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中的乡宁乌衣王氏三兄弟(2)

辛亥革命网 2017-11-10 09:23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王永顺 查看:

1911年 (辛亥年)武昌起义后不久,山西革命党人便及时在太原发动起义,不仅推翻了清王朝在山西的统治,而且对结束我国两千年封建帝制和建立中华民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军政府成立后,王体元即在阎、温左右运筹擘画。遂决定将队伍扩充为四个标。以姚以价为东路军总司令,赵戴文为参谋长,率张煌第一标开往娘子关,以防堵清军反扑。以张瑜为北路军司令北上,攻占雁门、大同。以刘汉卿为南路军司令,直取平阳(临汾)、运城。王锡元此时已晋升为队官,于29日当日黄昏便乘火车前往娘子关。王临元也随后率学生敢死军赶到。民军很快攻占了娘子关、固关及其前沿阵地乏驴岭、雪花山,严阵以待。

  山西地处北京肘腋,太原起义,清廷震动,即令正在开往汉口前线的北洋第六镇(师)统制吴禄贞为晋抚,留驻石家庄,督师入晋。而吴本是革命党人,素有大志,遂于11月4日与阎锡山组成燕晋联军。然后联系驻滦州张绍曾、驻奉天蓝天蔚,定期会师,直捣北京。当日山西两营民军就开赴石家庄,截断了南北大动脉京汉铁路,断绝了北京与汉口前线的交通,减轻了武昌民军的压力。此举改变了全国的战局,引起了清廷极大的恐慌。袁世凯派人将吴禄贞刺死,才致使此项雄图大略,付诸东流。15日清廷又命张锡銮为晋抚,率曹馄第三镇开往石家庄。大兵压境,景梅九提出:“袁奴远交近攻,欺人太甚!惟有一战,不可退让,胜则长驱北上,败则分兵南北,另作计划。⑧”阎锡山遂派兵紧急增援,自己也亲偕王体元等上关督战。12月8日,清军以三万之众,猛攻娘子关、固关。民军以两千余步兵,据险死守,屡挫清军,卒以寡不敌众,于12日痛失雄关。16日姚以价、阎锡山先后撤返太原,未及周密布置,阎即偕赵戴文仓促北上。姚以价亦脱离山西,后转江西任李烈钧的参谋长。

  时太原人心恐慌,风鹤万状,王体元等辅弼温寿泉支撑危局。然袁军日近,事已无济,温遂偕3000余人南下,以图再起。《河东革命记》中记有“途中错乱大军,乱次争先”,“遇副都督温静庵及王乾三、景介福等同行” ⑨。沿途城封野乱,一夕数惊,温等苦力维持。行至洪洞曲亭镇与第一次南下民军李大魁、叶复元等会师,得知南路军曾于12月5日不战而克平阳。继续南下时,在侯马隘口与太原镇总兵兼南路巡防统领谢有功遭遇,累战受挫,司令刘汉卿壮烈牺牲,平阳复为清军占领。于是民军绕平阳,经襄陵、太平、稷山于12月27日到达河津。“是时民军队伍极为复杂,曰义勇队、曰洪汉军、曰霹雳队、曰学生军、曰陆军、曰改编新军,兵士纷纭,毫无纪律”,于是,在县城高等小学堂,进行了有战略意义的军旅整顿。将陆军整编为步兵一标,马队一营,炮队一营。将洪汉军等整编为国民军一协。编制即定,温寿泉、景梅九、王体元等渡河而西,赴陕乞师。陆军与国民军分两路进军运城,迨至北相镇,方知运城已于31日由陕西秦陇复汉军陈树藩、井勿慕部光复。未几“山西副都督温寿泉带同军官台寿民、王体元、杨临洙、吴迪、谢侦祥等相继来”,“即日组织河东军政分府,成立副都督府,以作发号施令之区。”⑩此时,清军仍盘踞平阳、绛州,负固不服。军政分府即派兵大张挞伐,1月7日攻克了绛州,将杀害秋谨女侠的南路巡防帮统陈诗政正法。12日围攻平阳,焚南门,占东关,成相持状。温寿泉、王体元等亲赴尧庙劳军,土气为之一振。不料第三镇第五协卢永祥部由太原一路烧杀抢掠而来,民军急忙北上,迎战于韩侯岭。未几,时至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共和告成,战局始告结束。此时北上之阎锡山已占包头,陷萨拉齐,正转进托克托,得知南北议和将成,遂放弃东取归绥(呼和浩特)之议,遄返太原。不料至忻州,接袁世凯电,不准继续前行。阎一方面夤缘时会,向袁输诚;另一方面则求孙中山电袁力争,至4月4日始回省城。温寿泉以阎已回省,不应再有骈枝机关存在,即偕全体员司于7、8月间起节回省。至此,辛亥革命在山西,遂告一段落。

  回太原后,年仅26岁的王体元被任命为都督府少将参谋官,北洋政府陆军部少将参议,王临元被任命为都督府副官,共同居中参赞军机。此时山西军队虽然仅缩编为一旅,王锡元仍被任命为陆军队官。1913年袁世凯派其爪牙金永为山西巡按使,威慑监视阎锡山。阎虚与委蛇,隐忍不发,导致金永肆无忌惮地捕杀同盟会员。景梅九、杨彭龄、张煌、以及忻代宁公团的续桐溪、弓富魁等相继离晋逃陕。王临元不满阎锡山媚袁固位,排除异己的做法。不愿再仰其鼻息,遂借口耳疾日重,辞职返里。1943年在乡宁去世。王锡元以豪侠之气,见难展抱负,亦解甲归乡。曾为立法院初选当选人,1934年在乡宁去世。离并时,他特意将当年攻打巡抚衙门时所持的红柄板斧带回乡宁,以作为永久留念。

  身为革命党人,王体元对阎锡山在二次革命时不敢响应,护法战争时佯装反对,帝制运动时肆允劝进、参与“府院之争”等做法,多次振声反对。阎日渐视其为钉,遂贬其为山西大学少将军事教官。阎逼走温寿泉、黄国梁的做法,更引起了王体元的强烈不满。时值陕西靖国军总指挥胡景翼率杨虎城等夺取了豫西,就任河南督军,电邀王体元襄助。王遂弃阎赴豫,就任中将军长,准备与在河南任要职的景梅九、王用宾、尚德、井介福、王瓒绪、薛笃弼等同学老友再度联手,为国民革命重新一搏。此期间,他曾协助代省长王用宾秘密为黄埔军校召送1400余名青年,其中就有其堂弟王鼎元(其六伯汝琮公之次子,字足三,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组成国民军,自兼第一军军长,占绥、察及北京。胡景翼为第二军军长,占豫、陕两省。孙岳为第三军军长,占直隶南部。对山西形成包围之势。时续桐溪任国民军二、三、四军总参议,积极培植反阎力量。姚以价也在国民军第五军石友三部、第六军韩复榘部从事反阎活动。翌年,续桐溪在郑州召集会议,与王体元等提出先取晋,以实现甘陕晋豫连合,再全力对付奉军的方略。而孙岳却力主先攻打驻天津奉军,然后再取晋,并把唯续意是从的弓富魁也拉走。结果只有樊锺秀建国豫军一部由峻极关攻入山西,虽打下了辽县,但终因孤军无援而退出。1926年,奉军、直军联合阎锡山发起了“讨赤之役”,国民军立溃,续桐溪气急而死,王体元逃亡天津,军旅生涯至此结束。

  1927年阎锡山响应二次北伐,占领了平津。为谋跻身中枢,阎不惜联合各派以减少政敌。遂命天津特别市市长南桂馨、警备司令傅作义出面请王体元回晋,给予高级参议虚职。王体元壮志难酬,心情郁闷,曾多次怒指阎锡山大骂。由于长期无所事事、抑郁蹈晦,其终于忧愤成疾,于1929年病逝于太原西米市,年仅四十有三。

  王锡元原配右玉县贾氏(其父系乡宁县教谕),继娶田家原高氏。子王一予(原名秉田,乳名兴家),抗战时曾任第二战区第12专署秘书主任、代理专员。后任太岳区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秘书,乡宁中学教师,1967年去世。女王巧林,太原市小五台小学教师,适乡宁王仿才,2007年在太原去世。

  王体元配城内崖上王氏,太原米市街 氏。收其侍女凤子为养女。抗战时,凤子之夫在驻乡宁铺上村的十九军军部任职,她曾回乌衣巷省亲。解放后在临汾生活,后迁回其夫原籍河津县永安村。

  王临元配吉县城内陈氏,南沟村刘氏。长女王纲缘适乡宁杨正南(国民政府国防部少将专员),1949年随夫去台湾,1983年移居美国,1997年去世。子王续家,国立山西大学机电系毕业,系原国家邮电部高级工程师,2001年4月在北京去世。次女王续缘适本城常发瑞(医生),2000年在乡宁去世。

  (此文发表于《古往今来》第13期)

  注释:

  ①、《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0页。

  ②、引自《乡宁县志》民国六年版。

  ③、引自《空山人遗稿》。

  ④、《河津县志》人物传《姚以价 姚弟鸿》。

  ⑤、行定远:《姚以价与辛亥太原起义》。《山西文史资料》1991年第四、五期。

  ⑥、《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第37页。

  ⑦、温寿泉、黄国梁等:《辛亥革命山西起义始末》。《山西文史资料》1991年第四、五期。

  ⑧、景梅九:《罪案》第235页。

  ⑨、《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第48页。

  ⑩、尚德:《辛亥革命河东光复纪实》。《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

   作者简介:

  王永顺:山西乡宁人,1950年生,系王锡元、王体元、王临元的侄孙。退休前任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校长助理,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会员。此文由本人2003年拙作《王体元传》缩编。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