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汉鼎、唐淮源与朱德的交往和友谊

辛亥革命网 2018-04-20 13:40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陈敬 查看:

金汉鼎、唐准源与朱德大半生相交甚笃,友谊深厚。从云南讲武堂同窗共学到护法运动后期,他们共同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

  我县金汉鼎、唐准源与朱德大半生相交甚笃,友谊深厚。从云南讲武堂同窗共学到护法运动后期(1909年-1922年),他们共同参加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在动荡激烈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间,他们同尝寒窗之苦,共度戎马生涯。出生入死,并肩战斗,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他们的友谊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本文根据有关资料略述其事。

  同窗共学 立志报国

  1909年9月,金汉鼎、朱德、唐准源在昆明同时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编在丙班第二队。(朱德于1909年初从他的家乡——四川仪陇县,长途跋涉到昆明,立志习武报国。当时云南讲武堂不招收外省学生,朱德报名时用的籍贯是“云南建水县”)。金、朱、唐三人都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对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有很深的体验。在相互接触中,他们成了学友,志趣相投,常在一起探讨学问,评论时事,很有共同语言。

  这时,清王朝已腐朽不堪,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帝国主义强列纷纷叩门而入,深入中国腹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许多“国中之国”。法、英侵略势力在云南修铁路,开矿山,掠夺锡、铜、茶叶等原料。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也此伏彼起,接连不断。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局势,使来自穷乡僻壤的金、朱、唐三人开了眼界,逐渐接受了新思想,认识了不少新事物。当时任讲武堂监督(相当于校长)的同盟会员李根源,经常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讲武堂开学不久,适值滇越铁路通车典礼,李根源召集全体师生讲话,大声疾呼:“云南已将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亡国亡省之祸迫在眉睫,希望大家勿忘今日。”很多学生放声痛哭,发誓要雪国耻,争回国权。金、朱、唐三人也深受教育,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加入了同盟会。国难当头的局势,鞭策着他们刻苦学习。在讲武堂两年多的时间里,金、朱等人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得到李根源及一些教官的器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30日,蔡锷、李根源等组织发动了云南“重九起义”。金、朱、唐三人同讲武堂大多数师生一道,参加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

  护国之役 屡建战功

  1915年11月,窃国大盗袁世凯利令智昏,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北京称孤道寡,做起“洪宪”皇帝来,成为众矢之的。同年12月25日,云南捷足先登,首先发动了讨袁护国起义,蔡锷将军率领护国第一军出兵四川,李烈钧率领护国第二军开赴两广。第一军在四川同陈宧的北洋军作战。蔡锷将军运筹韬略,指挥有方,加上云南子弟英勇顽强,经过棉花坡、横江、纳溪、朝阳观等战役,给了北洋军沉重打击。护国军连战皆捷,声威大震。到第二年3、4月间,南方各省纷纷独立。5月,川督陈宧为大势所趋,也宣布四川独立。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取消帝制。6月6日,袁呕血而死,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

  在这次战争中,朱德、金汉鼎、唐准源跟随第一军出征四川。由于他们指挥的部队能攻善守,屡建战功,金、朱多次得到蔡锷将军的赞扬和褒奖,二人也多次面见蔡锷将军接受命令。职务擢升较快(出发时朱德任支队长,金汉鼎任连长,唐准源任副连长。到1918年,金、朱升任旅长,唐淮源升任团长)。成为滇军四大旅长(金、朱、耿金锡、项泽光)的前两位,深得军中同行的敬重。

  拥护顾品珍 赶走唐继尧

  1917年7月,段祺瑞政府撕毁约法,解散国会,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护法战争开始。云南督军唐继尧响应孙中山的护法号召,将驻川滇军(蔡锷逝世后的护国第一军)改名为“靖国联军”,同时扩编为两个军。顾品珍任第一军军长,辖耿金锡、项泽光两个混成旅。赵又新任第二军军长,辖朱德、金汉鼎两个混成旅,命令他们在四川进攻段祺瑞政府的北洋军,金汉鼎、朱德等奉令率部奋力作战。

  1920年初,因四川连年战争不断,人民颇有埋怨,不满情绪逐渐增长。各路川军(除熊克武部)在“川人治川,欢送客军”的口号下,纷纷倒向北洋军,掉转枪口驱逐滇黔联军。而滇军连年作战,伤亡较大,弹药、给养不足,加上官兵长期在外,思乡心切,厌战情绪日益显露出来。在川军的全力进攻下,滇军连连失利,先后放弃了简阳、资阳、资中、内江、自贡、眉山等地。9月下旬在泸州战役中,滇军第二军军长赵又新阵亡,军心震动。在第一军军长顾品珍指挥下,全部向滇川边境撤退,到达镇雄一带集中。

  唐继尧闻讯,不许这支疲惫不堪、急待休整的部队回省,严令他们回兵四川,收复失地。唐继尧和顾品珍本来已有矛盾,这个命令更使顾、金、朱等高级军官看清了唐继尧的险恶用心——怕这支部队回省后威胁到他的“土皇帝”宝座。因此想借川军之手来消灭他们。如果滇军回川作战,无疑是死路一条。这个命令在当时犹如火上浇油,使双方矛盾更加激化,旧冤新仇一齐暴发。官兵群情激愤,顾品珍率部昼夜兼程,向省城逼进。唐继尧用电话命令驻在马龙的杨榛(旅长)进行拦阻。杨答道:“我的兵少,抵挡不住。”随即挂断电话。当时唐继尧的主力部队(龙云、张汝骤等部)驻在文山、蒙自等地,远水救不了近火。唐氏无奈,于旧历年除夕之夜仓促乘滇越路火车离并昆明,经蒙自、越南到香港闲居。

  此后一年时间里,顾品珍任滇军总司令兼云南省长,总揽云南军政大权。并委任金汉鼎为迤南剿匪指挥官,金奉命率唐淮源旅驻通海剿匪。朱德任昆明警察厅长,负责省城安全秩序。

  在这次倒唐事件中,朱德、金汉鼎是拥护顾品珍的。他门看到当时四川的战况是敌强我弱,川军和北洋军联合,兵力较强。而滇军势单力孤,缺乏后援。且多年在外作战,将土思归,兵心不稳和累战伤亡较大,如果强拼硬打下去,最后也不能取胜,只会使滇军遭受更大的损失。因此,不如回省休整,以观时局变化。另一方面他们对云南地方政权政治上的腐败,唐继尧的专横跋扈及个人生活奢侈腐化等都看不惯。朱德是四川人,对四川人民遭受战乱深表同情。这些因素说明,当时朱、金是拥护顾品珍的,并且是顾品珍倒唐的得力助手。

  唐继尧回滇复辟

  1921年11月,顾品珍应孙中山先生的约请,准备率滇军北伐,委金汉鼎代理滇军总司令。金汉鼎带唐淮源旅从通海到昆明五华山赴任。次年2月,金汉鼎代理云南省长。

  唐继尧虽然出走了,但他不甘心失败。仍积蓄力量,准备回滇夺回失去的政权。1922年春,唐率领龙云、胡若禺、张汝骤等部,从广西柳州出发,孤注一掷,冒死回滇。顾品珍率部在滇东一带设防堵截。顾品珍自以为兵力占优势,有轻敌思想。加上某些内部矛盾,形成指挥混乱(驻宜良狗街的范石生、蒋光亮等部不服从顾品珍调遣),初战连连失利。唐军来势凶猛,前锋经开化(今文山)、广南沿滇越铁路直扑昆明。顾品珍仓促将指挥部移到陆良天生关。结果目标暴露,被事先受唐收买,配合唐军行动的吴学显部包围。一场混战,顾品珍的参谋长姜梅龄、团长何精壁、警卫营长杨联第皆战死。顾品珍受伤自杀,所部斗志瓦解,全线溃退。

  金、朱滇西历险经过

  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到昆明,金汉鼎听从其父金太公的劝告,为了不贻战祸给人民,金、朱召集一批高级军政人员商议,决定离省出走。计划西走缅甸,出国旅游。

  1922年3月9日,金汉鼎偕朱德(警察厅长)、唐淮源(旅长)、谭兆福、朱丽东(省府秘书长)等一批高级军政人员和机枪营、警卫连离昆西去。后来赶到的有罗佩金、何国钧(蒙自道尹)、刘云峰(造币厂厂长)、张子贞(旅长)、项泽光(旅长)、李赓虞(军需处长)等一行人。合起来共有驮马四十多匹,官兵数百人。经安宁、禄丰、广通到达楚雄。这时大理镇守使、第九旅旅长华封歌态度突变,派人持函前来通知说:“只许罗佩金、何国钧二人到大理,其余不得随行。”金汉鼎、朱德认为华封歌心地不明朗,劝罗、何二人不要去,谨防有诈,但罗、何未听劝告,带领四十多名卫兵及部分马驮,执意走了。

  罗佩金,字熔轩,云南澄江县人。曾任护国第一军参谋长,蔡锷逝世后任四川督军,对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为什么要去投奔华封歌呢?原来,在清朝后期,华封歌的父亲犯了重罪,按律当处死。恰好罗佩金的先辈罗星垣经办此案,罗星垣很怜悯他,就私下把他的罪责开脱了。罗佩金认为华封歌知恩必报,不会反水。

  罗佩金还有另一个打算,就是想利用华封歌的兵力,盘踞大理,经营滇西,与唐继尧抗衡。果然不出金汉鼎、朱德所料,华封歌是一个首鼠两端、看风使航的小人,看到金汉鼎他们大势已去,唐继尧回滇成功,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并设下圈套,准备把罗、何等人扣押起来,向唐继尧请功。罗、何一行刚到大理,就被华封歌的部队缴了械,人员、马驮全部扣押起来。华封歌向唐继尧请示如何处置。唐说:“你看着办吧!”第二天,罗、何二人就被土匪普小红杀害于大姚双金坡。

  普小红还带领数百土匪连夜追击金、来一行。金汉鼎事先得报(罗佩金被囚禁后,写一张字条叫副官汤玉清逃出给金、朱报讯),不敢停留,星夜赶程。第二天到大姚县境内,金、朱决定给土匪予迎头痛击,就占领有利地形,布置好机枪阵地。土匪蜂拥而来,朱德指挥机枪猛射,土匪死伤很多,不敢再上,仍尾追不舍。鉴于情况紧急,金、朱一行改变原计划,由牟定、姚安、盐丰一路退向川南。为安全起见,金汉鼎只好仿效绿林好汉暮夜分金的办法,将所带的大洋、钞票按官衔级别,分给随行官兵,一则稳定人心,二则减小目标。当时身临险境,人心惶惶,很多人不辞而别。一路上人越走越少,到四川渡口时,只剩下十几人。过金沙江又遇土匪绑票,将刘云峰绑去。朱德与盐边匪首雷云飞交涉,给雷几千元钱,才将刘云峰营救出来。一路上真是险情迭生,历尽艰辛。

  4月下旬到达重庆,四川督军刘湘、重庆警备司令杨森派人前来迎接,盛情款待。刘湘聘请朱德当师长,朱德婉言辞谢。6月,川军混战又起,金、朱、唐(淮源)三人辞别刘湘、杨森,离开重庆去上海,到上海后住在孟渊旅社,后来移居苏州虎丘李鸿章饲。6月下旬,三人一起在上海拜访了孙中山先生。不久,朱德自费赴欧州学习和考察军事。临行时金汉鼎资助朱德和孙炳文一笔旅费(朱德家境贫寒,欠债较多,直到当旅长时才偿清)。金汉鼎受孙中山委托,带一笔巨款南下,去犒劳由广东韶关退入广西的朱培德(云南人)北伐部队。唐淮源到广西梧州、来宾,投入了杨希闵的滇军(顾品珍余部)。

  以上就是朱德与金汉鼎、唐淮源等人的一段历险经过。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