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最早的同盟会员焦桐琴

辛亥革命网 2018-05-08 09:51 来源:极地神鹰 作者:极地神鹰 查看:

焦桐琴,又名发科、彩桐,字友邕,是青海省最早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之一。桐琴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献身革命,不遗余力,卒为环境所困,遂以身殉。”

  焦桐琴,又名发科、彩桐,字友邕,是青海省最早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之一。桐琴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献身革命,不遗余力,卒为环境所困,遂以身殉。”

  焦桐琴生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青海省乐都县马营乡大湾塘外岭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弟三人中排行第二。幼年就读私塾,好练武功。1903年,年仅16岁的焦桐琴因生活所迫,离别家乡,辗转兰州、平凉、汉中,后来到了四川。在川不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成同盟会。在革命浪潮影响下,桐琴毅然在川参加了同盟领导的会党武装,并多次参加了起义战斗。

  1912年1月1日民国政府成立,已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工兵科毕业的焦桐琴和战友王法、樊政、胡登云等奉上级指示,赴甘肃密计攻炸军阀盘踞的兰州督军公署。但因人告密事泄,被捕下狱。后经多方营救,保释在外。当时的兰州军阀陆涛视桐琴为眼中钉,故密派其部下某团长,以宴请为名图谋杀害焦桐琴。桐琴识破其阴谋并击毙某团长,从厕所逃脱,藏于河中,后路遇一柴夫,改换服装,逃回四川。焦桐琴将事件经过详述于当时的川督熊克武。焦的胆略与机智,被熊克武大为赞赏,准备给焦以少将旅长的军衔,但焦辞谢说:“军级请按功劳,按军龄,按军级步步升阶,不可超越直上。”遂被任命为四川督军署警卫团第三营少校营副。这是1918年的事。

  1920年,焦被升为中校营长,是年,四川省内政争突起,在黄淑战役中,桐琴力战身亡。时年39岁。桐琴遗体由熊克武、刘伯承等安葬在“成都陆军公园”内。1922年7月刘伯承等为桐琴立墓碑以示纪念。墓碑正面由陆军中将熊克武题:“例赠步兵上校焦公桐琴之墓”,背面是由三等文虎章陆军中将四川陆军第一军军长但俄辛记并书的碑文,记述了焦桐琴战斗一生的事迹。事后,刘伯承同志亲自将墓碑的照片、焦桐琴的照片一并寄回焦的家乡,以示关怀。

  焦桐琴是否由国民政府追认为烈士,无从查考。但当时南京出版的《新青海》第三卷第二期刊登的“纪念西北革命烈士”一文中记载:“……先烈李镜清、赵学普、胡登云、焦桐琴、边永福等,生处交通闭塞之甘肃,献身革命,不遗余力,卒为环境,所困,遂以身殉。…… 查诸光烈之死,李镜清奔走革命,辛亥甘肃起义主持之功甚伟琴,初与,卒为军阀所刺。赵学普、胡登云、焦桐琴边永福起义新疆,后于民国六年护法之役,同受总理孙中山先生之命在甘肃运动革命,谋除军阀,举事之后,赵、胡、边三人战死,焦桐琴杀了谋害他的团长后逃回四川,于民国九年战殁。诸光烈均抱伟大之精神,改革政治之志愿,以时势不利而遗,壮志未成身先害。”

  又据桐琴之亲孙焦玉贵同志述:“祖父死后,民国政府给我家赠孝敬费(同现在的抚恤费)水地3斗(约十五亩左右),一直种至土地改革时为止。 据以上资料可知,焦桐琴应为烈士无疑。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