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辛亥革命元勋——洋县人黄国樑

辛亥革命网 2017-11-06 10:05 来源:汉中政协 作者:穆雯瑛 查看:

黄国樑,字绍斋,原籍陕西洋县,18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910年,黄国樑出任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五标教练官、标统,团结革命同志,暗中鼓动革命。

  黄国樑,字绍斋,原籍陕西洋县,18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其父黄正元,系清军驻太原的骑兵哨官。其叔父在太原经商,他与张瑜、阎锡山二人,同在其叔父店中当过伙计,因此三人交往甚密。

  黄国樑于1902年考入山西武备学堂陆军部学习。在报考武备学堂前,他与阎锡山、张瑜结为异姓兄弟。1904年毕业后,三人又被清政府选送到日本留学,先入振武学校,后入陆军士官学校,为第六期生。在日期间,黄国樑虽未参加同盟会,但与同盟会员过从甚密,他同情革命,有强烈的反清民族革命热情。1909年毕业回国后,曾先后在保定武备学堂、山西陆军督练公所任教官。同年年底参加了清政府陆军部在北京皇宫保和殿举办的留日回国士官生会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列上等,上谕赏给陆军步兵科举人,并授协军校衔。

  1910年,黄国樑出任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五标教练官、标统。其时,与他同时任职的有同盟会员阎锡山(时任第八十六标标统)。为了进一步使两标新军革命化,黄与赵戴文、温寿泉、南桂馨、张瑜、乔煦、常樾等同盟会员发起成立了山西军人俱乐部,表面上为研究学术,实际上为团结革命同志,暗中鼓动革命。同时,组织模范队,表面上为作训练的表率,实际上培养起义骨干。此时,阎锡山常与黄国樑协商,设法安排同盟会员在两标中担任要职。在他们的策划和推荐下,常樾任第八十五标教练官,南桂馨任军需官;马开崧任第八十六标教练官(后调马队管带),乔煦任第一营管带,张瑜任第二营管带。王嗣昌、张德荣分任两标模范队长,潘遇安、张培梅、赵守钰、路福保等担任排长。他们还安排一批有文化的同盟会员如杨彭龄、史宗法、张德枢、王缵绪、王承绪、李嵩山等下连队当兵或任文书等职,宣传革命,发展会员。这样,同盟会就掌控了新军,为后来的太原起义储备了实力。1955年,在山西省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黄国樑曾讲到这一时期的情况,他说:“我将当时的旧军改练为新军,在新军内挑选一部分人,亲自教练为革命的基干,同时联络同志,策划革命的行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山西支部立即响应,积极筹划在太原发动武装起义,准备待机发难。而以陆锺琦为首的山西清政府官员也急忙筹划对策,决定把新军两个标调出太原,分别调往蒲州和代州,以分散集中在太原的革命力量,同时将分驻南北各地的巡防队调回太原接防,以稳定省城。10月28日,山西巡抚命令黄国樑的八十五标先行出发,“但如整队出发,又怕途中有变,反戈回攻太原,因令标统黄国樑率领标部全体人员,只带先行步队一队出发,其他本标各营,待命出发。但是未经出发之前,不得发给子弹”(南桂馨《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山西文史资料》第2辑)。为了应对此突发情况,当日下午,同盟会员及起义主要领导者阎锡山、温寿泉、黄国樑、张瑜、乔煦、南桂馨等在五福庵32号黄国樑寓所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他们作出三项决定:(一)在省城举行起义,因为在首府革命,影响大;(二)为防不测,及早于29日晨提前起义;(三)因黄国樑的八十五标下层官兵同盟会员多,革命要求强烈,首先在八十五标发动,待一、二营领到子弹后,即刻起义。阎锡山的八十六标随后响应。

  会后,分头传达起义决定。同时,黄国樑和标军需官南桂馨率领标本部及步兵一队,遵巡抚令先行出发。

  1911年10月29日,黄国樑所部一、二营打响了山西辛亥起义的第一枪,一举攻占了山西巡抚衙门,击毙巡抚陆锺琦,结束了清廷在山西的统治。黄国樑得讯后立刻返回太原,被推为山西军政府参谋部部长。11月4日,即随同阎锡山等赴娘子关,与清廷驻保定第六镇统制、革命党人吴禄贞会晤,策划组建燕晋联军,以阻袁世凯北上,进而共捣燕京、推翻清廷。不幸11月7日吴禄贞被袁世凯派凶刺死,此项宏图大略也付诸东流。吴禄贞被刺后,12月8日,山西民军与清军第三镇在娘子关展开一场激战,终因寡不敌众,于12月12日战败,娘子关失守,民军兵分南北,继续战斗。

  1912年3月15日,通过多方努力,几经周折,阎锡山终被袁世凯任命为山西都督。4月4日,他返回太原就任,并仿照日本的军事建制,分设参谋与军政两个司,将军政与军令分立。黄国樑被任命为军政司司长,主管军队补充、编制、装备等事项。7月,袁世凯实行军民分治,阎锡山调黄国樑为都督府参谋长,由副都督温寿泉接替黄兼任军政司司长,但温未就任,仍由黄国樑兼任。

  山西为京畿屏障,战略意义重大。清廷视起义后的山西为肘腋之患,必欲去之而后快。特别是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对曾阻止他北上就任的吴禄贞和阎锡山恨之入骨,害死吴禄贞后,便把仇恨集中在阎锡山身上,时时伺机予以打击。先是违约派兵进犯山西,逼迫阎分兵南北;再是南北议和后,却不准阎返太原。后来阎几经周折被任命为山西都督后,又实行军民分治,削去其一半权力;最后把归绥道划出山西,把阎降为同武将军。1913年,为了监视阎锡山,袁世凯派其亲信金永到山西担任民政长之下的内务司司长。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只能韬光养晦,在金永的监视下求生存。他装痴作傻,将军政大事交由军政司长黄国樑全权处理,以示自己无能,从而麻痹了金永,保持了禄位。

  1913年,原吴禄贞第六镇校级参谋,曾任山西朔方征讨使、北上民军总司令,时任山西陆军第一师师长的孔庚率师征蒙(反对蒙古王公独立),战事结束后留驻包头,并通过同乡黎元洪的关系,扩充私人势力,撤换了原八十六标中下级军官,在军中引起很大矛盾。阎锡山也认为孔有他意,为削弱其势力,便暗中操纵同盟会人士及八十六标旧部发动兵变。变兵枪毙了正在发饷的军需处长,抢走金柜,孔从别室钻到天花板内才幸免于难。孔不知内情,事后,为泄此愤,杀死守卫的骑兵团40多人,并将担任卫兵司令的续敦礼用铡刀铡死。阎锡山便借口包头兵变,将孔师缩编为步兵第十三混成旅,辖步兵第三十三团和第三十四团,由赵守钰和台寿民分任团长,孔被降为旅长兼晋北镇守使,驻守大同。阎又抽调重要干部和编余士兵成立第十二混成旅,任命黄国樑为旅长。1915年10月,原为孔庚师班长的忻州人卢战魁,曾为哥老会头目,于1913年脱离部队,聚集哥老会会众千余人在包头以南地区进行骚扰,由杀虎口、七墩口进犯山西,从右玉到大同,又到平鲁、朔县、山阴、应县、浑源、阳高、天镇等县,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人民恨之入骨。阎锡山派黄国樑率马开崧骑兵营、刘文厚步兵营及炮兵两连追击,终将其赶出山西。

  由上述情况看,从辛亥起义前后至此,阎锡山对黄国樑这位异姓结拜兄弟是很信任和倚重的。这一情况的改变发生在袁世凯逝世后。阎锡山的炮兵司令周玳对此事曾有记述:袁世凯去世,黎元洪继任总统,孔庚便想借黎的力量,与黄国樑里应外合,把阎除掉,以取而代之。黎曾秘派代表金筱陶到太原见黄国樑,并住黄公馆。此事被人告知阎锡山,虽然阎当时不露神色,但一定引起了他的警觉。后来,为了扩充军备,黄国樑召集其秘书、参谋等人,拟了一个非常详尽的计划,把一个旅扩充成为一个师。阎锡山看过这个计划后,“立刻怫然变色,把计划扔在地上”,并且拍着桌子喊:“绍斋(即黄国樑)也太不把我放在眼里了!”随即令秘书长贾景德给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拍电报,报告黄国樑如何跋扈,如何不服节制。同时,交给宪兵司令张达三一道手谕:“黄国樑着即免职,限即日离开太原。”第二天早晨,周玳独自一人去车站送走了黄国樑。

  黄国樑之子黄定先生也曾记述过这件事。他写道:“因黄国樑与阎锡山自山西武备学堂起就是同学,山西起义又是黄国樑的部队为起义主力,因此黄的部下对阎锡山一向不服。袁世凯去世后,阎锡山担心大权旁落,因此夺了黄国樑的旅长职务,并派兵夜围其住所,迫其离开山西,阎锡山就此收回军权。”

  黄国樑离晋到京后,正值黎元洪为大总统期间,黄担任了黎总统府参议、将军府将军(陆军中将)等职。

  为了在军阀割据、侵城夺地的形势下存在下去,阎锡山整军经武,大力制造武器。1920年3月,在原机器局和修械所的基础上,设立军人工艺实习厂,同时成立兵器委员会。1923年,阎锡山又请被黜的黄国樑回到山西,出任山西兵站总监、兵工厂总办、兵器委员会会长等职。其间,黄虽有职无权,但在研究兵器方面,还是做了不少事情。到1927年改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为太原兵工厂时,兵工厂已辖有大炮、炮弹、步枪、枪弹、冲锋枪、机械、机关枪、炸弹、飞机等17个工厂,已成为与汉阳兵工厂、沈阳兵工厂齐名的国内三大兵工厂之一。据黄定讲,1928年,黄国樑与阎锡山因为一件不很重要的事情吵起来,导致两人最后决裂。1930年中原大战开始后,黄辞去一切职务,以后再没有在阎锡山政府担任过职务。

  黄国樑曾在1955年山西省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讲到过上述这一时期的情况,他说:“在推翻了清朝的腐败统治后,革命集团内部很快起了分化,转向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当时的山西都督阎锡山,因我兵权过重,日见猜忌,遂于1917年被迫去职,离开山西,到北京依附了北洋军阀政府,曾任总统府参议、将军府将军等职。1923年,阎锡山因怕我和西北胡景翼合作,不利他在山西的统治,于是又把我从北京叫回,用兵站总监、兵工厂总办、兵器研究会会长等一系列职务来进行拉拢收买。这时,虽然我知道阎锡山是不会信任我的,这不过是设就的圈套,意在羁縻,但我还是尽心竭力帮了他的忙的。例如,我在兵器研究委员会会长职务内,曾用种种方法试制成功了迫击炮、手掷弹、冲锋枪等武器……”

  抗战开始后,黄国樑携全家离开山西,回到陕西汉中避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国樑移居北京,并将位于山西太原的全部房产无偿捐献给国家,同时受邀为山西省政协委员。

  黄国樑离开山西后,很少提及自己的经历,他曾对其子女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从此淡泊人生。

  黄国樑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集邮家。集邮用名为其字绍斋。曾与周今觉同任甲戌邮票会名誉会长。甲戌邮票会的经费,有半数由他捐助。甲戌邮票会与中华邮票会、新光邮票会同为我国三大邮会,甲戌邮票会成立于甲戌年(1934)5月。黄国樑以收集研究中国早期邮票为主,兼集中国解放区邮票、军邮和外邮,同时还注重收集集邮文献。1939年,他以《记晋察冀边区邮票》为题,用千字篇幅记述该品种邮票发行的情况,现已成为珍贵的文献史料。他曾有许多珍贵藏品,可惜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轰炸下毁坏殆尽。

  1958年,黄国樑在北京病故,享年75岁。山西省政协在京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在他遗像两旁悬挂着一副挽联:

  上联:辛亥革命立功先,责成全军共维三晋;

  下联:甲申诞生今作古,政协老友又少一人。

  横批:英灵永存。

  黄国樑的灵柩被安葬于北京市福田公墓。

  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后,黄国樑长子黄定响应国家的统战政策,积极联系在台湾的胞弟妹回大陆探亲祭祖。他为了让弟妹能对大陆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希望能够给父亲重修墓地(原来没有任何标志,只是一个土堆)。但由于经济拮据,无力承担修墓的费用,因此致函有关方面,希望能够给予资助,但因种种原因未果。最终还是由黄国樑在台子女为主出资,完成了对黄国樑墓地的修葺。

  参考资料:

  ①黄国樑之嫡孙黄大江先生提供其父黄定先生手书资料。

  ②刘存善先生《阎锡山传》《山西辛亥革命史》。

  ③山西省文史研究馆《山西辛亥革命资料选编》。

  (作者系山西省政协文史办公室理事)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