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飞南第的友谊

辛亥革命网 2017-11-24 14:39 来源:《档案大观》 作者:《档案大观》 查看:

在澳门,青年孙中山一边行医,一边从事革命活动,其中创办《镜海丛报》是他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办报的过程中,孙中山与葡萄牙人法连斯哥·飞南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走上社会的第一站就是澳门,他通过澳门这扇窗口认识世界,从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在澳门,青年孙中山一边行医,一边从事革命活动,其中创办《镜海丛报》是他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办报的过程中,孙中山与葡萄牙人法连斯哥·飞南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孙中山认识飞南第是在香港。1887年,孙中山入香港西医书院(即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读书,飞南第也在香港读书。飞南第家几代居住澳门。是澳门的土著葡人,他会说一口流利的广州话,性格憨厚、朴实,富有正义感,并不因自己是葡萄牙人而觉得高人一等。充满正义感的孙中山与飞南第志趣相投,两人常在一起议论两国朝政。1891年,飞南第早于孙中山一年毕业,回到澳门继承父业,经营一家印刷厂。1892年9月,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应澳门富绅何廷光等人的邀请,到澳门镜湖医院新设的西医局任义务医席,又与飞南第继续来往。行医期间,由于孙中山医术、医德好,很受澳门中葡居民及其它国家居澳人士的欢迎,他的诊所门庭若市,看病的人常排成队。这便引起了澳门葡萄牙籍同行的嫉妒,他们以孙中山没有毕业文凭为由,百般刁难孙中山。于是孙中山托飞南第帮助办理合法执照,尽管澳门葡萄牙当局以其没有葡国医科大学的毕业文凭而拒绝颁发,但孙中山与飞南第在交往中友谊日深。

  在行医期间,孙中山深感“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国难未已,医病不如医人,医人不如医国,民智需开启,国民需唤醒,于是他决定办一份报纸,宣传革命救国主张。起先他打算依托何廷光的经济条件,但何廷光主张采取自上而下的缓和改革,不益太激进,两入政见不合,报纸故未办成。飞南第对孙中山很支持,加之他又是印刷商,办起报纸来也比较便利,于是孙中山就与这位老朋友合伙了。在报纸的定名上,两人商议后,决定为“镜海丛报”,谐澳门古城“濠镜澳”意,“镜海”很能表达澳门的地域特点。

  经过紧张筹备,1893年7月18日,《镜海丛报》在澳门下环新街3号创刊,为安全起见,以飞南第的名义。至1895年12月25日停刊,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共出版了130多期。该报有中葡两种文版,飞南第主编葡文版,孙中山主要主理中文版,编辑和主笔都是他。该报为周报,逢星期三出版,用八开纸,中文版用文言文写作,长行直排,由上而下,不另起行,且无标点符号。第一版为“好官说”,评论各时期的政令官员,其它各版有刊登国内外新闻的“中外报”;有刊登广东省和香港新闻的“省港报”;有刊登澳门及象山县新闻的“本埠新闻”;还有选登各省辕报、上谕、京抄奏报、文武升迁消息的“官样文章”;另不定期增发文艺副刊,刊登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并有广告。

  孙中山常在报上发表社论、评论等,针贬时弊,言词激进,所署笔名为“黔上味味生”,有专家认为这是孙中山早期的笔名。报纸上的许多新闻,也有不少以夹叙夹议的形式,借题发挥,其中《农学会序》一文,因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思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孙中山在澳门的行医活动,也在《镜海丛报》的新闻中反映出来,并刊出“孙行医”的医务广告,其中一则消息是:“陈宇、香山人,六十一岁,患沙痳八年矣,辛楚殊常,顷在医院为孙医生割冶,旬日便痊精健倍;昔又西洋妇某,胎产不下,延孙洽之,母子皆全;又卖面人某,肾囊大如斗,孙医用针刺去其水,行走如常;又大隆纸店两伴,误为毒药水焚炙心胸头脸,势甚危殆,孙医用药敷之,旬时就愈;又某客栈之伴,与妻口角,妻于夜半吞洋烟求死,次晨八点钟始有人抬到孙馆,如法救之,亦庆更生;又港之安抚署书写人尤其栋,患血症多年不愈,华医束手,亲造孙医求治,一月奏效。”此段文字所列的6个病例,有手术割沙痳(沙淋),有针刺冶小肠气,有外敷治烫伤,有治服毒自杀、难产等、从中可见孙中山医术之高明,所学之全面。 《镜海丛报》是澳门第一家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份报纸也是中产阶级革命派创办最早的报纸之一。由于该报观点鲜明,内容充实,风格新颖,很快风靡一时,不仅在澳门畅销,还发行到中外各地,国内的发行点有:氹仔、湾仔、前山、石岐、广州、佛山、香港、福州、厦门、上海、北京、海外的发行点有:美国旧金山、葡萄牙、横滨、马尼拉等。

  后来澳门葡萄牙籍的的医生见病人都往孙中山诊所跑,自己诊所门前却门可罗雀,病人稀少,有的几乎难以维持,于是更加剧了对孙中山的刁难,他们串通澳葡当局千方百计地阻止葡人和其他洋人到孙中山的诊所看病,威胁各药店不准为孙中山开的处方配药,之后又吊销孙中山的营业执照。孙中山感到压力很大,于1893年9月离开澳门到广州行医。孙中山离开澳门时,把在澳门行医所用的器械、碗碟送给飞南第一家,后来,飞南第的妹妹转送给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现仍在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展出。1895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后,他逃回澳门,一些人见清政府正通缉孙中山,避之犹恐不及,而飞南第挺身而出保护孙中山,飞南第将孙中山藏匿妥当,并在11月6日的《镜海丛报》上刊登出反映广州起义的电讯,介绍孙中山的事迹,热情赞扬孙中山“习知外译事态语言文字并精西医”、“盖示聪颖绝伦之士”、“所志甚大”。后来见局势越来越紧张,就利用他特有的葡萄牙人身份,与孙中山一起化装乘船离开澳门,经香港转赴日本,脱离了险情。1895年11月12日,飞南第陪同孙中山抵达神户,随后到达横滨,通过他们认识的侨商陈清、谭发、结识了在横滨经营“文经”文具店的侨商冯镜如、冯紫珊兄弟,利用在广州、澳门等地取得的革命经验,大力开展革命的宣传、组织活动,不久成立了兴中会横滨分会,然后前往檀香山、美国本土、欧洲等地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其后,孙中山与飞南第的关系长期不断,1910年葡萄牙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后,孙中山特意致函飞南第表示祝贺;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廷后,飞南第以澳门议事公局委员的身份建议升旗祝贺,澳葡当局接受他的建议,写下了澳门历史上值得书写的一笔。对于飞南第的真诚帮助,孙中山没有忘却,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时,拟聘请飞南第为顾问,飞南第以年事已高,婉言谢绝。

  一代伟人与澳门葡人的友谊传为佳话。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