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元勋陈英士(4)

辛亥革命网 2017-09-12 09:37 来源:湖州日报 作者:湖州日报 查看:

1906年对于辛亥元勋陈英士来说,意味着同样重要的一次改造。这也开启了他此后光彩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由于好事来得蹊跷,当时在陈英士身边的黄郛劝他多个心眼,调查清楚了再定夺。陈英士筹钱心切,头脑冷静不下来,他对黄郛说:“我们湖州人有句俗话叫:‘和尚要钱连经也卖’。革命需要钱,这点险该冒。”

  1916年5月18日,双方约定在旅居上海的日本侨民山田纯三郎的寓所(法租界萨坡赛路14号)中见面。下午,李海秋带了许国霖等人如约而至,陈英士已先在山田家中等候,大家刚刚寒暄落座,叛徒李海秋却借口说合同底稿忘记带来,匆匆返回去取。李海秋刚一出山田家大门,立即从外面冲进来两个凶手,拔枪就向陈英士射击。陈英士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头部连中数弹,当即身亡,血洒上海滩。

  陈英士的突然离去对孙中山的打击是巨大的,在他遇刺后不到两个月,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就宣布停止一切党务活动,其实和解散没什么区别。不过,通过这件事,孙中山注意到了一个人,陈英士遇刺后,因为当时很多人认为是大总统袁世凯授意的,都怕被栽上乱党的罪名,竟然一时无人敢去认尸,惟独一个瘦削俊朗的小伙子赶了过去,抚尸大哭,并将尸体运回自己家中入殓,此人就是陈英士的结义兄弟蒋介石。以前,陈英士跟孙中山推荐过这个兄弟,孙中山知道他在日本学习过军事,并且跟随陈英士多年,有胆有识,此次陈英士遇刺显示此人还有情有义,也就是从这时期,孙中山还是注意并逐渐重用蒋介石。这开启了国民党另一番新的天地,这里不叙。

  1916年5月18日,对于陈英士的心跳,永远停止在了那一天,然而对于陈英士的身后事及影响却不断绵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孙中山刚由日本回国,听闻陈英士遇刺被杀也立即赶来,流泪不止,当场手书“失我长城”四字,以志其哀。陈英士死后,海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的唁电、祭文、挽联、挽额络绎不绝。

  在1917年5月18日,陈英士遗骸归葬于湖州南郊碧浪湖畔之岘山南麓。据当时沪上报纸云:“前往灵堂视殓吊唁,投赠挽联花圈者亦多。素车白马,颇极一时之盛。法捕房仍派探捕多人,照料保护。”其后,许多“文人”楹联于墓区上方的六角亭(雄跨亭)。据已故湖州籍老人、省文史研究专员凌以安回忆,其中一联为:“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当春秋佳日,歌笑于斯。”另联为:“天外落英多,岁岁年年,黄花岗畔;眼前秋士感,风风雨雨,碧浪湖边。”这两副签名对联都是来纪念陈英士的,但历经文化大革命时英士墓被毀,1984年重新修复时这只留下一副对联。原墓前还有陈英士自撰对联:“扶颠持危,事业争光日月;成仁取义,俯仰无愧天人。”现在墓道前的牌坊上正中是孙中山手写“成仁取义”,左边横额为林森题的“浩气长存”,右边横额为蒋中正题的“精神不死”。中门对联由蔡元培题的:“轶事足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洵是鲁连子房一流。”两旁由于右任其是对联题写的对联:“春尝秋禘生民泪,山色湖光烈士坟。”。

  此外,章太炎发起多次追悼会,并挽联“愿君化彗尾,为我扫幽燕。”(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六辑《陈英士》)于右任在《民立七哀诗》中评价陈英士:“十年薪胆余亡命,百战山河吊国殇;霸气江东久零落,英雄事业自堂堂。”谭人凤挽陈英士联:“二三子主持中部同盟,忍教次第摧残,偏我先生留后死;六十翁不顾前途险象,但视英灵呵护,斩他逆首快民心。”(《先父谭人凤的一生》)

  一个任职不到一年的前都督死后会有如此多社会团体、文化名流、民众自发悼念他,可见陈英士先生光复上海、缔造共和的丰功伟绩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1927年,北伐军占领上海,5月18日,举行了陈英士逝世十一周年纪念大会,蒋介石专程从南京赶来发表演说:“上海之所以有革命如此之成绩者,为陈英士先生首倡革命之功也。若无陈英士先生,即无今日之中国国民党,并无今日之国民革命。”

  综观陈英士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作为,就主要方面来看,不失为是一位服应孙中山,听命同盟会,有所建树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无愧为一代杰出的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诚如孙中山所说:“英士忠于革命主义,任事勇锐,百折不回,为民党不可多得之人”(《孙中山全集》)。陈英士烈士是湖州人民的骄傲,他永远值得人们怀念。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