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应武昌首义的宜昌籍三志士

辛亥革命网 2018-03-23 10:26 来源:宜昌政协 作者:熊楚洪 童显模 查看:

在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中,策应武昌首义的宜昌籍三志士——高桐岗、全敬存、黄恺元,他们忠贞不渝追随孙中山先生,在参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中作出卓越贡献,值得我们纪念。

  万里长江从发源地一路走来,经历雪域冰川,曲折前行;穿越长江三峡,大江东去。灌溉着两岸万顷沃土,哺育了多少气壮山河的英雄,见证了众多的历史风云。在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中,策应武昌首义的宜昌籍三志士——高桐岗、全敬存、黄恺元,他们忠贞不渝追随孙中山先生,在参加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中作出卓越贡献,值得我们纪念。

  拂去历史的尘埃,纵观这三位志士的人生轨迹,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共同之点:一是他们年龄相近,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宜昌人士;二是他们经历相仿,为了寻求救国之道,先后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于东京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斗争(史称二次革命);三是归途相同,“二次革命”失败后,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无宁日,特别是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他们对革命前途感到失望,心灰意冷,终于看破红尘,先后循入佛门,像很多站在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一样,这三位辛亥志士也有他们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辛亥革命志士高桐岗

  高桐岗,名秉圭,字佐国,宜昌县(今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高家村人,生于1877年农历二月初四,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于两湖书院毕业。1903年12月,经张之洞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于第四期毕业。1905年在东京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参加清廷殿试,著赏陆军步兵科举人。1908年,被授予副军校,随后升任陆军部军制司司长等职。

  1911年高桐岗参加辛亥武昌起义。民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第一师师长,卫戍区司令,授中将军衔。

  民国建立之初,新旧交替,有些地方局势末宁。高桐岗受孙中山派遣,作为特使赴四川等地进行安抚,因功勋显著,被授予二等文虎章和嘉禾章,后任中央政府高级军事顾问。

  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但袁世凯还不满足,帝制自为的迹象日益明显。高桐岗因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而卸除兵权,转任湖北省陆地测量局局长。

  袁世凯死后,中国又陷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再加上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高桐岗对革命前途已丧失信心,遂于1925年辞职,回宜返乡,居家学佛,教子课读,不再过问政治。

  1939年,宜昌县临时参议会成立。由于辛亥革命志士高桐岗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故当选为议长,但只是挂名而已,一切政事由副议长龙汇东驻会主持。参议会通过的报告、审议的提案,大都与抗战有关的事宜。其它议案仅通过成立宜昌县立初级中学和任命易楷为校长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长驱直入,三年间,祖国的大好河山已沦陷过半。日军所到之处,烧杀奸掳、无恶不作。宜昌沦陷后,数以万计的难民避难三斗坪和四川各地,颠沛流离,有家不能归,有的甚至是家破人亡。面对此情此景,高桐岗忧心如焚,形颜憔悴。他的好友全敬存(同为留日士官生)闻讯后,特寄赠七律诗一首,望其自慰。诗云:

  闻君感慨悴形颜,我亦萧条独闭关。

  忆昔琴樽忘岁月,而今烽火隔云山。

  任教世事千头恨,莫放春光半日闲。

  老至情怀须共慰,一诗投去一诗还。

  全敬存还致书高桐岗,邀请他到万家河作客,旧友相聚,饮酒赋诗,也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而高桐岗因故负约不至。全敬存只得再寄诗一首,题为《高桐岗负约不至》。

  近笑达夫不作诗,闭门枯坐更何为。

  连年烽火伊谁健,九日茱萸肯独持。

  古调诚知违俗尚,烦忧正欲待君医。

  四邻亦盼高轩至,空负人人说项斯。

  当时高桐岗已年逾花甲(65岁)但面对民族存亡危急之秋,而报国之志犹存,他曾上书蒋介石,主张积极抗日,同时也请缨杀敌。信中有诗云:“老朽不辞心力瘁,犹堪一击立疆场”。

  自从1940年6月宜昌沦陷后,他的家乡三斗坪便成为重要的抗战基地。因为它地处西陵峡中段,川鄂咽喉,上控巴蜀,南通潇湘,既是屯兵阵地,又是川湘鄂物资流通集散口岸,一时驻军众多,商贾云集。还有中央银行、后方医院、宪兵团、地方法院、六区专员公署等均设在这里。昔日的荒凉小镇,突然空前繁荣。然而国难当头,老百姓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支援抗战,兵夫粮款猛增,原先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后来连独子、上门女婿也抽。有劳力者、长夫短夫不断,致使田园荒芜,民不聊生。高桐岗对农民的疾苦深表同情,他请求政府,为农民减轻税赋,而又不影响抗战,作到力所能及。

  由于驻军众多,情况复杂,偶而有兵痞地痞危害百姓,如抓鸡打狗、买小菜不给钱等等,高桐岗只要向驻军首长一说,即可制止。所以他在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乡人视高桐岗为三斗坪的一棵大树。

  1937年秋,中共地下党员周希仁等受董必武的派遣,到三斗坪开展抗日救亡和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历时八年之久,就是利用高桐岗的威望作为保护伞。尽管高桐岗不知道周希仁的身份,但在客观上确实起到了保护作用。

  高桐岗虽属军人出身,而品德修养亦佳,他尊老敬上,兄友弟恭,秉性温和善良,待人豁达宽厚,从无仗势欺人或以势压人之举,所以老少皆言其善。对佃户深抱同情之感,如遇歉收之年,租课尽量少收或者不收,从不逼租逐佃。

  1949年宜昌解放后,高桐岗积极减租退押,并将所有田契清理后,送到乡政府,如实报告田地、房屋及其财产,乐意接受土地改革。由于他对党的政策不够了解,曾背着被子主动到县公安局投案自首。公安局主管干部马宝山见到后问他:“谁叫你来呢?这不关你的事,赶快回去吧!好好安度晚年。”1950年,他的女儿高韨章将他接到北京居住。1956年11月病逝,终年79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