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哲商二三事

辛亥革命网 2017-10-12 14:22 来源:今日临海 作者:杨大荣 查看:

杨哲商,临海人,著名的辛亥革命烈士。翻开现在众多的地方史资料,发现一些关于杨哲商的记载,似乎有些出入,值得商榷。

  杨哲商,临海人,著名的辛亥革命烈士。翻开现在众多的地方史资料,发现一些关于杨哲商的记载,似乎有些出入,值得商榷。

  许多资料上说杨哲商在临海参与创办了耀梓体育学堂。杨哲商曾担任过耀梓学堂的教习(教师),但说他参与创办耀梓似乎不确。

  众所周知,杨镇毅先生结束在杭州的赤城公学,携屈映光(文六)、周琮(佩璜)回临海与先期返里的洪士俊(伟卿)、项霈(仲霖)一起筹备开办耀梓体育学堂,其目的是为了响应秋瑾在绍兴的大通体育学堂、筹备起义以推翻满清政权,时间是在丁未年(1907)春末夏初。即大约是4月、5月左右,到了6月、7月间学堂筹备就绪,开始招生。7月14日,因受安庆起义失败牵连,清兵包围了绍兴大通体育学堂,秋瑾英雄牺牲,耀梓被迫改名为师范学堂才得以继续办下去。是年,杨哲商正留学上海启东学校,在那里,他认识了秋瑾并得到秋瑾的赏识,委以运输军火的重任。当哲商如约到达杭州时,大通事发,秋瑾牺牲。不得已他才回到故里,执教鞭于耀梓。

  杨哲商牺牲后,杨镇毅先生在挽哲商联的《跋》中说:“予之获交哲商君也,自丁未(1907)夏,渠由绍窜归,襄予耀梓校务始。”与哲商同在耀梓任教的唐荣甲(友三)也说:“杨君哲商自绍兴失败(指大通事件),怅怅归来,与甲等共执教鞭于耀梓学校……”这些都足以证明杨哲商与耀梓发生关系是在大通事件之后。

  耀梓体育学堂创始人之一屈映光(文六)先生在其遗著《开国回忆·光复会群雄咸集》中,关于耀梓学堂的发起人、办学目的、体制、体例等都有详细说明:“……与杨梓卿(镇毅)、周佩璜(琮)、洪伟卿(士俊)、项仲霖(霈)诸君等商议,仿绍兴体育学校例,于临海再设耀梓体育学堂,以作革命根基。”可见耀梓在筹办之初,杨哲商是没有参与其事的。耀梓体育学堂的创办人是杨镇毅、屈映光、周琮、洪士俊、项霈。

  又有资料说,在屈映光等人倡议下,杨哲商遗骸从苏州迁回杭州,再移回临海,在两湖会馆举行7天的悼念活动,十余年后由家属出资葬于东湖。

  辛亥(1911)年9月17日,杨哲商在上海制造炸弹失手牺牲。光复军总司令李燮和将这件事报告给孙中山大总统,孙中山大总统亲自批准得照左军校阵亡例赐恤,浙江都督汤寿替亲笔书写“手造山河”四字以旌其门。

  由于事起仓促,当时杨哲商的遗骸草草埋葬于苏州留园。民国元年(1912),出于对烈士的爱戴,杨镇毅、屈映光、周琮等向浙江省议会提出建议,将杨哲商遗骸运回浙江并重新安葬。他们的建议得到省议会的批准,同时决议将杨哲商附祀于徐锡麟祠中,杨镇毅他们又按徐社、秋社例,在临海建立杨社,并附设哲商小学,以纪念烈士。

  8月11日,杨哲商遗骸抵达杭州。各界人士在杭州国民公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当时浙江的军政界要人如朱瑞、蒋尊簋、吕公望、李燮和、童葆萱、王文庆、屈映光、顾乃斌等俱送了挽联、挽诗、祭文。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知道当时有谁、有多少人参加追悼会,但追悼会规格之高,气氛之隆重是可以想见的。

  浙江都督朱瑞在送的挽联《跋》中说:“今灵柩回浙,卜葬西湖。”在《祭文》中他也说:“配徐祠而与陶沈合葬兮,魂魄乐此西湖之旁。”王葆桢在《挽诗》中也说:“香火一龛配徐祠,陶坟沈墓峙一邱。”杨社同人的《祭文》:“依陶墓兮配徐堂,成德邻兮永馨香。”可见追悼会后,遗骸被安葬在西湖之旁,与陶成章、沈由智建鼎足之墓。

  临海人民是重感情的,不会忘记本地的英雄人物。1919年杨镇毅先生在上海迎回明末清初抗清英雄、临海西乡东山岙里(现永丰镇江溪村岙里自然村)人杨节愍公时熙像倦时,临海万人空巷,都集中到码头迎接,县知事更是特意签署训令,以示郑重。杨哲商是当代的英雄、烈士,是临海人民的骄傲,如果遗骸回归,临海人总不至于“薄情寡义”到都沉默不语,没有一个人出来说一说当时的情景吧。况且,在“入土为安”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让烈士的遗骸停放十余年,再由家属出资安葬,似也有悖于常理。

  所以,我以为杨哲商的遗骸应安葬在杭州西湖边,临海东湖杨哲商烈士墓,正如近代著名学者士元先生在《杨哲商烈士事略》中所说:“后十余年,杨社同人以烈士生平雅爱东湖,复呈准当局,于东湖小瀛洲畔葬衣冠焉。”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