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造林先驱陈美堂

辛亥革命网 2017-12-07 09:30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郭亨渠 查看:

大南山下寮小洋山坡,有座古朴大方的墓地,每年有不少海内外同胞到此祭拜。这座墓地安葬着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粤东造林的先驱归侨陈美堂先生。

  大南山下寮小洋山坡,有座古朴大方的墓地,每年有不少海内外同胞到此祭拜。这座墓地安葬着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粤东造林的先驱归侨陈美堂先生。

  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陈美堂出生于潮阳县沙陇乡浩溪村(今属潮南区)的一个小康之家。其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中医师。美堂少年聪慧,甚受父亲珍爱,遭父训学习中医学,但他感到医术未精,不敢贸然行医。1900年,父亲去世,陈美堂赴泰京经商,办中药店,两年后,在曼谷创办大安堂药行。由于他善于经营,待人厚道,生意兴隆,一年后又与乡人陈洋猷创办耀华力药行,并与当时的旅暹侨领、慈善家郭子彬先生共同组织潮州会馆。不久,孙中山先生到东南亚各国宣传革命,发展同盟会会员,陈美堂拥护和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并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曼谷加入同盟会,为了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陈美堂率先捐赠五千银元,在旅暹华侨中宣传革命道理,筹集了一大笔资金,派人专程送交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经费,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亲笔题书赠送陈美堂一张全身照片,题曰:“美堂同志惠存、孙文”。如今,这张照片陈美堂的后代仍当传家宝珍藏。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陈美堂被任命为国民党暹罗支部长,仍致力于当地侨胞公益事业,捐资与肖佛成合办中文新民学校。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陈美堂回国,捐巨资支持办海军事业,在广州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和嘉奖。孙中山询其所求,陈美堂答道:“此心唯愿振兴粤东,别无所求,我当回乡为乡人效劳。”回到家乡之后,陈美堂捐资创办“翠英学校”,孙中山致书祝贺并亲笔题写校名。陈美堂家乡地处大南山下,回乡后即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到山区考察。当时横亘潮普惠三县的大南山还有许多荒地和疏林地,陈美堂对乡人说:“大南山是块宝地,山村人要靠山吃山,发展林业生产。”民国九年(1920年),陈美堂创办“三民林业公司”,亲赴江西、福建等地采购来一大批优良果树种苗,投付巨资,在大南山区造林三万余亩。孙中山先生获知此举,十分高兴,又电嘉许,并向广东省长朱庆澜推荐,任命陈美堂为潮州、惠州、梅州三州林业督办。上任之后,陈美堂倾尽家财,为三州造林植树尽力,还从海外侨胞中募集一大批资金,为三地林业生产服务,使一度光秃秃荒山坡披上了绿装,《岭东日报》誉他为“粤东造林先驱”。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经孙中山推荐,陈美堂任大元帅府参议兼汕头华侨联合会会长。在这段时间,陈美堂多次到粤东视察和督办造林事务,并受孙中山之委托,多次往返暹罗,在华侨中做组织联络工作,动员侨胞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甚得侨心,也为孙中山所器重。陈美堂在暹罗期间,孙中山曾致书云:“有兄在此工作,文免多虑矣!”1935年,陈美堂任广东参议会议员兼侨务组副组长。此时,官场腐败,陈美堂愤然辞职返回家乡,致力于造林事业,仍不顾年老体弱,翻山越岭,因劳累过度,于1936年8月1日,病逝于家乡浩溪村,终年65岁。

  陈美堂逝世之后,暹京曼谷中文报纸曾以《一心为家园,芳名万古存》为题,发表长篇通讯,盛赞陈美堂先生之精神与高风亮节。周恩来、蒋中正、孙科、林云陔也送来挽诗挽词。现沙陇镇保存有挽联六副,还有一水磨石刻,该石刻正方形,边长0.75米,正面有国民党党徽,背面刻着周恩来以及蒋中正、孙科、林云陔的挽诗、挽词。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