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中的鄂州人

辛亥革命网 2018-03-23 14:15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彭鲁 查看:

据说参加武昌首义约4000名湖北新军中鄂州籍就有近千人,以鄂州华容、葛店人居多,因鄂州毗邻武昌(当时同属武昌)的缘故。

  据说参加武昌首义约4000名湖北新军中鄂州籍就有近千人,以鄂州华容、葛店人居多,因鄂州毗邻武昌(当时同属武昌)的缘故。

   据《鄂州市志》收录了94名辛亥人杰中,就包括“首义三烈士”之一彭楚藩、打响第一枪程正瀛、起义临时总指挥吴兆麟、敢死队队长马荣、黎元洪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徐达明、“汉阳保卫战”炮队指挥陈国桢、指挥交通运输的熊晋槐、陆军中将胡廷佐、孙中山随营参议胡廷翼以及被孙中山誉为“光复登黄伟人”的刘艺舟。此外还有伍正林、刘玉珊、吕中秋、朱德合、杨瓒绪、徐建国、徐叔渊、陈凌虚、杨润余、王正甲、舒松龄、王元恺、胡朗山等以及知识分子如万廷献、张祝南、朱峙三、刘复、范叔衡、喻毓西、纪鸿、胡竹筠、刘叔模、纪雪昉等。特别是彭楚藩、吴兆麟、程正瀛、马荣、胡廷佐、胡廷翼、徐达明、熊晋槐、陈国桢、万廷献、张祝南、朱峙三等人,在武昌首义中建立了不朽功勋,为首义的成功作出了特殊贡献。

  万廷献(1872-1943)字仲篪。光绪举人。1896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1898年,官派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参与组织励志社。1900年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事,事败后逃亡日本。1902年毕业于士官学校,归国,获壬寅科武举人,湖广总督张之洞令其在湖北督练新军,任将弁学堂教习兼炮兵管带。1907年奉调赴京,任陆军部练兵处炮兵监督、军制司司长兼军学编译局坐办,编有各兵种编制条例及《炮兵操典》,又任在南京的陆军第四中学总办。武昌起义后,万率陆军四中部分学生回鄂参加刘家庙战役,被黎元洪委任为顾问。汉阳失守,总司令黄兴东下,黎以万“摄理其职”为由,旋去南京。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对万多方笼络,并饵以高位,万不为所动。1912年,北京政府授万以陆军少将,1917年晋升为陆军中将,抗日战争迁居成都,研习经史。1943年病逝,经李济深呈请重庆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并将其生平事迹宣付国史馆。

  刘艺舟(1875-1937) 原名刘必成,又名木铎。早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喜爱戏剧。1910年回国,执教于天津法政学校,暗中从事反清活动,不久事败,为清政府拘禁。次年春,出狱到大连,一面组织励群新剧社,一面与张榕等组建“同盟急进会”,借以推动东北的革命运动。宣统三年(1911),在大连、安东、威海卫等地演出时,适逢辛亥革命爆发,即率全体艺友乘船从海上攻占山东登州(今蓬莱)、黄县,被推举为临时大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改任烟济登黄都督,司令。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时,离职赴上海,与夏月珊、潘月樵等合作,在新舞台演戏。孙中山曾赠以“光复登黄伟人”金丝绒戏幕,自此“都督演戏”传为美谈。1913年,刘流亡到日本以演剧维持生活并接济革命党人。1915年,作为留日学生代表回国请愿,反对“二十一条”,被袁世凯逮捕入狱,次年袁死获释。出狱后即编演了京剧《皇帝梦》(又名《新华宫》),自饰袁世凯,轰动一时。由此触怒袁的余党,受到秘密缉捕,遂长期辗转于湖北、江西、河南等地。1927年,应李之龙之邀,任汉口市戏剧编审委员会委员,发起组织火焰剧社,在大舞台演出《太平天国》、《明末遗恨》、《年羹尧》等历史名剧。晚年在汉口戏剧训练班教授戏剧理论,对楚、汉剧改革,曾提出不少创造性意见。1937年因贫病抑郁而逝。

  杨润馀(1879-1953)1900年入湖北新军,充护军骑兵。后又投入将弁学堂,毕业后调充武普通学堂任骑兵教练。1905年任陆军四十一标三营左队排长,后旋升本营后队队官,同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加入文学社。参加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后,被任命为都督府中军官及骑兵教练,充第七标标统,独立混成团团旅长,补陆军少将衔,率部投入阳夏战役后驻防黄州。后被黎元洪委任为湘鄂十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参加了攻打汀泗桥、贺胜桥(吴佩孚部)的战役。1917年参入护法运动,1921年响应孙中山北伐,被任命为夏斗寅先锋司令部前敌总指挥,讨伐湖北督军王占元。1923年被孙中山海陆大元帅委任为攻鄂第一军军长。1926年国共合作任第七军军长,后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路纵队司令辖四个梯队司令。后被军阀通缉,自此别离军旅生涯,赋闲在家,后被国民党内政部长蒋作宾陆安茶税局局长。赴任后又遭土匪围困,再逃其命。1953年病逝于武昌。

  胡廷佐(1880-1917)早年入湖北工程营地垒司充队士,后随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到南京,以功绩升工程营哨长。又调升第四十一标第三营右队队官。其间,曾参与日知会。未几,又以军功晋级陆军第八镇四十一标第三营右队队官。1911年武昌起义时,先后率队猛攻清督署和藩署。民军扩编任第七标统带。汉阳扁担山争夺战中,左膀负伤,伤愈升任第二协统领。1912年4月改为第十旅,任旅长。1914年缩编为湖北第一师步兵第二团,任团长。1916年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在荆沙响应护法运动,任第一军第二梯团长兼前敌总指挥,在宜昌磨盘山战斗中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中将。今鄂州市葛店镇武城村胡家大塆有其故居。

  吴兆麟(1882-1942)字畏三。早年入武昌新军工程营当兵,先后考入工程营随营学堂、工程专门学校学习。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参加“日知会”,翌年考入湖北参谋学堂。1909年,以最优生毕业于参谋学堂,回工程八营任左队队官,在此期间,编著了《战术实施》、《参谋旅行》等兵术书籍。辛亥武昌起义之夜,吴正率部防守楚望台湾省军械库,因平时颇得军心,故被义军推为临时总指挥,率众进攻湖广督署。武昌光复后,军政府成立,吴任参谋部部长,曾赴汉口督战。后又任民军战时总司令。民国成立,任都督府参谋总长,授陆军上将。旋解甲回鄂,倡修武昌首义公署投资实业。1922年月日督修樊口大堤、沿江大堤,建民信、民生二闸,开辟月河,筑王唐黄堤等水利工程。1938年武汉沦陷后,吴因哮喘困居武汉读经自遣。日诱以出任伪军总司令,伪湖北省政府首席参议,均遭拒绝。日军无奈,将其软禁。1942年10月17日病逝。国民政府曾明令褒扬,并于1947年公葬于武昌卓刀泉。著有《太湖秋操纪实》及日记多种。吴兆麟纪念馆建于1998年,占地5亩,主体建筑共分为两层,纪念馆正中悬挂着辛亥革命十八星军旗,一楼为名人真迹殿,收集了康有为、居正、蒋中正、程思远等人为吴兆麟题词的真迹二百余幅。二楼是吴兆麟将军生平事迹展览,从“投身行伍,密结团体”、“受命指挥,立功首义”、“运筹军政,抗击清军”、“功成身退,为民兴利”、“高功亮节,后世敬仰”五个部分,用图片、实物展示了吴兆麟的一生。

  熊晋槐(1882-1958)亦名继贞。1901年入湖北工程营当兵。1904年留学日本铁道学院路矿学堂。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春毕业回国,被清政府授以工科举人,1911春分发湖北任职。武昌首义时任交通局课员,后交通局改为交通部任部长。1912年3月,交通部改交通司任司长。获北洋政府四等嘉禾章和一等嘉禾章。后改任中央交通部汉宜铁路总办。嗣因欧战发生,该路停办而去职。后与人合办汉口到黄冈、鄂城专线小轮运输航务,并集资在汉口大智门开办汉昌电灯公司,兴办实业。1915年,因反袁称帝被通辑。袁世凯称帝时,推举为武汉地区讨袁总司令。1922年北伐期间任国民党军事特派员,1923年,因同情“二七”大罢工被法租界巡捕房以“扰乱治安罪”囚禁月余,后释放。大革命时期,一度出任湖北航政局局长。1930年任湖北省农矿厅秘书,1933年任鲁豫监察使署秘书。1937年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1938年武汉沦陷后,隐居汉阳乡间,抗战胜利后,任辛亥首义同志会名誉理事。1949后,先后任了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第一届省政协副主席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5年任民革湖北分部筹备委员会召集人,后任民革中央委员会和民革湖北第一届主任委员。1958年2月15日在武昌病逝。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