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生投身辛亥革命的岁月

辛亥革命网 2017-12-07 10:20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NULL . 查看:

在中国现代史上,张竞生是一个被严重“妖魔化”的学者。1926年4月,张竞生出版《性史》,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张竞生则被讥为“性学博士”或“卖春博士”,他早年的革命生涯,也被这两顶帽子掩盖了。

  在中国现代史上,张竞生(1888-1970)是一个被严重“妖魔化”的学者。

  1926年4月,张竞生出版《性史》,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该书被视为诲淫诲盗的洪水猛兽,张竞生则被讥为“性学博士”或“卖春博士”,他的人生从此每况愈下,直至1970年悒悒而终,他的头上再也没能摘下这两顶“博士”帽子。

  他早年的革命生涯,也被这两顶帽子掩盖了。

  南洋拜谒孙中山

  1906年8月,18岁的张竞生考入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二期法文班。当时,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革命党人渐成燎原之势,陆军学校成为传播革命思想、发展革命同志的温床。黄埔陆军小学副监督赵声(字伯先),就是一位革命党人。他在校中秘密宣传革命思想,很快就成为张竞生与一班热血青年的精神领袖。

  受赵声的影响,张竞生与同学陈铭枢、邓演达等在校中发起剪辫运动。此举使校方大发恼怒。按规定,剪辫学生都应当开除,但因剪辫人数达数十名之多,再加上赵声从中斡旋,每人仅记大过一次了事。 按照陆军部的核定,军校学生的伙食费是每月8块钱,由于学校监督韦汝聪等人的暗中盘剥,落实到学生头上的伙食标准大打折扣。张竞生与同学王鸾发起了整理伙食运动。新账旧账一起算,韦汝聪借机将两人开除。

  在赵声的介绍下,1908年3月,张竞生与王鸾来到新加坡投奔孙中山。张竞生把自己的经历向孙中山作了详尽的报告,请求中山给他们找一个出路。不料,孙中山却说:“你们都想错了!我们革命党人正应为满清军人,用他们兵器攻倒他们!你们先前受了一面宣传,以为做满清军人,就是欺负汉族的,这是指那班无知识、无民族心的军人说的,例如曾、左、李,那班代满清打义和团的混账军人确实这样,但我现在所宣传的,是希望一班革命者去当满清的军人,然后乘机起义打倒清廷,恢复汉室。还是劝你们回内地做革命党吧。我在此时无法潜入内地,只好在国外活动,这不过是临时的办法。根本解决,当然在国内起革命,而不是在国外宣传就了事的。说到帮你们到外国去留学,养成深造的革命人物,我此时的财力,是无法济助的……”(《张竞生文集》,广州出版社,1998,下册第24-25页)

  孙中山一席话,给了张竞生当头一棒!在槟城街头彷徨多日后,张竞生平安返国。

  营救汪精卫

  1909年2月,张竞生考进了京师大学堂法文系。次年4月,发生了汪精卫谋刺摄政王载沣被捕事件。在香港的胡汉民与赵声、黎仲实、陈璧君等多次磋商,筹款赴京营救。

  在赵声的介绍下,陈璧君与张竞生接上了头。她请张竞生扮作汪精卫的表弟到法部监狱探监。

  第二天中午,张竞生带了一篮鸡蛋进了法部监狱。他告诉汪精卫,“姑妈”一切都好,请他不要挂念。汪精卫在一个鸡蛋上发现陈璧君的笔迹———“忍死须臾”。汪精卫当即咬破手指,血书“信到平安”四字答还。

  不久,汪精卫又通过狱吏转来第二封血书,嘱陈璧君等“勿留京贾祸”。此时,孙中山也由美国来到香港。他认为,只有发动革命军起义,取得革命胜利,才是营救汪精卫的最好办法。胡汉民表示同意,陈璧君、黎仲实等遂撤回香港。

  4月的一天,传来了黄花岗起义的消息:3月下旬,由赵声任总指挥、黄兴任副总指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不幸失败,七十多名革命志士壮烈牺牲。引导张竞生走上革命道路的赵声因忧愤成疾,几天后逝世。

  辛亥革命成功后不久,汪精卫等即被释放出狱。张竞生因参与营救汪精卫而受到汪的信任和器重。

  1911年12月1日,中国同盟会京、津、保支部在天津法租界汪精卫寓所成立。根据汪精卫的意见,张竞生由天津回到京师大学堂,跟同学孙炳文、甄元熙等从隐蔽走向半公开,通过各种方式向同学们鼓吹革命,暗中散发《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书。

  张竞生还参与了东安门的东洋车夫暴动,这次暴动得到了袁克定的帮助。由京津保同盟会派出数十人,鼓动和收买几百位东洋车夫,趁着月黑风高,群起鼓噪,此起彼伏地叫起“打倒满帝”的口号,并投扔了许多手榴弹与射击手枪。因为事先袁克定已暗中嘱咐军警不要干涉,最后同盟会员和东洋车夫胜利撤退。袁世凯据此向清廷示警:在京城之内,皇宫之侧,革命势力十分活跃,非他袁世凯将无法应付局面。

  南方议和团首席秘书

  由于汪精卫的介绍,1911年10月17日,张竞生被孙中山委任为南北议和团秘书,协助南方军政府议和总代表伍廷芳和参赞汪精卫等与清廷议和大臣袁世凯、议和使臣唐绍仪进行为时三个多月的谈判。

  张竞生除负责会议记录和会务统筹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会同李范之、曾广益两同志,按照孙中山等人的意图,拟订和谈政策,提出谈判策略,应对突发事件,并把和谈情况整理后随时作出报告。

  正当南北双方代表争执不下之时,孙中山在南京组织了临时政府。张竞生奉汪精卫之命,向南京总统府上缴京津保同盟会尚存的数千元经费,以解燃眉之急。在总统府西花厅的小会议室,张竞生向孙中山报告了南北议和团自去年12月17日正面交锋后3次会谈的经历。孙中山告诉张竞生,此次和谈南方代表团的实权在汪精卫手中,并嘱咐张竞生协助汪精卫开展工作。(《粤海挥尘录》,第19页)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就在宣布解职的同一天,孙中山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签署并补发了委任张竞生为南北议和秘书的《委任状》。

  解职礼后,孙中山与旧部一一话别。孙中山关切地垂询张竞生,今后是要进入政府做官,还是要出洋留学读书?张竞生表示自己年纪尚轻,不应汲汲于功名,况且学业未成,羽翼未丰,愿意负笈出洋,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革故鼎新,报效国家。孙中山对张竞生“不以财帛为念,不以禄位动心”的鸿鹄之志十分赞赏。在孙中山的亲自安排下,1912年10月,张竞生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稽勋局以官费生资格,与宋子文、谭熙鸿等人一起被选派到法国留学。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