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民国史上“国葬第一人”

辛亥革命网 2017-11-02 10:39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侯思怡 查看:

一百年前的中国,民众的确将蔡锷将军视为国家英雄。因为是他在只手遮天的袁世凯复辟帝制之际挺身而出,举兵起义、以少战多,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从而挽救了新生的民国。

  关于蔡锷将军的民间记忆,30年前应数电影《知音》,全民偶像王心刚和张瑜倾情演绎了一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英雄美人之恋。30年后,电影《建党伟业》中,蔡将军对小凤仙一句“身已许国,再难许卿”,同样迷倒众生。还有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里也隐约提到了蔡将军,姜文饰演的绿林好汉张牧之自称做过松坡将军的手枪队长,松坡将军其实就是蔡锷将军。通过这些电影可以窥知,蔡将军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电影中的叙述较简单,且有一定错误,近年来,先后出版了《儒将传奇:护国军神之蔡锷将军》(九州出版社出版)、《蔡锷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等。

  一百年前的中国,民众的确将蔡锷将军视为国家英雄。因为是他在只手遮天的袁世凯复辟帝制之际挺身而出,举兵起义、以少战多,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从而挽救了新生的民国。蔡将军为什么能完成这一壮举?让我们先来简要翻翻他的履历。

  蔡锷,号松坡,1882年生于湖南邵阳;15岁成为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梁启超的弟子,学习维新思想;17岁留学日本,本是个读书做学问的好苗子,却激愤于国家的积贫积弱而立志从戎;22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日本将星摇篮——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当时已在云南新军担任协统(相当于旅长)的蔡锷带领革命官兵举行起义,宣布云南独立,被推举为云南都督。执政两年期间,蔡锷严格治军、整顿吏治、大力改革;为了节约行政开支,他还两次带头减薪,把自己的月薪降到与营长同级。在蔡锷的治理下,云南秩序井然、蓬勃向上,一度成为西南地区的重心,连北京的大总统袁世凯都称赞蔡锷“文武兼资,一时无两”。1913年蔡锷离滇进京时,省议会曾有意集资为他兴建生祠,以感念其恩德,被蔡将军阻止。

  接下来再讲讲蔡锷跟小凤仙的事。

  1915年,袁世凯的党羽开始筹办帝制,袁本人则默许暗助。此举突破了坚持民主共和的蔡锷的心理底线,他决心护国反袁。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说蔡锷当时故意沉湎于酒色是为了麻痹袁世凯。此说有些笼统。实际上袁世凯在意的是蔡锷的政治立场,而非生活作风。所以,在梁启超发表反对帝制的文章后,蔡锷逢人便说老师是个书呆子,还领衔上劝进表。这些都是在麻痹袁世凯。那么,为什么还要跟小凤仙交往呢?这是一种“技术需要”。

  袁世凯加强对蔡锷的防范,不只是派几个密探暗地里跟梢监视,他还明着干——给蔡锷加派贴身护卫,名义上是提升安全级别,实为增加眼线。蔡锷表面很自由,行动不受限制;其实他的日常活动尽在袁世凯的掌握之中。可是,要筹备潜回云南发动起义,就必须见很多人、开很多会,怎么办?民国初年,去风月场所消遣是官僚和文士阶层盛行的娱乐活动。于是蔡锷就以此为掩护,拉着小凤仙这个女伴,借着“打茶围”、“吃花酒”等机会与联系人会谈。说蔡锷“逃离”北京也不对,当时蔡锷经常往来于京津两地,根本不用“逃”。实际情况是,1915年11月11日蔡锷离开北京是向袁世凯请了病假的,袁世凯也批准了。蔡锷居津七日,每天的活动都有人呈报袁世凯。一切看似如常,但11月18日蔡锷毫无征兆地悄然登船赴日,就从袁世凯眼皮底下消失了。

  至于蔡锷和小凤仙之间是否存在恋情,答案远没有那么浪漫。第一,蔡锷素来生活俭朴,自律甚严,绝无任何绯闻;第二,蔡锷与夫人潘蕙英感情甚笃;第三,其时小凤仙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歌伎,不大识字,更没有任何政治意识,与蔡锷可谓天差地别,毫无共同语言。正是由于小凤仙懵懂无知,蔡锷才放心地把她带在身边;也正是因为小凤仙不明就里,所以在蔡锷起兵后她也没受到任何牵连。

  文艺作品喜欢编织英雄美人的美好故事,这无可厚非;但所有这类作品里,无一例外地都在外貌上美化了小凤仙、在才识上拔高了小凤仙。试想,如果还原一个真实的小凤仙,恐怕受众也会觉得跟蔡将军不相配吧。

  蔡锷将军之所以被奉为一代男神,不仅因为他智勇双全地创下“再造共和”之奇功伟业,还因为他有着高尚的人格和无瑕的操行,这一点连他的对手都感佩折服。蔡将军去世后,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赞他为“军人模范、国民模范”,袁世凯的女婿薛观澜称他是“一代完人”。

  蔡将军执政云南期间清廉奉公、不贪一文,离滇之际,还把省议会资助的路费全部捐赠给难民。进京后任职虽多,但仍恪守在云南时“兼职不兼薪”的原则。在缺粮乏饷的护国战争前线,作为总司令的蔡锷虽已重病缠身,可还是跟普通士兵吃一样的砂粒饭,不开小灶。袁世凯垮台后,国民政府要给蔡将军授勋,蔡将军却说,身为国家军人,只能因对外作战而受勋,不应开内战授勋的先例。

  1916年11月8日,疲病交加的蔡锷将军在34岁的华年溘然长逝,全国各省举行公祭并为他建立祠堂。国会也通过了《国葬法》,1917年4月12日,将蔡将军厚葬于长沙岳麓山,蔡锷因此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新中国和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朱德元帅曾是蔡将军的部下,他将蔡将军视为自己的指路明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授予蔡锷将军“革命烈士”称号,他的遗物一直陈列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中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