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敬辛亥革命前后

辛亥革命网 2018-03-30 15:18 来源:宜昌政协 作者:宜昌政协 查看:

宜都籍文化名人杨守敬1911年10月辛亥革命首义前居住于武昌,目睹了改朝换代的那场战争。

  宜都籍文化名人杨守敬1911年10月辛亥革命首义前居住于武昌,目睹了改朝换代的那场战争。

  杨守敬是一个陶渊明桃花源理想主义的追求者。“桃花源”里人,对误入的武陵“渔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杨守敬倾情向往,因此把自己以“秦人”自比,在赠给朋友的诗中直言“毕竟秦人多幸福,行行觅得武陵溪。”杨守敬自比故乡桃源有三处:明代封邑枝江及后乡,是一个桃源之地,他说,今宜都九道河,非常美丽,“出枝江城西22里曰宁家畈,两山对峙,溪贯其中,桑麻满畴,松簧成韵,吾杨氏聚族居之。或宅溪东,或家溪西,望衡对宇,欢情自接,鸡犬相闻,吏役不惊”,故乡好比古代隐士居住的“白沙曲焉”。九道河好比孔孟之乡,“与诸伯叔昆弟游,又皆彬彬儒雅,质有其文,所谓邹鲁之乡,弦诵不辍”啊。他经常去九道河看望老人,对族祖“皆登堂拜见”,并且从老人那里学到先民的规矩,此枝城桃源也;宜都故居门前清江,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白鸟翔禽,哀鸣相和。此宜都桃源也;三峡宜昌,登磨基山,望诸四面,略尽其势。俯临大江,如萦带焉,视舟如浮雁矣!此宜昌桃源也。这些令人陶醉的故乡山水之美,使杨守敬的生活充满桃源阳光。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事起,杨守敬坚信民军告示,对百姓秋毫不犯,遂坚持不出城,留守书房,继续灯下考订他的《水经注疏》稿文,过着与世无争的太平生活。

  40万卷藏书如命,得益民军保护

  杨守敬一生,以微薄的工资,购买了40万卷藏书,就藏在武昌一条街里。到了八月二十一日傍晚,有携枪三劫者闯入室,声言“借”盘费,非二百元不可,其时孙子杨先楙在一则,杨守敬稍与说理辩论,刧者则用枪口向着杨先楙,以恐吓之,没有办法,只得给50元,乃执之地,劫者嫌少,又加50元才离去。于是阖家恐惧,皆劝杨守敬出行去上海。次日晨,杨守敬将家中书籍衣物一切交旧仆数人看守,即尽室以行,熊会贞同行,及颠沛出城。当时故长子妇邹氏及其子先棐、先楙等皆未出,二儿杨必承住草湖门外别墅,已二十日率其妻子下黄州。不得已杨守敬一行过江到汉口搭轮船赴上海。其时船上拥挤不堪,无住足处,三日夜未曾很好入睡。到上海在旧友甘翰臣家暂住。

  在上海,天气渐冷,衣褥皆单,米珠薪桂,算计必不能持久,杨守敬乃嘱三儿杨必昌赴鄂取衣物。杨必昌回武昌后,仅略移出衣箱数口,怀夹得少许银元而出,其重要书籍皆未及携出。杨必昌回沪,乃向父亲告知,日本人士寺西秀武请于黎元洪都督,已有保护杨守敬书籍告示粘贴门首,并加封条于室内。其告示云:“照得文明各国,凡于本国之典章图籍,罔不极意保存,以为国家光荣。兹查有杨绅守敬藏古书数十万卷,凡我同胞均应竭力保护,如敢有意图损坏及盗窃者,一经查觉,立即拿问治罪。杨绅系笃学老成之士,同胞咸当爱敬,并尽保护之责,以存古籍而重乡贤”(杨守敬《邻苏老人年谱》)。

  与日本朋友寺西秀武八书信

  杨守敬与《寺西秀武书》的释文及寺西秀武的略传,由杉村邦彦刊于《书论》第三十五号特集,并赠杨世灿和宜都纪念馆。此为国内外首次公开。寺西秀武(1869—?),日本石川县人。陆军大学毕业。袁世凯、张之洞先后聘其为保定陆军行营军官学校、湖广武昌陆军学校任职,辛亥革命黎元洪聘其为武昌军事顾问。1911年10月武昌首义爆发杨守敬到上海后,书函寺西秀武谈及黎元洪保护他在武昌宅内大量藏书。杨守敬在《邻苏老人年谱》感激写道:“甘君(作番)的高谊及寺西的关注,奇书万卷冠群伦,爱惜殷勤到外人。”书信有八封。

  第一封信。寺西先生阁下,前承关注,为敝处藏书请黎都督出示保护,感谢感谢。既于本月初八九日有示令城内民人迁移出城,吾恐守屋人星散,故遣两儿赴上海过江入武昌城。幸守屋者尚有三人,而不能取一物出城,以门紧故也。因有贵国人水野疏梅者,来上海拜守敬门下求学,其人甚诚焉,念吾书危险,盖民军故有保护,而官军未必同情。水野情愿赴汉口日本领事府,求其以公文致黎都督,挂日本旗,并取衣物银钱,则两方面皆有保护,即官军亦不敢动。水野当商之其友人安河内先生,亦以为可行,已于二十一日搭岳阳丸去矣。今日小儿回上海,据云与先生同船下驭。据小儿所说,则取物万难办到。但守敬请水野赴汉之要义,在挂贵国旗不在定取衣物,未知挂旗之事能办到否?守敬意见,水野尽向安河内言之。安河内现住東亚同文书院内,可问而知也。守敬据小儿言,先生寓丰阳旅馆,即亲往拜谒。及到丰阳馆,则馆中人云先生在东亚同文书院。本拟再谒,以道远路不熟,故以书达。守敬现寓虹口公和祥对门罗洽记巷内,如先生得闻来吾寓一悟,藉领教言,不甚盼切。能早来更妙;或因事忙不能来,回示守敬,明日当拜谒。

  第二封信。寺西先生阁下:顷着小儿秖仲及小婿李银(铭)卿于初五日夜十二钟搭联合轮船赴武昌取物,并携有致阁下信一函,嘱其先到(并携有嘱书四件)贵寓领教,而后进城。计程初九日必到城,初意并取书籍、既思前次黎公既经参议不许取书籍,此次取之恐生纠葛,则不如但取封条外之物件,其封条之物件不如不取,俟下次我归家自行向黎公接洽为妥。外致小儿等信一函,请即付小儿阅之,以作方针。如此信到时,小儿等正进城,敢请饬贵价送入城交小儿秖仲为荷。联合轮船尚未到,则信存尊处;联合到,小儿必面见阁下,可付之也。屡烦清神,勿任感荷,即颂刻安不庄。弟杨守敬頓首。

  第三封信。寺西先生阁下:今日承携小儿上省,午时已将行李上船。顷刻忽得痧症,只得将行李仍取回,且俟阁下到省,将守敬与黎都督信递阅,看其感情如何,又看议和事如何。如可从容取衣物,祈以电来,再着小儿进省,似不为迟。此时纵急于取物,仍无把握也。且小儿胆怯,惊弓之鸟,不胜惶惑,维鉴原。弟守敬顿首。初七日灯下。

  第四封信。寺西先生阁下:前日小儿秖仲及小婿李银(铭)卿在武昌取书回,多蒙关注,并劳渡江数日亲送出城,感荷感荷。既惟秖取得衣物等件,而书籍一未取去。兹复着小儿等赴武昌,略取书籍,拟不得写信於黎副总统,即由小儿等自由取之,但不知(按,此下缺文)……再,从前嘱守敬书各件已写成在敝处内,未送呈而事起,今闻小儿言先生仍欲守敬在此书之,但嘱书多件,惟记有杜牧诗一首,及陋室铭册页,其余皆不记。请再开条件,守敬虽颠沛之余,犹当竭力图之。敬请旅安不庄。弟杨守敬顿首。四月二十五日。

  第五封信。寺西先生阁下:昨日承允同小儿赴汉口,并即住于尊寓,为谋取衣物等件,感谢感谢。但黎都督前既由阁下商办出示保护我家书籍,今复取出,是以两歧。故守敬致黎都督信,只言取衣物,其实内容不能无书。此番烦阁下取衣物,必恳阁下面商黎都督请其发封条数十张交阁下,饬小儿贴于箱上,又必恳黎都督饬知城门口放行。不用开箱为妙,盖亦不能无少银钱故也。一、黎都督既允发封条,而后嘱小儿进城,然必有日领事护照,并恳阁下派人护送进城。即在我家宿一夜,盖清捡各物,不能即日出城也。次日仍请其人护送出城,而后妥也。一、出城之时,必先定时刻,放小轮在城门口,以便出城上船渡江。一、如取得什物出城,即于是日过江上大轮船,下駃赴上海,似不必到汉口起岸,勿用将箱搬于三井库中,盖上岸要脚力,下船又要脚力,守敬现在经济困难时,不能不打算节省也。一、此次小儿随阁下赴汉口进城,亦派家丁一名同去,盖在城中捡物装箱等事,不可太费时日,故加一人帮办,则速也。如停战不在展期,即嘱小儿原船回上海。若有变动,均恳维持一切。平静后以电报我,再着小儿上省。守敬与黎都督信,未写成,容小儿面交。再如停战只展三日,(似以展一期为可)则亦不必进城,缘检物不易,到黎都督请封条等事费周折故也。即颂旅安不庄。弟杨守敬顿首。初六日灯下。如有要事此信中未及者,祈回示尊办。再守敬近日经济困难,此次小儿所携银元不能多备,所有出入保护人薪水,及小轮渡江船浅,倘有不敷,祈尊处垫出,他日在沪一倂缴还。不情之请,伏维原谅。

  第六封信。寺西先生阁下:和议不成,嘱小儿速归上海。请专足告之,勿贪多取书,冒险也。盖守敬嘱其阴历初七日即当取书出而以电告我。今至初八日而未有电来故守敬甚恐之。昨日得守书,知承关注,谢谢!即颂刻安不庄。杨守敬顿首。十二月初八日。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