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书走进辛亥风暴

辛亥革命网 2018-02-23 09:20 来源:浦东时报 作者:谢国平 查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引爆了一颗革命的“原子弹”,恰似地震波强烈地撼动着全国。李平书也在这一年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成为辛亥上海光复的领袖,上海首位民政总长。

王振宇绘图

  1911年入秋后,上海知名绅商李平书(名钟珏)内心就一直在亢奋和犹豫中。

  这一年的中国翻天覆地。10月10日,武昌城引爆了一颗革命的“原子弹”,恰似地震波强烈地撼动着全国。李平书也在这一年达到了他的人生巅峰,成为辛亥上海光复的领袖,上海首位民政总长。

  第一总是值得写一笔的。

  1

  清廷大厦将倾,根基已坏。尽管如此,上海的绅商们还是希望清廷能够立宪。要说动绅商革命,陈其美知道关键人物就是李平书。

  那是1911年10月13日清晨。上海那条狭窄的望平街(今山东路)沸腾了。望平街曾被称为上海“报馆街”,这里汇集了十多家报馆,大批市民前来探听起义前线的消息。当时,上海市民对于革命十分渴望。革命党人更是满腔热血,尤其是同盟会在上海的头目陈其美恨不得第二天早晨也让上海换了人间,可惜革命党人十几个人七八条枪,还不是清政府的对手。

  那时的上海,还有一种力量更强大,那就是上海的绅商,有枪有人还有钱,比如,李平书手下就有一支近千人的商团武装。

  1911年,山雨欲来风满楼,清廷大厦将倾,根基已坏。尽管如此,上海绅商们还是希望清廷能够立宪,绅商不喜欢造反,他们有自己的生意。要说动绅商革命,陈其美知道关键人物就是李平书。

  此时,李平书也在书房里细细读着报馆转来的电报,心情如潮起伏。他写道:时势至此,不能守闭关之义,当审察情势,以为进止。

  李平书生于浦东高桥镇医业世家。家境并不富裕,33岁得了优贡,朝试后,获一等第十名,去广东当了知县。后因支持农民抗击法军侵占广州湾,被“遵旨革职”。

  被革职的知县回到了上海,上海却因为这个在清廷眼里不称职的下台干部有了一场地方自治运动,有了现代城市的雏形。

  2

  1905年,李平书和一批绅商创设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着手改变华界市政落后状态。1909年,总工程局改称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李平书成为上海绅商头面人物。

  我们不妨回头看看上海开埠以后的半个世纪的变化,那时上海三分天下:由清政府管辖的华界、列强治理的公共租界以及法租界。外国人在租界开着水电煤等公用事业。租界干净整洁,华界却是破破烂烂,水电煤供应要仰洋人的鼻息。强烈的反差刺激着上海的绅商。

  1905年,李平书和一批绅商创设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着手改变华界市政落后状态,李任领袖总董。

  晚清的绅商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有意思的利益集团。

  1895年,清廷输掉甲午战争后,终于意识到国家需要实业。在政府鼓励下,士绅从商的情况大增,其中竟还有陆润庠和张謇这样的状元。真是世道大变!到1900年,一个新名字——“绅商”出现在中国。

  他们介于商与官之间,行商人之实,有地方名望和话语权,但又不得不附骥于官场。而这时大清王朝对于底层社会管理已经失控,地方官员开始将部分权力交于绅商,由他们担负起治理城市的部分职责。绅商所要的管理权力,在官府看来不过是修桥梁、道路、津渡、水利以及义仓、义学、义赈,甚至施粥之类的善举。

  但就这样,官府在一步一步把自己负担不起的责任交到绅商的手中,古老的上海城便开始了向现代市制的转变。从前,被高高的砖土围起来的城完全是封建官府的统治之下,没有任何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李平书等绅商与道台大老爷分享了权利和义务后,上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和独立,也造成了20世纪初的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平书可谓是上海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市长。

  其实,李平书本质是一个读书人,和传统知识分子鄙视“夷人”不同的是,他读过许多有关西学的书,也结识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他还去香港、新加坡等地开了眼界。因此,他能够眼看西方。戊戌变法后,李平书探望李鸿章,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李鸿章居然拍拍李平书的肩膀说:“君为上海人,胡异于西人?”

  或许李平书正眼看到了洋人在租界里市政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他领导的总工程局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市政建设——接管城厢内外道路、路灯管理权,设立和资助小学堂的发展,统一巡警以维持地方治安。在掌理总工程局的4年中辟建、修筑道路60多条,修理、拆建桥梁50多座,新辟、改建城门3个,疏浚河浜9处,修筑驳岸、码头11座。

  1909年,李平书的事业更上一层,总工程局改称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李平书为总董。他还在电灯公司、自来水公司、保险公司等任经理,他还创办医院和图书公司,兼任了梅溪学堂校董、浦东报馆总理、江苏省教育公会干事、地方公益研究会议员、预备立宪公会会董等等。他的身份亦官亦商,上通总督、道台,下达商界行会。

  李平书成为上海绅商头面人物,呼风唤雨,也在晚清上海地方自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