑾》云:

  翌年(1908),清御史常徽奏清平毁秋墓……(后)烈士遗骨由王廷钧以其子沅德名义,迁葬于湘潭之昭山。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